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圖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檢驗科 福建 泉州 362000)
近幾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不斷發生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據統計,我國部分地區成人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20%[1]。脂肪肝是指由多種原因導致的過量的脂肪在肝細胞周圍長期積聚的一種現象。脂肪肝患者的肝代謝水平嚴重失衡,可引發肝纖維化、肝硬化,并逐漸進展為肝功能性衰竭[2]。因此,相關醫務工作者應加強對脂肪肝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及時通過體檢的方式診斷脂肪肝。為探討肝功能指標與血清學指標在診斷脂肪肝中的應用價值,我院對近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582例受檢者進行了肝功能和血清學指標的檢測,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體檢的582例受檢者。這些患者均無膽囊炎、膽結石及胰腺疾病。根據這些患者的病情將其分為脂肪肝組和非脂肪肝組,脂肪肝組中有82例患者,非脂肪肝組中有500例研究對象。脂肪肝組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7例;其年齡為22~65歲,平均年齡為(42.6±5.9)歲。非脂肪肝組中有男性患者275例,女性患者225例;其年齡為20~68歲,平均年齡為(42.9±5.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脂肪肝組患者的病情均經臨床觀察、影像學檢查、肝組織活檢等被確診。患者的病情若符合以下1~4條,且符合第5條或第6條,即可判定其患有脂肪肝:1)患者無藥物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可能引發脂肪肝的特定疾病。2)患者無飲酒史,或女性患者每周攝入乙醇的含量<70g,男性患者每周攝入乙醇的含量<140g。3)患者有肝區隱痛、乏力、消化不良、肝脾腫大等癥狀與體征。4)可伴有空腹血糖升高、超重/內臟性肥胖及血脂紊亂等代謝綜合征。5)患者肝活檢組織學改變符合脂肪肝的病理學診斷標準。6)患者的肝臟影像學表現符合彌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學診斷標準。
在清晨患者空腹時,抽取其5ml肘靜脈血。將血樣進行離心處理后,放入美國貝克曼公司生產的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采用速率法測定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的水平。采用酶法測定患者甘油三酯(TG)、膽固醇(TC)的水平[3]。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檢測發現,非脂肪肝組研究對象的ALT為(25±10)U/L,AST為(26±10)U/L。 脂 肪 肝 組 患 者 的 ALT為(211±16)U/L,AST為(201±24)U/L。脂肪肝組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均明顯高于非脂肪肝組研究對象,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檢測發現,非脂肪肝組研究對象的TC為(5.78±0.22)mmol/L,TG為(2.16±0.20)mmol/L。脂肪肝組患者的TC為(6.85±0.38)mmol/L,TG 為(2.98±0.55)mmol/L。脂肪肝組患者的TC和TG水平均明顯高于非脂肪肝組研究對象,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脂肪肝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國內一項關于脂肪肝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脂肪肝的發病率為20%,少數地區可達到30%。脂肪肝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同時,脂肪肝的發病人群日趨年輕化。隨著近幾年我國健康普查工作的廣泛開展,臨床上對脂肪肝的檢出率不斷提高。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肥胖人群脂肪肝的檢出率為10%左右,單純性肥胖兒童發生脂肪肝的幾率為30%。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582例體檢者進行了脂肪肝篩查,有82例患者被確診患有脂肪肝。本次研究中脂肪肝的檢出率約為14.09%。
酗酒、肥胖、糖尿病及病毒性肝炎等均可導致脂肪肝的發生。脂肪肝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并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脂肪肝患者發病的早期對其進行確診對該病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的意義。使用B超診斷脂肪肝缺乏全面性,使用肝組織活檢的方法診斷脂肪肝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近幾年,我院倡導通過檢測患者的肝功能與血清學指標來診斷脂肪肝。
轉氨酶可催化氨基酸和酮酸間的氨基轉移。其中,ALT多存在于肝細胞的細胞漿中,AST多存在于肝細胞的細胞漿線粒體中。一旦患者的肝細胞受損,ALT便會進入到其血液中。若患者的病情危及到線粒體,則AST也會進入到其血液中。因此,當患者的ALT和AST水平升高,則說明其發生了肝損傷。肝臟是代謝脂蛋白的主要場所,過多的脂肪會在肝臟的作用下形成未酯化的脂肪酸,進而生成過量的三酰甘油,導致患者TC與TG的水平升高[4]。
綜上所述,肝功能的指標與血清學的指標可作為診斷脂肪肝的重要指標。
[1]王學蓮.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7):1301-1302.
[2]張鵬.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5(29):269-269.
[3]高述芳.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檢驗在70例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3(24):3-4.
[4]馬志忠.脂肪肝患者肝功與血清學指標水平的檢驗狀況分析[J].醫藥前沿,2014,20(30):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