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平
循證藥學在促進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中的作用
王曉平
目的探索循證藥學用于促進抗生素臨床合理用藥的作用。方法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的抗生素合理用藥為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1~12月門診收治的200例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設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藥學管理;另選取2015年1~12月門診收治的200例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設為觀察組,采用循證藥學管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比例。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用法不當、用藥檔次過高、用藥療程過長比例分別為10.0%、7.5%、5.0%、12.0%、13.0%;而對照組則分別為17.5%、12.0%、10.5%、19.0%、20.5%;對照組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在抗生素的臨床合理用藥中應用循證藥學有助于確保用藥的合理性,從而減少耐藥性,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應在藥學管理工作中得到推廣應用。
循證藥學;抗生素;合理用藥;藥學管理
抗生素的濫用不僅導致各種病原菌的耐藥性增強,也導致了一些藥源性疾病,甚至出現部分感染性疾病無藥可用,因此,加強對抗生素的合理用藥研究十分必要[1]。隨著循證藥學的快速發展,其在臨床合理用藥上也得到廣泛應用,并充分發揮其價值,本研究對200例需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采用循證藥學,結果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大大得到改善,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門診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需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出400例作為本次臨床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1~12月的20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另選取2015年1~12月的20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16例,女84例,年齡21~53歲,平均年齡(43.2±13.5)歲;對照組中男120例,女80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44.8±1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依據常規療法采用抗生素治療以及常規的藥學管理。觀察組患者則在使用抗生素治療中采用循證藥學管理,先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驗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綜合評估患者的病情,確定在治療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根據《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檢索查閱相關文獻,結合文獻資料以及臨床工作經驗,對循證藥學證據進行分析,了解不同病癥的抗生素使用要點,并找出本研究中患者具體需要解決問題的證據,并進行評估,排除無關的資料,并確保選取資料的權威性和準確性,組織專業人員討論,最終得出結論,確定相應的抗生素使用方案。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在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用法不當、用藥檔次過高、用藥療程過長方面的例數,對比分析在不合理用藥中的比例。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用法不當、用藥檔次過高、用藥療程過長這5項不合理用藥上,觀察組患者比例均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對比[n(%)]
循證醫學是在臨床醫學實踐中將臨床證據、臨床經驗、患者的具體情況等結合,在解決臨床問題時,最大限度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消除各種誘因,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達到早發現、早治療、早預防的效果[2]。而循證藥學則是循證醫學中的一個具體方面,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循證藥學的實踐經驗日益豐富,制藥、用藥、治療等方面的證據日益增多,患者得到的治療更加安全有效,同時新藥在投入到臨床試驗中后,循證藥學則能幫助藥物的應用、評價等于醫學領域接軌,推動藥學事業的發展。
近些年來,抗生素在臨床上大量使用使得其藥效有所降低,且使得不少患者出現各種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休克、死亡等。隨著《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頒布,醫院在使用抗生素時有了明確的原則和規范,抗生素的濫用得到有效抑制,但是如何規范性、科學性使用抗生素依然是臨床藥學研究的重點之一[3]。在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最基本的原則是安全、有效、經濟,而不少醫生、藥師沒有化學研究背景,藥物治療的經驗匱乏,很少進行藥學工作,也有不少醫生用藥時過分依靠經驗,從而導致用藥不當等。為保證用藥的合理性,本院自2015年1月開始實施循證藥學,通過查找證據、分析證據和運用證據,做出科學的用藥決策,實現對抗生素用藥的合理性、規范性。循證藥學從眾多的臨床實踐研究成果中得出不同等級的參考資料,并運用科學方法找出其中最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指導抗生素用藥方案的制定[4],并在長期的循證藥學管理工作中不斷提高藥師的專業素養,使其對抗生素的臨床應用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有效減少濫用情況,減少不合理用藥,在聯合用藥時重視藥物的理化性質、藥動力學等的研究,確保聯合用藥的配伍合理,有效預防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5]。另外,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細菌培養、藥敏試驗等,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充分發揮抗生素的治療效果。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循證藥學管理,在使用抗生素治療中嚴格遵照循證藥學的要求尋找證據,最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用藥方案,結果顯示:與采用常規藥學管理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無適應證用藥、不合理聯合用藥、用法不當、用藥檔次過高、用藥療程過長這5項不合理用藥的比例,均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在抗生素使用中應用循證藥學有助于減少不合理用藥現象的出現,充分發揮抗生素的治療效果,減少耐藥性等發生,減少抗生素濫用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在抗生素的臨床用藥中,循證藥學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其有助于抗生素的臨床合理用藥,藥師應加強對循證藥學的研究,掌握循證藥學的關鍵內容,并在臨床工作實踐中滲透循證藥學,保證抗生素治療的安全、可靠。
[1]林麗.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及其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分析.當代醫學,2014(30):9-10.
[2]雷建正.循證藥學在抗生素臨床使用中的應用價值.當代醫學,2015,21(23):132-133.
[3]劉丹.循證藥學在抗生素治療方案及其臨床實踐效果中的應用.中國醫藥科學,2015(18):111-112.
[4]麥毅忠,王小群,林小華,等.循證藥學-β-內酰胺類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聯合應用的合理性.數理醫藥學雜志,2014(1): 88-89.
[5]白慧東,范小陽,蔣玉鳳.運用循證藥學方式開展藥學信息咨詢的工作體會.中國藥師,2011,14(10):1506-150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34
2016-04-21]
471003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