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蘇
(廣漢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四川 德陽 618300)
近年來,活動性肺結核及痰涂片陽性肺結核的發病率均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以往,臨床上對初治的涂陽肺結核患者主要使用常規的HRZE抗結核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但效果并不理想。為了進一步提高對初治的涂陽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我院對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間呼吸內科收治的44例此病患者在使用HRZE抗結核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量使用異煙肼進行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1年2月~2014年5月期間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88例初治對涂陽肺結核患者。這88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的病情符合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分會制定的《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規定的肺結核的診斷標準,經臨床綜合診斷及實驗室病理檢查后,均被確診患有肺結核。②患者均有胸悶、咳嗽、咳痰、發熱等癥狀,進行胸部X片檢查的結果顯示其肺部有條索狀、斑片狀、片狀的陰影,其痰涂片檢查的結果均呈陽性。③患者均未患有器質性疾病和精神障礙類疾病。④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88例患者分為常規組和異煙肼加量組,每組各有44例患者。在異煙肼加量組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他們的年齡在36歲~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2.5±12.1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1~3年,平均病程為1.4±0.9年。在常規組的44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2例。他們的年齡在37歲~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4±13.4歲。這些患者的病程為1~3年,平均病程為1.5±0.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HRZE(H:異煙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抗結核治療方案進行60d的強化治療,具體的方法為:異煙肼每次口服0.4g,每天服1次。利福平每次口服0.6g,每天服1次。吡嗪酰胺每次口服0.5g,每天服3次。乙胺丁醇每次口服0.75g,每天服1次[1]。在此基礎上,為異煙肼加量組患者加量使用異煙肼進行治療,即每天加服0.1g的異煙肼,持續治療4個月。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定期對患者進行胸部X片檢查、痰涂片培養檢查。在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1年的隨訪,觀察其痰涂片的復陽率及死亡率等遠期療效。
參照《臨床診療指南》中規定的療效判定標準[2]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等級。①顯效:經過治療,患者胸悶、咳喘、乏力等癥狀消失,進行胸部X線復查的結果顯示其結核病灶的吸收率與治療前相比>50%,其肺部瘢痕和阻塞消失、空洞閉合。②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的體溫恢復正常,其胸悶、咳喘、乏力等癥狀明顯改善,其陣發性咳嗽的次數<4次/天,其夜間盜汗的癥狀偶有發生,進行胸部X線復查的結果顯示其結核病灶的吸收率與治療前相比<50%,其空洞直徑縮小的程度>50%。③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未見改善,進行胸部X線復查的結果顯示其病灶的面積無變化,其空洞直徑縮小的程度<50%或呈增大的趨勢。治療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我們使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在常規組的44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26例,為有效者有10例,為無效者有8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1.81%。在異煙肼加量組的44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者有30例,為有效者有13例,為無效者有1例,治療的總有效為97.72%。異煙肼加量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痰涂片復查的結果顯示,在常規組的44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的痰涂片為陰性,其痰涂片的轉陰率為81.81%。在異煙肼加量組的44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的痰涂片為陰性,其痰涂片的轉陰率為97.72%。異煙肼加量組患者痰涂片的轉陰率明顯高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用上述治療方案對兩組患者治療一年后對其進行隨訪,進行隨訪的結果顯示,在常規組的4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痰涂片呈陽性,其痰涂片的復陽率為4.54%,有1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2.27%。在異煙肼加量組的44例患者中,沒有1例患者出現痰涂片轉陽的情況,且未出現死亡病例。異煙肼加量組患者病情的復發率和死亡率均明顯低于常規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常規組的44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了頭痛的癥狀,有3例患者出現了胃腸道反應,有2例患者出現了眩暈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5.89%。在異煙肼加量組的4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現了頭痛的癥狀,有2例患者出現了胃腸道反應,有1例患者出現了眩暈的癥狀,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13.6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一種慢性傳染病。肺結核患者的病理特點是其肺部出現結核結節及干酪樣壞死,并可形成肺組織空洞。肺結核患者主要可出現全身乏力、持續低熱、咳嗽咯血等癥狀。初治的涂陽肺結核患者是肺結核疾病的主要傳染源,如未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或其治療失敗,其病情均會遷延形成復治涂陽肺結核或耐藥性肺結核,從而增加對其進行后續治療的難度[3]。因此,在對初治的涂陽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在促使其結核桿菌陰轉的同時,預防其病情復發。異煙肼是目前臨床上抗結核的首選藥物之一,此藥的藥物成分可直接作用于氣管和肺泡,可有效地穿透細胞膜,阻滯結核分枝桿菌DNA的合成,抑制結核病灶中的結核桿菌菌群,從而殺滅結核桿菌[4]。
綜上所述,對初治的涂陽肺結核患者加量使用異煙肼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其痰涂片轉陰,并可強化其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