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清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醫院婦產科 四川 成都 610081)
人工流產術主要包括傳統的人工流產術和無痛人工流產術。部分患者在術后其子宮內仍存有殘留物。術后患者的子宮內存有殘留物可導致其陰道出血,甚至引發不孕、閉經、休克、凝血功能障礙等并發癥[1]。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為接受人工流產術后子宮內仍存有殘留物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此,我們對近幾年我院收治的在實施人工流產術后其子宮仍存有殘留物的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在實施人工流產術后其子宮仍存有殘留物的100例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人工流產術后子宮內存在殘留物的診斷標準。這些患者在術后均存在腹痛與陰道出血的癥狀。經B超檢查,其子宮內均有殘留物,其尿液化驗HCG的結果為陽性,而且她們均不存在藥物禁忌證、肝功能不全和腎功能不全。這些患者的孕周為4~10周,其平均孕周為(6.5±1.3)周。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1~42歲,其平均年齡為(28.5±1.5)歲。其中,有38例已婚患者,有12例未婚患者,有26例患者有分娩史,有24例患者無分娩史。她們子宮殘留物的直徑為7~35mm,其子宮殘留物的平均直徑為(14.5±2.4)mm。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2~41歲,其平均年齡為(27.9±1.6)歲。其中,有37例已婚患者,有13例未婚患者,有27例患者有分娩史,有23例患者無分娩史。她們子宮殘留物的直徑為9~32mm,其子宮殘留物的平均直徑為(15.1±2.4)mm。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娩史、孕周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鮮益母草膠囊(由浙江大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治療。鮮益母草膠囊的用法是:口服,1.6g/次,3次/天,共治療10d。為觀察組患者使用米司非酮(由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進行治療。米司非酮的用法是:口服,75mg/次,2次/天,共治療10d。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其子宮殘留物排出的情況。
①顯效:患者子宮內的殘留物排出體外,其陰道出血的頻率及其陰道的出血量均明顯減少,經B超檢查,其子宮內不存在異常的回聲,其月經基本恢復正常。②有效:患者子宮內的殘留物排出體外,其陰道出血的頻率及其陰道的出血量均有所減少,經B超檢查,其子宮內殘留物的數量明顯減少,但仍然存在一部分殘留物。③無效:患者子宮內的殘留物未排出體外,其陰道出血的癥狀未好轉,經B超檢查,其子宮回聲未發生明顯的改變,仍需要采用清宮手術對其實施后續的治療。治療的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治療的顯效率=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觀察組患者中,有41例患者治療顯效,有8例患者治療有效,有1例患者治療無效,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0%,其顯效率為82.0%。在對照組患者中,有26例患者治療顯效,有16例患者治療有效,有8例患者治療無效,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4.0%,其顯效率為52.0%。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和顯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的抗孕激素類藥物,具有引產、誘導月經來潮、促進宮頸軟化成熟、終止早期妊娠和抗受精卵著床等作用。此藥作用于患者的子宮內膜,可與孕酮受體相結合。米非司酮對孕酮受體的親和力非常高,能夠有效地抑制孕酮對蛻膜發育的維持作用,進而將附著在蛻膜處的胚囊進行剝離,加速子宮內的蛻膜組織與絨毛組織的變性失活,促進機體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增強子宮的收縮。同時,米非司酮還能刺激患者的下丘腦,使其體內的激素(如黃體生成素等)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從而終止子宮內殘留妊娠物的發育,然后再通過新陳代謝將殘留物排出體外[2]。米非司酮治療的對象為宮內妊娠患者和孕期較短的患者,因此,臨床醫生應首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在確保其為宮內妊娠后再對其使用此藥進行治療,并告知其在進食后2h或空腹時服用此藥。相關的資料顯示,患者子宮內的殘留物若過大,為其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后,其宮內殘留仍無法自行排出體外時,應考慮為其采取手術的方式對其進行清宮。在對患者使用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期間,囑其要密切觀察自身陰道出血的情況、服藥后其腹部是否有疼痛感。在本次研究中,患者可出現乏力、腹痛、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其中,以胃腸反應為主,但是其不良反應的程度較輕,無需對其進行特殊處理,其癥狀可自行消失。對于個別不良反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對其進行對癥治療。如果患者在進行治療期間出現發熱的癥狀,在經相關的檢查后確診其發熱的癥狀并非因發生感染所致,可對其進行物理降溫。如果患者屬于特殊體質,而且在服藥期間發生皮疹等過敏反應,若其癥狀輕微,可不必進行特殊處理。一般情況下,患者出現皮疹的癥狀不會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可待其皮疹的癥狀自行消退。
總之,使用米非司酮對進行人工流產術后其子宮內存有殘留物的患者進行治療安全、可靠,可明顯減少其陰道的出血量,促進子宮內的殘留物排出體外。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李萌萌,閆麗麗,張秀娟. 擴宮治療在人工流產術后子宮粘連
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25):62-63.[2]張慧娜,董克,侯曉紅,等. 米非司酮不同用藥方案治療人工流產術后殘留的療效分析[J].中國藥業,2012,(2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