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云
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礙的臨床分析
賈寶云
目的分析30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了解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礙的精神癥狀特點。方法30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和30例正常人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定,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研究組軀體化(1.591±0.395)分、人際關系敏感(1.831±0.471)分、抑郁(2.167±0.431)分、焦慮(1.869±0.398)分、精神病性因子(1.747±0.226)分及總分(165.785±15.309)分明顯高于正常人(1.535±0.198)、(1.266±0.153)、(1.697±0.178)、(1.415±0.178)、(1.452±0.131)、(148.235± 12.416)分(P<0.05);其強迫、敵對、恐怖、偏執因子分雖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冰毒所致精神障礙者以精神癥狀及情感癥狀為主,戒斷癥狀不明顯,軀體依賴較輕,經一般支持對癥處理、促進毒物排泄等措施均痊愈出院。
甲基苯丙胺;精神障礙;臨床分析
甲基苯丙胺,是一種具有精神活性的新型毒品,為純白色晶體,外觀似冰,故又稱為“冰毒”,其衍生物3,4-二甲基苯丙胺具有極強的精神興奮和致幻作用,俗稱“搖頭丸”。甲基苯丙胺將會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產生非常強的刺激作用,而且其毒性也相對強烈。此外,甲基苯丙胺在精神層面的依賴性也非常強,當吸食者吸食之后會在一段時間內產生生理性興奮,進而消耗人體能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吸食者的免疫功能,對其心臟以及大腦組織等造成嚴重損害,甚至還會出現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出現幻想、好斗、錯覺癥狀等,暴力行為也非常常見。現階段,甲基苯丙胺引發的精神障礙已呈現增加趨勢。本文對本院收治的30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礙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30例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為研究組,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10(ICD-10)關于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齡17~40歲,平均年齡(28.1±4.0)歲;選取與研究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相匹配且無藥物濫用史的正常人3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齡17~40歲,平均年齡(28.7±4.3)歲。兩組均無軀體疾病和精神病家族史。兩組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評定工具 SCL-90、自制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一般情況問卷(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職業、文化、婚姻、吸食量、吸食時間等)。
1.2.2 評定方法 入院時統一填寫自制的一般情況問卷,在專業人員安排下指導冰毒所致精神障礙者獨自評定入院1周前的感受。正常對照組在相同條件下完成評定。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 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強迫、敵對、恐怖、偏執因子分雖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其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精神病性因子分及總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SCL-90評定結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SCL-90評定結果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軀體化 強迫 人際關系敏感 抑郁 焦慮對照組 30 1.535±0.198 1.678±0.137 1.266±0.153 1.697±0.178 1.415±0.178研究組 30 1.691±0.395a 1.685±0.377 1.831±0.471a 2.167±0.431a 1.869±0.398at-1.934 -0.096 -6.249 -9.044 -5.703P<0.05 >0.05 <0.05 <0.05 <0.05敵對 恐怖 偏執 精神病性 總分1.522±0.142 1.335±0.159 1.521±0.161 1.452±0.131 148.235±12.416 1.537±0.329 1.318±0.204 1.520±0.204 1.747±0.226a 165.785±15.309a-0.229 -0.360 -0.021 -6.185 -4.877>0.05 >0.05 >0.05 <0.05 <0.05
3.1 甲基苯丙胺的作用機制:中樞神經系統內存在 “獎賞系統 ”,而起到關鍵作用的則是位于中腦邊緣位置的多巴胺系統,而且人體中腦腹側被蓋區域以及投射區域的伏核屬于主要神經解剖結構;還涉及到相應的神經遞質,包括多巴胺、5-羥色胺、乙酰膽堿及內源性阿片肽系統等。冰毒作為苯丙胺類型興奮劑的重要衍生物,可以影響吸食者的中樞興奮,引起麥角酸乙二胺樣幻像。通過激動中樞神經系統的獎賞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釋放出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嚴重阻礙去甲腎上腺素代謝功能,從而導致吸食者血液當中的濃度日益增高,最終發生作用。此外,甲基苯丙胺吸食者會存在相對較強的習慣性、欲求性與耐藥性,在服藥之后大多數人會出現欣快感,容易上癮。當吸食者長時間吸食甲基苯丙胺之后,其將會在體內進行蓄積,然后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對多巴胺功能產生影響:①甲基苯丙胺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吸食者多巴胺自神經末梢的大量釋放,還可以抑制住吸食者對于多巴胺的再次重攝取,進而造成突觸間隙所存在的多巴胺含量日益上升;②甲基苯丙胺可以抑制吸食者自身的單胺氧化酶最終活性,進一步減輕對多巴胺的分解以及破壞,造成多巴胺位于神經末梢內部的貯存量不斷增加。此外,甲基苯丙胺還有增加吸食者覺醒度、增高血壓、降低食欲以及增加心排出量等作用。
3.2 治療冰毒濫用能夠產生相應的精神依賴。針對冰毒毒性癥狀,需對癥處理。對出現的幻覺、妄想、傷人行為等急性精神障礙,在停吸2~3 d后癥狀基本消失,嚴重者一般選用氟哌啶醇2~5mg肌內注射,效果較好。針對急性患者經常出現的高熱癥狀、代謝性酸中毒癥狀以及肌痙攣癥狀等,需要進行物理降溫,有效維持患者的水以及電解質平衡,利尿、促排泄原則處理等進行對癥綜合治療。對長期吸食冰毒大多食欲明顯降低、營養不良者,早期應靜脈補充液體,防電解質紊亂。癥狀控制后,以心理康復治療、健康教育為主;藥物治療為輔,以促使患者早日重返社會,回歸家庭,防止復吸。
必須要重視對毒品的打擊,不斷加深青少年的認識程度,從而使其樹立起健康的人生觀。一旦發現吸食患者應及時送往專科醫院就醫,防暴力事件發生。
[1]哈鷹,安欣,郭平,等.我國2005年新型毒品麻谷丸濫用情況分析.中國藥物依賴雜志,2007,16(1):67-70.
[2]沈漁邨.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482-484.
[3]翁傳波.甲基苯丙胺成癮機制的研究進展.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2,39(1):65-69.
[4]江海峰,趙敏,孫海明,等.苯丙胺類興奮劑濫用的治療研究進展.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4):259-2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91
2016-06-06]
277100 山東棗莊精神衛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