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霞 林愛吟 鄒玲惠
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液對消化道穿孔患者的影響分析
陳霞 林愛吟 鄒玲惠
目的分析對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患者采用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液進行腹腔沖洗的臨床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8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按照隨機、對照、雙盲的原則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術中給予常溫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及進行腸管灌洗,研究組術中給予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腹腔。觀察和記錄兩組的寒戰、切口感染發生情況及心率、體溫變化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對照組沖洗后的體溫、心率明顯低于沖洗前與研究組沖洗后(P<0.05);研究組患者的寒戰、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分別為5.0%、7.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0%、77.50%(P<0.05)。結論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患者采用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液沖洗腹腔能夠避免低體溫的發生,降低患者的寒戰和術后切口感染發生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消化道穿孔;加溫;生理鹽水;臨床療效
臨床上對消化道穿孔患者主要采用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而術中常需行大量生理鹽水沖洗,但由于以往臨床上選用的常溫生理鹽水與患者體溫有明顯的差異,沖洗時常導致患者出現異常的生理變化,明顯提高了寒戰的發生風險,對患者的身體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1,2]。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間本院接診的行消化道穿孔修補術的4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術中給予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效果較為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間本院接診的8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進行研究,入選標準:①均經胃鏡檢查明確診斷;②均具有腹痛、惡心、發熱及膈下游離氣體等表現;③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自愿參與本研究。按照隨機、對照、雙盲的原則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13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42.63±5.17)歲;平均穿孔時間(5.06±1.42)h。研究組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24~74歲,平均年齡(43.02±5.63)歲;平均穿孔時間(5.27±1.32)h。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穿孔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確診后均擬行消化道穿孔修補術進行治療,控制手術室溫度為23℃,在手術臺上鋪電熱毯,調節溫度為37~40℃。常規構建靜脈通路,手術切皮前30~120min時應給予抗生素預防性用藥,輸注恒溫箱中將液體預加溫至34℃左右,將溫度探測儀和多功能監護儀連接上,經鼻咽部放入溫度探頭,以對患者的呼吸、體溫、血壓、心率、心電圖及血氧飽和度等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觀察。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做上腹部正中切口,進入腹腔之后先將腹腔積液吸盡且將其中的污染物清除干凈,對病變部位進行詳細的探查,施行消化道穿孔修補術。修補完畢后給予生理鹽水沖洗,因本病患者的病情較為危急,沖洗液的用量相對較大,恒溫箱中的液體無法滿足沖洗需求[3,4],所以對照組患者選用常溫放置的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及進行腸管灌洗,研究組患者則通過電磁爐對生理鹽水進行加熱(加熱到80~90℃),再與常溫放置的生理鹽水進行充分混合后,以溫度計測量溫度為37℃左右后即可進行沖洗腹腔及腸管灌洗。兩組患者的沖洗量范圍為5000~10000ml,平均沖洗時間(51.43±8.84)min。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兩組沖洗前、沖洗后的心率、體溫變化情況,且觀察兩組患者麻醉恢復期是否出現寒戰,術后是否出現切口感染等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沖洗前后的體溫、心率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沖洗前的體溫、心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沖洗前后的體溫、心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沖洗后的體溫、心率明顯低于沖洗前與研究組沖洗后(P<0.05)。見表1。
2.2 兩組的寒戰、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的寒戰、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均明顯較低(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沖洗前后的體溫、心率變化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沖洗前后的體溫、心率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沖洗前比較,aP<0.05;與研究組比較,bP<0.05
組別例數 時間 體溫(℃) 心率(次/min)研究組 沖洗前 36.39±0.43 81.51±9.36 40 沖洗后 36.41±0.39 81.80±10.57對照組 沖洗前 36.38±0.41 81.49±10.54 40 沖洗后 35.18±0.23ab 94.32±10.81ab

表2 兩組的寒戰、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比較[n(%)]
消化道穿孔是外科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發病后大量的生理鹽水流進腹腔之中,從而明顯增大了患者的感染風險,并且常由于腹腔或切口感染而引發其他并發癥,甚至引發感染性休克等嚴重后果[5]。因此,臨床常通過給予5000~10000ml的大量生理鹽水長期沖洗腹腔及進行腸管灌洗,以最大化減少或清除腹腔中的膿液、細菌、食物殘渣、膿苔、纖維蛋白凝塊、血管活性物質及糞便,從而有效緩解腸管張力及防止手術切口感染與腹腔污染的出現。
傳統采用的常溫生理鹽水因其溫度和體溫有明顯的差異,長期給予冷沖洗液沖洗后吸走了腹腔大部分的熱量,且全身麻醉會顯著抑制機體的體溫調節能力,導致體熱經核心往體表重新進行分布,再加上受到肌松藥的影響,明顯提高了患者的低體溫發生風險,且易使患者血壓降低、心率加快[6-8]。
本研究中采用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結果顯示,研究組沖洗前后的體溫、心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沖洗后的體溫、心率明顯低于沖洗前與研究組沖洗后(P<0.05);研究組患者的寒戰、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分別為5.0%、7.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0%、77.50%(P<0.05)。
綜上所述,消化道穿孔修補術患者采用大量加溫生理鹽水沖洗液沖洗腹腔能夠避免低體溫的發生,降低患者的寒戰和術后切口感染發生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1]蔣寶國,劉家錚,陳艷霞,等.肝門周圍游離氣體征鑒別消化道穿孔價值的多排螺旋CT研究.實用放射學雜志,2010,26(2):193-195.
[2]陳顯玲,朱小舟,施思,等.溫生理鹽水沖洗對腹腔鏡病人術后康復的影響.溫州醫學院學報,2009,39(3):285-286.
[3]張熾棠.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上消化道穿孔療效比較.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1):62-63.
[4]邵峰,張彥波,楊道貴,等.41℃生理鹽水腹腔沖洗在腹腔感染患者手術中的應用觀察.山東醫藥,2011,51(34):62-63.
[5]曾建英,曾翠萍.剖宮產患者對術中用恒溫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的反應.實用臨床醫學,2013,14(7):122-123.
[6]黃若山,周俊萍,侯波,等.術泰舒加生理鹽水沖洗治療化膿性胸腔積液.醫學信息,2015,28(6):37.
[7]張益群,謝佩飛,徐培君,等.加溫生理鹽水用于腹腔沖洗的效果觀察.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842-844.
[8]徐小玲,蔣小劍,何國平,等.溫鹽水沖洗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效果干預及影響.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3):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4.194
2016-04-21]
廣東省汕頭市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50406)
515031 廣東省汕頭市中醫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