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浩巖
浙江新維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臺州 317200
保健食品消費誤區及引導
龐浩巖
浙江新維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臺州 317200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需求也由解決溫飽向追求營養保健轉變,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保健食品也因此應運而生。但由于人們對保健品認識的不足,導致在消費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如何走出保健食品消費誤區,樹立理性消費觀念,促使保健食品發揮應有作用,成為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基于此,本文從保健食品的概念入手,詳細講解在保健食品消費過程中的一些誤區,并提出幾點建議,旨在為消費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保健食品;消費誤區;引導
目前,人們處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面對繁重的工作壓力、飛快的生活節奏、高昂的醫療費用以及嚴重的老齡化現象,人們越來越注重對身體的保健。通過食用保健食品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是目前很多消費者的首選,但由于人們對保健食品缺乏應有的了解,導致在消費過程中存在一些誤區,如何引導消費者正確消費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目前,國際上對保健食品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在我國,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微生物、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主要有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改善記憶力、減肥、抗疲勞、促生長發育等作用。在美國,保健食品尚沒有統一定義,涵蓋范圍較廣,既包括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素,也包括其他植物中的非營養物質。在德國,保健食品主要包括食療食品、綠色食品、純凈食品等。盡管保健食品沒有統一定義,但存在一些共性,即保健食品在醫學上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能夠對調節身體機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1.對保健食品沒有明確認識
原來我國的保健食品批準文號是“藥健字”,即保健藥品。如今,“藥健字”的保健食品已經被國家全部取消,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保健食品和藥品是分開的。保健食品現用批準文號是“國食健字”,同時具有保健食品的批準證書。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保健食品,在外包裝上必須有保健食品特有的“小藍帽”標示。但多數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時,只關注品牌及所含營養元素,而對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從“藥健字”到“國食健字”的轉變缺乏深刻認識。
2.保健食品與藥物一起服用
許多消費者在食用保健食品時,會一同服用中、西藥物,希望保健食品能夠起到輔助治療疾病的目的。那么保健食品能否和藥物一起服用呢?一般來說保健食品都是一些具有補益中藥和滋補營養的食品,與中、西藥之間并沒有配伍禁忌,能夠和藥物一起服用。但也有一些補益中藥和個別中、西藥之間有著明確的配伍禁忌,如果一起服用,不但保健食品不能發揮應有的保健作用,而且藥物也不能起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嚴重的還會對身體產生有害影響,因此應當避免保健食品和藥物同服所帶來的弊端。
3.保健食品能夠治病
在一些保健食品的銷售過程中,經銷商故意混淆人們對藥品和保健食品的認識,通過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表明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疾病治療作用。但事實上,無論什么樣的保健食品都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不能代替藥物。在購買藥品或保健食品時,一定要查看產品上的批準文號,如果標示為“國食健字”,同時廣告上或說明書上又宣稱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那么就說明:第一:本產品首先是保健食品;第二,產品的說明書或廣告涉及虛假、夸大宣傳。
4.對保健食品廣告深信不疑
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不法商販鋌而走險,置國家法律法規于不顧,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大對保健食品效果的虛假宣傳,對保健食品的治療和保健功能進行大肆渲染,對廣大消費者造成了嚴重誤導,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不按照國家規定的保健食品批準內容印制標簽或說明書,擅自擴大適用人群,增添保健功效,混淆與藥品的區別;二是虛假編造治病療效,宣稱保健食品具有某種治療疾病的特殊功效;三是以食品生產許可證號、普通食品文號等冒充取得保健食品批準文號,進行虛假宣傳。
1.加強保健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提高消費者的理性消費意識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作為保健食品的監管部門,應當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保健食品知識講座、印發保健食品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開展對保健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正確認識程度,增強他們鑒別保健食品的能力。
2.引導消費者自覺加強保健食品知識學習,提高消費維權意識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作為廣大消費者也要樹立時時刻刻學習的理念,通過網絡、圖書、報紙、電視等方式不斷加強學習,提高對保健食品的認識程度,做到理性購買、科學消費。如果在購買保健食品的時候受到了欺騙,應該拿起法律的武器,自覺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可以通過撥打12331食品消費投訴電話來進行維權,也可以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舉報,不斷提高保健食品安全消費意識。
3.加強對保健食品的監管力度,營造安全消費環境
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立足自身職能,加強對保健食品的監督管理力度。同時,各職能部門之間也要加強溝通協調,形成監管合力,消除監管盲區和死角。要不斷增加對保健食品監管巡查的力度,加強對保健食品安全監督性抽檢的頻次,對巡查或抽檢過程中發現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應予以嚴肅查處,涉嫌違法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另外,還要積極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來關注保健食品的安全問題,形成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總而言之,保健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但是要正確認識保健食品的療效,不能與藥物相混同,也不能盲目地購買和使用,要科學理性的消費,才能發揮保健食品應有的效果。
[1]張鳳樓,陳佳貴,秦小明,等.中國保健食品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張俊梅,陳潔.高校大學生健康意識現狀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2(11).
[3]李曉紅,李萬偉.山東大學生膳食營養狀況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2(7).
R473
A
1672-5018(2016)11-2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