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卿 陳曉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化療患者并發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
張賽卿 陳曉玲
目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化療患者實施護理并探討對患者并發癥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方法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隨機分為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抑郁評分為(46.24±1.15)分,焦慮評分為(51.24±1.25)分,優于對照組的40.0%及(67.35±1.42)、(70.16±1.3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肝癌介入化療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且減少負性情緒的產生,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綜合護理干預;肝癌介入化療;負性情緒
近些年來,我國肝癌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其嚴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肝癌在早期沒有顯著的癥狀,檢出率較低。當患者出現明顯癥狀包括肝部劇烈疼痛、身體明顯消瘦的時候,患者肝癌疾病已經發展到中晚期,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目前在臨床上針對肝癌疾病的治療中,介入化療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其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包括患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正常組織細胞的大量損壞等,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情緒,甚至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抑郁癥,影響到患者病情的穩定。基于此,在對肝癌患者介入化療的過程中,需運用現代化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科學干預,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扭轉患者負性情緒,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本文選取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隨機分為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9~78歲,平均年齡(56.1±7.4)歲。病程4~15個月,平均病程(7.2±2.7)個月。其中中期8例,晚期12例。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56.2±7.5)歲。病程3~14個月,平均病程(6.1±2.8)個月。其中中期9例,晚期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介入治療的相關注意事項、具體的配合動作、平時規避的一些不健康行為,并對患者進行藥物護理、環境護理等。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干預 肝癌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影響加之對該疾病的恐懼,導致患者出現諸多的心理問題,影響到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在介入化療中無法有效的配合醫護人員,最終影響到介入治療的效果,同時也誘發了諸多的并發癥[1]。因此,對肝癌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是非常有必要的。護士需使患者認識到介入化療的必要性、治療預期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操作。此外,護士還應使患者了解醫學上成功治療肝癌疾病的病例,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以扭轉患者的負性情緒。
1.2.2 疼痛干預 中晚期的肝癌患者肝區會有一定的疼痛感,且隨著病情的加重,疼痛感更為強烈,導致患者負性情緒的產生,同時影響到患者介入化療的效果。針對于重度疼痛患者,需采用鎮痛藥物為患者止痛,而針對于中輕度疼痛患者,護士可以采用精神療法,通過播放輕音樂、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1.2.3 并發癥干預 肝癌患者在介入化療期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并發癥,造成患者其他臟器器官的損傷,甚至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對并發癥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就護士而言,應確保護理操作的規范、科學,以降低感染率及出血率[2]。另外,很多的介入化療藥物對患者肝細胞的損傷較為嚴重,護士需定期檢測患者的肝功能指標,避免誘發危險的情況。
1.2.4 行為習慣干預 很多患者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加重病情,誘發并發癥,同時使患者產生負性情緒,影響到治療的效果。針對于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作息習慣等進行針對性指導,使患者了解到危害性,以便于及時的糾正。結合患者不按時服藥、不定時檢查等行為進行健康宣教,確保患者在科學的治療及護理下病情得到穩定,維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觀察,同時采用抑郁自評量表及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負性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抑郁及焦慮負性情緒評分比較 觀察組抑郁、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抑郁及焦慮負性情緒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抑郁及焦慮負性情緒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抑郁評分 焦慮評分觀察組 20 46.24±1.15a 51.24±1.25a對照組 20 67.35±1.42 70.16±1.32
肝癌是重大惡性腫瘤,其致死率極高,且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的疼痛劇烈,進而出現焦慮、抑郁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影響到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此外,在介入化療的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諸多并發癥,給患者造成致命傷害。因此,對結合肝癌患者疾病特點及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扭轉患者的不良情況,確保患者預后康復。
在本次的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干預、疼痛護理干預、并發癥護理干預以及行為習慣護理干預等,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從結果上看,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及負性情緒評分更低,護理效果更佳。因此,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法對肝癌介入化療患者護理的效果更佳。
總之,需要對肝癌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的效果及治療依從性,確保患者疾病快速康復,從而提高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
[1]徐莎莎.肝癌介入術后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對睡眠質量的影響.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11):1244.
[2]劉玉蓮,聞利紅.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術后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安徽醫藥,2014,18(11):2205-220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65
2016-04-01]
515041 廣東省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