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麗
德清縣武康鎮德清中醫院 浙江湖州 313200
血透室的護理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的價值分析
沈麗麗
德清縣武康鎮德清中醫院 浙江湖州 313200
目的:分析血透室的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方面的控制效用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間所收治的血透室患者100例作為臨床對象,分成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予以傳統護理管理,觀察組予以改革的傳統護理管理,觀察且分析兩組患者感染產生率和護理滿意程度。結果:經不同護理管理的實施后,對照組感染產生率約11例(18.33%),觀察組感染產生率約2例(3.33%);同時,觀察組管理評分比對照組高,且護理滿意程度也高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存在P<0.05的顯著性差異。結論:對血透室實施護理管理的措施,能夠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產生率,提升臨床護理及預后效果,確保患者的安全及健康問題。
血透室;護理管理;控制;醫院感染;價值
醫院感染屬于在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及安全造成了威脅。近幾年醫療工作者在管理上開始高度重視醫院感染問題,當前把預防、控制醫院感染視為重點工作。而血透室為臨床慢性疾病的治療主要場所,如果疏忽了護理管理,且并發成醫院感染,則嚴重影響患者在生命健康上的安全[1]。所以,有必要在血透室實施護理管理。為了進一步控制醫院感染的產生,本院選取100例血透室患者作為臨床對象展開應用價值的分析,臨床報告如下所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間所收治的血透室患者100例作為臨床資料,分成對照組、觀察組,每組各50例。在對照組中有35例為男性、15例為女性,平均年齡約(62.37± 7.08)歲,平均病程約(2.0±0.2)個月;在觀察組中有33例為男性、17例為女性,平均年齡約(67.22±8.35)歲,平均病程約(3.7±0.5)個月。比較兩組臨床患者的基本資料(性別和年齡及病程等),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統計學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析與總結出現醫院感染狀況的因素
血透室護理者針對科室感染的預防意識較低,未正確認知感染的危害性,針對護理管理的措施在意義上缺少充足的認知,故沒有落實健康教育、感染預防的知識宣傳。傳統的護理管理有關措施在手部消毒及其他意識上存有很多薄弱的環節,疏忽了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理[2]。
1.2.2 制定出護理管理的模式
改革傳統的管理制度,重點增加預防、控制感染的條例,明確規定護理操作的要求、手消毒的衛生多個流程。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學習,提升血透室工作者的責任意識,構建護理質量的管控小組,由護士長任命及負責定期抽查血透室的護理質量狀況[3]。
血透室要合理的安排醫護工作者接受感染有關知識的培訓,對預防醫院感染產生的必要性予以強調。制定出基本工作流程,以應對突發性事件。同時,對手部衛生的指標予以嚴格規定,使護理者提升風險預防、自我保護的強烈意識。
明確劃分血透室的布局,如清潔區和半感染區以及感染區,同時以無菌操作為臨床患者提供相對優質的護理服務[4]。
血透室的護理質量相應管控小組要定期檢查其護理工作,及時發現漏洞,在早期作出科學化指導,且每月對工作作出一次總結。
患者在被收治血透室中皆要做好有關感染病的篩查臨床工作,在治療期間通過定期的復查,有利于在早期發現產生感染狀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血透室產生感染的事件,評價血透室的管理制度,包含:感染知識的宣教和安全防護以及衛生消毒的意識等,總結出患者對護理管理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臨床分析的數據由 SPSS17.0軟件完成相關處理,使用去表示臨床中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以%表示臨床中計數資料,實施x2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若P<0.05則表示該差異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2.1 比較醫院感染產生率
對照組患者出現醫院感染產生率約11例(18.33%),觀察組感染產生率約2例(3.33%)。所以,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卡方值=7.1618,P<0.05,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2.2 比較護理管理制度的評分
對照組感染知識的宣教(76.88±1.11)分,安全防護(73.00 ±1.19)分,衛生消毒的意識(72.13±1.50)分;觀察組感染知識的宣教(91.22±2.23)分,安全防護(92.06±2.26)分,衛生消毒的意識(93.01±2.09)分。因此,觀察組的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經統計學分析,t值分別為 40.7064、52.7668、57.3916,P<0.05,在統計學中具有分析意義。
2.3 比較滿意程度
對照組有39例滿意,其滿意程度為78%;觀察組有47例滿意,其滿意程度為94%。經統計學分析,卡方值=5.3156,P<0.05。
伴隨血透室患者逐年的增多,增加了科室的日常工作量,間接提高了醫院感染產生率,極度考驗著護理者自身、護理模式的應用,若在工作上出現了疏忽,則致使患者產生醫院感染狀況。所以,血透室要積極采取護理管理的預防措施。但是,護理者和患者在日常中有較多的接觸,故成為落實護理管理的重要載體之一。經以上的研究,血透室予以護理管理之后,明顯提升了患者對護理滿意成熟度和降低了不良事件產生率。通過將感染的預防措施告知給患者,以及對透析知識的詳細講解,提升了患者的的警惕之心[5]。多數患者明顯降低了感染率,具有較高的滿意程度,故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方面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
[1]張春梅.血透室的護理管理對控制醫院感染的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5):164-166.
[2]王小美.護理管理在血透室院內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醫藥前沿,2012,02(6):235-235.
[3]劉崢,謝瓊,潘紅等.血透室實施護理管理后在控制醫院感染方面的效果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6):71-73.
[4]賈翠梅,李芳芳,丁偉芳等.血透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控制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13(9):108-109.
[5]楊風萍,吳文.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9):4106-4107.
R473.5
A
1672-5018(2016)09-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