蔡立慧 李廬 魏少君
6分鐘步行試驗在心血管患者心功能康復評價中的運用
蔡立慧 李廬 魏少君
目的分析6 分鐘步行試驗(6MWT)在心血管患者心功能康復評價中的應用價值。方法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分級將患者分為Ⅰ級組、Ⅱ級組、Ⅲ級組、Ⅳ級組,各10例。對患者實施6MWT,觀察試驗結果。結果NYHA分級越高,6min步行距離越短,四組6MWT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6MWT用于心血管患者中,有助于患者的心功能康復,提高患者醫療服務滿意度,值得推廣與應用。
6分鐘步行試驗;心功能康復;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一類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疾病,它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癥、心力衰竭等,多發于50歲以上人群[1]。在臨床治療中需配合康復訓練。6MWT是一種常見的有氧運動,被廣泛用于心功能評價中[2]。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6MWT在心血管患者心功能康復評價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40例心血管病房住院患者,根據患者主觀感覺,按照NYHA分級分為Ⅰ級組、Ⅱ級組、Ⅲ級組、Ⅳ級組,各10例。Ⅰ級組中男女比例為4∶6,平均年齡(56.35±5.38)歲;Ⅱ級組中男女比例為3∶7,平均年齡(57.73±4.29)歲;Ⅲ級組中男女比例為4∶6,平均年齡(58.16±5.28)歲。Ⅳ級組中男女比例為6∶4,平均年齡(58.39±4.67)歲。四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進食2 h后進行6MWT。選擇病房兩邊有扶手的走廊處,劃出一條距離為30 m的直線,鼓勵患者盡最大可能在走廊來回行走,時間為6min,計算可以走完的最長距離。實施6MWT前應向患者詳細告知實驗方法與目的,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盡可能降低心理因素對試驗結果造成的干擾。記錄患者呼吸狀況、血壓、心率,觀察心電圖變化情況。試驗過程中若發現患者出現心絞痛、心律失常、暈厥以及呼吸困難等不適感應立即暫停試驗。
1.3 觀察指標 觀察四組患者6MWT結果,查看6MWT是否可成為心血管患者病情評估的依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Ⅰ級組患者步行距離明顯長于Ⅱ、Ⅲ、Ⅳ級組(P<0.05);Ⅱ級組患者步行距離明顯長于Ⅲ、Ⅳ級組 (P<0.05);Ⅲ級組患者步行距離明顯長于Ⅳ級組 (P<0.05)。隨著NYHA分級程度的升高,患者6min步行距離越短。見表1。
表1 四組患者6MWT結果比較(±s,m)

表1 四組患者6MWT結果比較(±s,m)
注:與Ⅰ級組比較,aP<0.05;與Ⅱ級組比較,bP<0.05;與Ⅲ級組比較,cP<0.05
組別 例數 6MWT距離Ⅰ級組 10 529.42±19.42Ⅱ級組 10 489.61±20.73aⅢ級組 10 370.74±33.96abⅣ級組 10 258.63±32.88abc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屬于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活動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困難、心悸、乏力等情況,進而產生不良心理,從而不敢活動,大多時間躺在床上,活動能力、耐力均下降。
近年來,隨著康復醫學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CHF患者的治療中開始重視患者的康復訓練,包括運動能力訓練、心理康復訓練等[3]。6MWT可以通過對患者運動耐力的檢測,了解患者的心臟功能狀態,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優勢,目前已成為一種評價心功能的有效方法。有文獻報道[4],將6MWT用于CHF患者的治療中可明顯提高療效。
在本文研究中,NYHA分級標準下,級別越高患者在6MWT中步行距離越短,各級別間步行距離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NYHA分級為Ⅰ級的患者步行距離最長,Ⅳ級患者步行距離最短。當患者NYHA分級越高,其6MWT結果數據越小,由于6min步行距離與最大通氣耗氧量呈正相關,步行距離越長,耗氧量越高,導致心負荷越高。說明在其心功能程度越重時,6min走過的最長距離越短,因此6MWT可作為評估心血管患者心功能程度的依據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應用6MWT進行康復訓練時,需做好以下幾點:①充分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包括病情、心臟功能狀態等,確保6MWT的安全性;②掌握6MWT的適應證;③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做好相關的監測工作。
當前評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客觀的指標是監測患者運動峰耗氧量的心肺功能,但其監測方法復雜,且費用昂貴,在當前的臨床應用中有很大局限性。而6MWT所獲得的預后信息與運動峰值耗氧量結果一致。此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因此,需要簡便、安全、重復性的檢測方法。
總之,在實施6MWT時應注意對患者狀態的觀察,一些心功能NYHA分級較高患者在試驗過程中可能出現不適感。相關醫護人員在試驗前應告知患者試驗目的,避免患者緊張,也減輕心理因素對其步行速度、步行頻率、步距的影響,提升試驗數據準確性。在對心血管患者心功能恢復狀況評估時,可采用6MWT方式查看患者6min有效步行距離并進行階段性比較,以此來判斷患者心功能是否好轉。
綜上所述,將6MWT用于心血管患者中,有助于患者的心功能康復,同時提高患者醫療服務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實踐價值。
[1]崔彥,王京,張偉,等.6分鐘步行試驗在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患者康復中的應用.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2,33(3):17-19.
[2]陳美娟,徐佳,董波,等.6分鐘步行運動對老年高血壓病的康復作用.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5,13(1):55-57.
[3]卜曉佳,梁濤.6分鐘步行試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進展.中國心血管雜志,2014,19(2):158-160.
[4]嚴華,符春暉,鄒恩飛,等.步行運動訓練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的康復.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0,19(1):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203
2016-03-03]
515041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