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會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ICU 545007
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焦慮狀況分析及對策
王傳會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ICU 545007
目的分析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的焦慮特點,總結焦慮患者家屬的護理對策。方法使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對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35例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的焦慮狀況進行分析,并與中國常模進行比較;對比性別、不同年齡、學歷水平、與患者關系家屬的焦慮程度。結果患者SAS評分,22.5-81.2,平均SAS評分(58.4±6.3),與中國常模水平(29.78±0.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95例(70.4%)家屬SAS評分高于50分,輕度焦慮53例(55.8%),中度焦慮25例(26.3%),中度焦慮17例(17.9%)。患者技術的性別、年齡、學歷水平與焦慮程度關系密切,女性患者、年齡少年及中老年、低學歷水平家屬的SAS評分更高。家屬與患者的是否為配偶關系與焦慮程度無明顯關系。結論胸外科術后患者家屬存在普遍存在焦慮情緒,焦慮水平有其性別、年齡及教育水平有關;應做好心理護理、針對性護理、藥物護理等措預防和減輕焦慮。
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焦慮狀況;護理對策
胸外科手術患者通常為重癥患者,術后監護期任何因素均可造成患者病情惡化,危機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普遍存在焦慮情緒。焦慮情緒不僅對患者家屬的身心健康帶來影響,并且影響患者家屬對患者的家庭支持。因此,最好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患者的焦慮狀況進行針對性護理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對135例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的焦慮特點進行分析,總結焦慮家屬的護理對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行胸外手術患者家屬135例,男性家屬49例,女性家屬86例。年齡17~67歲,平均(43.5±11.9)歲。18歲及以下3例,19~34歲38例,34歲以上94例。患者配偶46例,非配偶89例。教育水平:小學及以下47例,中學52例,專科及以上36例。
1.2 方法
使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所有患者家屬的焦慮狀態進行評價,現場發放問卷,并現場收回。有專業人員負責收集和錄入。量表共25個項目,每個項目1~4分,分值越高表明焦慮程度越重。以50分為焦慮評價標準,輕度焦慮50~59分;中度焦慮:60~69分,中度焦慮:70分以上。無法自行完成量表填寫家屬,由護理人員解釋說明后再作答,確保家屬完全按照自我真實想法作答。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均使用 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使用頻數和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焦慮程度
患者SAS評分22.5~81.2,平均SAS評分(58.4±6.3),與中國常模水平(29.78±0.4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95例(70.4%)家屬SAS評分高于50分,輕度焦慮53例(55.8%),中度焦慮25例(26.3%),中度焦慮17例(17.9%)。
2.2 焦慮程度影響因素
患者技術的性別、年齡、學歷水平與焦慮程度關系密切,女性患者、年齡少年及中老年、低學歷水平家屬的SAS評分更高。家屬與患者的是否為配偶關系與焦慮程度無明顯關系。

表1 患者家屬焦慮程度影響因素
3.1 焦慮程度及影響因素
焦慮是一種情緒障礙,多表現為驚恐、自我挫敗、敵對等癥狀。焦慮可提高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呼吸限制等疾病發病率,影響患者身體健康[2]。本研究顯示,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SAS評分顯著高于中國常模水平,發生焦慮幾率為70.4%,輕度焦慮比例最高,表明胸外科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存在較為嚴重的焦慮問題,本研究結果符合既往相似研究報道[3]。另外,本研究對患者家屬焦慮影響因素分析發現,性別、年齡和學歷水平與患者的焦慮程度有關,女性家屬焦慮程度高于男性家屬,年齡18歲以下及34歲以上患者家屬焦慮程度高于19~34歲患者家屬,低學歷水平患者家屬的焦慮程度高于高學歷患者家屬。女性家屬的焦慮程度更高可能與心理承受能力有關,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高于女性。但是也有研究報道性別家屬焦慮程度影響較小[4]。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與樣本有關,本研究患者家屬女性居多,因而還需調整樣本深入研究。低齡家屬焦慮程度更高可能與其認知能力不成熟有關,中高齡患者家屬的焦慮程度可能與其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角色有關,該群體成員的沖擊和壓力較為集中,突發危險事件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另外,低學歷水平家屬的焦慮程度更高可能與其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有關,家屬盲目擔心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焦慮程度更高[5]。另外,患者家屬對術后康復知識不了解也可能引起焦慮。
3.2 護理對策
①重視心理護理干預。對于胸外科手術患者家屬,手術期間應做好心理護理,疏導患者家屬的焦慮情緒。如介紹醫院治療本疾病的水平、設備優勢,重點告知現有手術水平可挽救患者的生命,甚至達到完全康復水平,提高家屬對治療的信心。②做好針對性護理干預。根據焦慮產生原因、焦慮高發群體,做好針對性心理疏導。針對女性家屬,應注意語言安慰、指導患者家屬通過哭泣和傾訴方式釋放不良興趣,以免不良情緒不斷積累引起焦慮。對于低齡和高齡患者,應及時給予幫助,耐心解答家屬的疑問,使用積極語言鼓勵家屬,幫助家屬穩定情緒。對于低學歷水平患者,應重點做好疾病知識教育、術后疾病康復等知識焦慮,通過疾病知識焦慮提高家屬對疾病和治療的認識,從而樹立正確的心態;通過術后疾病康復知識焦慮提高家屬護理患者的能力,讓家屬用行動幫助患者快速康復。③建立患者家屬傾訴室。護士人員組織患者家屬參與傾訴活動,向其他患者家屬傾訴內心想法,表達內心焦慮感。利用患者家屬之間的鼓勵作用,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恐懼和憂慮。④藥物護理。針對重度焦慮家屬或出現胃痛、心悸、坐立不安、軀體疼痛等癥狀家屬,給予鎮靜藥物治療,并為患者家屬提供休息室,幫助技術快速環節焦慮癥狀[6]。
綜上所述,胸外科術后患者家屬存在普遍存在焦慮情緒,焦慮水平有其性別、年齡及教育水平有關;應做好心理護理、針對性護理、藥物護理等措預防和減輕焦慮。
[1]張文燕,張春旭.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家屬焦慮程度的調查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15,14:1309-1310.
[2]陳茹娟,邱隆福,程宗富,等.婦科腫瘤術后監護期患者家屬焦慮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5,21:31-34.
[3]吳顯寧,陳名久,蘇丹,等.肺癌圍手術期患者家屬焦慮、抑郁狀況對患者一般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國肺癌雜志,2011,12:908-911.
[4]周紅,陳艷,程平,等.胸外科腫瘤患者家屬焦慮狀況調查分析[J].四川省衛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1:48-49.
[5]姚芳.ICU住院患者家屬焦慮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01:282-283.
[6]周文霞.ICU患者家屬身心狀況調查與護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10:1623-1624.
R473.6
A
1672-5018(2016)09-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