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蓉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呼吸內科 四川瀘州 64600
呼吸內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及對策
程蓉
四川省瀘州市中醫醫院呼吸內科 四川瀘州 64600
目的:為了觀察并分析呼吸內科對患者開展護理工作過程中出現的風險,根據風險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方法。方法:對呼吸護理系統相關疾病患者在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詳細分析之后,提出具有針對性意義的管理方法。結果:在對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額風險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之后,風險出現的幾率極大的降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也在隨之不斷提高。結論:在對患者呼吸內科護理過程中,采取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管理方法,這十分有助于降低在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這就會使得護理的工作質量和患者的滿意程度不斷提高,最終會將醫院的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程度上調。
呼吸內科;護理風險;風險管理;管理對策
隨著國家基層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呼吸內科住院人數日趨上升,如何快速有效的給予病人合理的內科護理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呼吸內科患者中,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的現狀,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不高,病情相對較重,并且發生變化的概率較大,這些方面的嚴峻形勢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提高安全護理意識,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醫療糾紛。一般來說所謂的護理風險管理就是對患者和護理人員以及護理工作中需要使用的相關醫療器械,以及治療藥物和護理體系等存在風險性的方面進行全方面的系統管理。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接觸幾率是十分大的,所以患者在進行日常護理過程中,出現風險的頻率十分高。近年來某些醫院的呼吸內科收治的患者中有幾百例甚至上千例患者存在呼吸系統上的相關疾病,通過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內科護理工作相關風險管理之后,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效果。
1.1 醫療設備使用中的風險
對于呼吸內科疾病來說,醫療設備的使用頻率是相對較高的,而使用頻率最多的就是呼吸機,在呼吸機的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斷電現象或者是呼吸機器械出現故障之后,這就需要醫療護理人員及時的停止使用該設備,使用簡單的呼吸器進行替換摒棄兒還要及時的關閉警報器,避免患者和患者家屬出現緊張焦慮等不安的心理情緒,同時還要講這種情況及時的反映給患者的主治醫師,對呼吸機進行替換,對于一些情緒波動較大或者是意識尚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鎮靜劑等藥物,并對呼吸機進行合理的處理固定,避免因為患者的活動造成對呼吸管道的損傷,最終致使患者出現死亡現象。
1.2 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薄弱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中,如果沒有樹立足夠的風險意識,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不能夠及時并且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在對患者進行拔針或者是液體替換時,單純憑借自身的記憶力不能及時的進行詳細記錄,都會加大護理工作的風險性,在這類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將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同時相關的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吸氧或者是進行霧化治療時,不能對氧氣的流量進行嚴格控制就會造成吸氧器的相關接口出現松動脫落的現象,這也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傷害。在護理過程中不能很好的遵循相關的規章制度,在傳統意義上來說,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治療工作的重要性,這就會造成一部分護理工作人員對自身工作的不重視程度加深,在進行相關護理操作時不能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執行,因而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嚴重的隱患。在一些護理工作中由于護理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相對欠缺,部分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只是單純的遵循醫囑,并不會進行及時的思考和總結,同時對在護理工作中做學到的實際知識和經驗不能充分的應用。比如在對患者進行指導性排痰的過程中,對于相關輔助器械掌握熟練程度不夠,當患者的引流裝置從患者而體內脫落之后不能及時的進行處理,這就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另外由于部分護理工作人員的對器械的相關操作不熟練,就會導致患者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不能規范進行相關操作,對治療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2.1 護理人員應該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
醫院相關護理部門或者是護士長應該幫助護理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讓護理工作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摒棄傳統的護理觀念,清楚的認識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中,如果沒有樹立足夠的風險意識,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不能夠及時并且準確的認識和了解,在對患者進行拔針或者是液體替換時,單純憑借自身的記憶力不能及時的進行詳細記錄,都會加大護理工作的風險性,在這類護理工作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將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還要讓護理工作人員知道一旦在護理工作出現嚴重失誤時,是需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的,以此來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法制意識,最終使護理工作人員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來進行操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護理風險。
2.2 制定健全護理工作管理制度
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應該根據呼吸內科的相關情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制定護理工作管理制度,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制定的適用性和適用范圍,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要嚴格的執行交接班制度,避免因為交接班人員由于個人原因不能及時進行交班導致護理工作的出現暫時性的不足,同時還要對呼吸內科使用到的藥物進行嚴格的檢查,相關護理工作人員還要對使用藥物的禁忌以及療效深入的熟悉掌握,并且還要進行書面上相關藥物材料詳細記錄。根據呼吸內科的特點,護理人員應該堅持每一天都要對呼吸患者病房進行相關的全方位消毒工作,并且對相關疾病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工作。
2.3 加強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溝通
在患者住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接觸幾率是十分大的,所以患者在進行日常護理過程中,出現風險的頻率十分高,由于和患者的接觸幾率是最大的團隊,這就必須要做好相關護理工作的評估和計劃,護理人員應該重視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工作,在患者進行換藥或者是給藥的過程中,要對患者的飲食,咳嗽以及身體的各種癥狀進行及時的了解掌握,這就會使得相關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對于一些意識不完全清醒的患者或者是情緒不佳的患者應該加強護理工作,在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該盡量使用較為平和的語氣,使患者和患者家屬可以深刻體會到護理工作人員對患者的關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關系。
2.4 完善相關護理工作監督制度
要建立健全相關護理監督制度和體制,將完善監督機制作為護理工作的突破口,進一步研究分析當前監督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借鑒先進的經驗對自身護理工作進行補充完善,以全面科學的監督制度促進護理工作規范化開展。同時,醫院每個部門科室之間都要成立護理質控考核檢查班子,由護士長牽頭,組織相關人員定期督查,通過隨機抽查、提問分析等方式進行考核,并量化積分,與獎懲等方面掛鉤,以此來完善對護理工作的監督管理。
隨著國家基層醫療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呼吸內科住院人數日趨上升,如何快速有效的給予病人合理的內科護理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呼吸內科患者中,普遍存在年齡偏大的現狀,患者的自我保護能力不高,病情相對較重,并且發生變化的概率較大,這些方面的嚴峻形勢要求護理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提高安全護理意識,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最大限度地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在實際生活中對護理風險的認識,掌握好實際護理技巧和專業技能,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章守則,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幾率,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和良好的醫療環境。
[1]田彩云.呼吸內科護理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5,09:371-372
[2]楊翠英.呼吸內科老年患者護理風險及管理對策[J].醫院管理論壇,2015,02:17-18
[3]王玉潔,曲紅,王幕鵬.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的特點及防范方法[J].吉林醫學,2015,26:187-189
R473.5
A
1672-5018(2016)09-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