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旺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 遵義563000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應用
張旺
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 遵義563000
目的:人性化護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應用。方法:在我院治療的患者中選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確診的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100例,根據所有患者入院的編號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單號為對照組,雙號為實驗組,兩組各為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并對兩組護理的效果進行觀察與分析。結果:實驗組的總滿意率為 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76%,P<0.05;且經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方法能夠提高護理的效果,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人性化護理;老年慢性阻塞肺炎;護理效果
慢性阻塞肺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1],其具有致殘率較高的特點,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2],臨床表現為咳嗽、呼吸不順暢以及咳痰等癥狀,若患者不進行及時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3]和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本次主要通過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進行討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來我院治療的患者中選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確診的老年慢性阻塞肺炎患者100例,并根據所有患者入院的編號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單號為對照組,雙號為實驗組,兩組各為50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為(72.5±5.6)歲,病程為5-19年,平均病程為(8.6±4.2)年;其中并發癥,12例冠心病患者,18例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20例;實驗組患者,男24例,女26例,年齡64-79歲,平均年齡為(71.3±4.8)歲,病程為6-18年,平均病程為(9.2 ±3.4)年;其中并發癥,16例冠心病患者,20例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14例,且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以及并發癥等基本資料沒有太大的差別,P>0.05,在治療上可以相互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指導、解痙、化痰、止咳、抗炎以及入院宣教等常規護理,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的病情嚴格的觀察,一旦有異常情況及時匯報給醫生,進行處理,同時對患者給予運動鍛煉以及飲食指導。
1.2.2 實驗組:實驗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護理措施有以下幾方面:健康教育的宣講:根據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健康教育知識宣講方法,對于年齡較大,且接受能力差的患者,要進行一對一輔導,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時回答患者的問題;對于需要急需加強掌握疾病知識方面的患者,則采取集體授課方法,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并發放健康手冊,提高患者的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心理護理:在患病期間,一部分患者病程治療時間長,導致他們產生恐懼、焦慮不安、脾氣大、自卑等負面情緒,同時通過語言來鼓勵來幫助患者克服不好的情緒,給他們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讓其主動的配合早期的護理工作。④疾病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預防相關的并發癥出現,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必要是可給予吸氧以及平喘控制。⑤飲食護理:醫護人員要建議患者,提醒患者要注意飲食,以易于效化,高鈣、高維生素為主,要保證營養的均衡發展,同時制定合理有效的飲食方案可以確保患者能夠有足夠的營養補充,促進患者康復。保證患者的主食要達到300-350g之間,多餐少食,注重肉類、雜糧以及各類蔬菜之間的搭配。⑥適當的鍛煉,幫助患者進行必要的運動,在飯后可以進行適當的運動,運動時間在30min-1h之間,以稍微出汗為宜,避免過超負荷的運動造成對患者身體的傷害,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觀察與分析,采取調查表SF-36進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其中主要包括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軀體狀況以及精神狀況,其設置總分為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的關系成正向關系;對患者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評估,采取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的方式,將其分析三個等級非常滿意、較滿意,非常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較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對SPSS20.0軟件的采用,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得出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值檢驗,并運用卡方檢驗的方式對資料進行計數,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統計的相關方法具有參考價值和意義。
2.1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進行對比,實驗組患者中,非常滿意率為82%(41/50),較滿意率為12%(6/50),不滿意率為6%(3/50),總滿意率為94%;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率為56%(28/50),較滿意率為20%(10/35),不滿意率為24%(12/35),總滿意率為76%,P<0.05,實驗組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的對比有差異性,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 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對比,護理前兩組的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軀體狀況以及精神狀況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兩組的生活質量顯著高治療前,P<0.05;其中實驗組護理后的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軀體狀況以及精神狀況評分為 70.12±10.13、79.25±12.45、78.49±9.23、72.15±14.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4.19±12.45、62.24±12.23、59.24±10.21、52.15±15.64;P<0.05,兩組數據具有可比性。
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經過分析發現,實驗組的總滿意率為9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P<0.05;護理前兩組的社會功能、情感功能、軀體狀況以及精神狀況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其中實驗組生活質量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得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護理的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因此人性化護理值得在臨床上應用與推廣
[1]向平. 人性化護理在社區醫療中心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應用的體會[J].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5,21(03):403-404.
[2]劉美玲.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生活質量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 15(54):218.
[3]陳燕慧.人性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蛇志,2015,27(04):410-411.
R473.5
A
1672-5018(2016)09-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