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鳳蓮
瀘州市瀘縣第二人民醫院 四川 瀘縣 646105
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隱患及管理對策
鄧鳳蓮
瀘州市瀘縣第二人民醫院 四川 瀘縣 646105
目的:針對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方法:通過對目前醫院檢驗科感染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總結預防檢驗科醫院感染的有效措施。結論:針對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存在問題,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預防醫院感染,控制院內感染的高危因素。
檢驗科;感染;管理
醫院檢驗科作為患者標本集散地, 是醫院感染發生的高危區域, 若疏于管理, 不但實驗室被污染,而且檢驗人員自身也極有可能被感染。檢驗科為患者血液、體液、排泄物的檢驗科室,檢驗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可能出現醫院感染,檢驗標本攜帶各種病原菌,檢驗人員在工作中同感染源中密切接觸,若未采取積極的防護措施,極易出現醫院感染,因此,檢驗科為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也是醫院感染監控的重點科室對此, 筆者從醫院感染安全防護著手, 加強實驗室安全防護和個人安全防護環節管理。
(1)具有傳染性的標本
檢驗科匯集了各類患者的體液、血液、排泄物及分泌物等各類檢驗標本,這些標本包含了各類病原微生物, 如果不加以防護,長期接觸的話不僅可能導致實驗室獲得性傳染,檢驗的人員被感染的概率也會升高。
(2)不嚴格的無菌操作
在血液采集時, 一針一人一管都可以保證, 不過一人一巾一帶確經常得不到保障, 可能導致患者間的交叉污染。此外在采血人數比較多時,不能及時關閉消毒液容器, 有時較長時間暴露, 藥液揮發, 達不到要求濃度而導致污染。
(3)處理檢驗用品不當
如吸管、采血針、注射器針管、注射器針頭、試管等的一次性用具,因為缺乏院感觀念,不按規范要求處理,和普通垃圾混在一起, 直接污染醫院物品、環境, 可能導致感染。
(4)檢驗儀器的污染
有的在檢驗科使用的儀器是直接與樣本接觸, 如血氣分析儀、血細胞計數儀等, 標本在被儀器吸取時, 易導致儀器表面的污染; 若試管在離心機離心時破裂, 液體外溢等都可能被污染。如果儀器污染沒有經過及時的消毒也可能導致檢驗人員的感染。
(5)醫用垃圾
一般是檢驗后的廢棄標本如尿、血; 微生物室的醫用垃圾,如細培養基、菌標本、藥敏條、細菌鑒定條等。上述的醫用垃圾是重要傳染源, 如果不及時處理, 不但會導致醫院的交叉感染, 而且一旦流向社會, 后果不堪設想。
(1)領導重視不足
目前, 部分醫院得領導對感染管理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支持和重視, 以至部分得大型綜合醫院僅僅是流于形式,部分醫院由于設計水平的原因和經濟原因, 檢驗科的科室面積很小,沒有對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進行嚴格區分; 往往是房屋布局不規范, 采光通風欠佳,設計不科學;生物防護安全的設施非常差,檢驗科很多時候僅有1臺生物安全柜,缺少緊急噴淋設備和洗眼器,這樣一旦遇到職業暴露時根本起不到防護的作用; 此外部分醫用廢棄物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等。
(2)醫院感染預防意識薄弱
部分檢驗人員由于歷史原因學歷較低, 且院師資力量在基層醫有限, 因此對檢驗人員的繼續教育往往缺失, 上述的原因直接致使檢驗人員醫院感染的意識薄弱。有的檢驗人員醫院感染預防的意識薄弱, 有的工作人員甚至還抱有僥幸心理,認為沒什么大事,自己不會那么倒霉;部分傳染源的工作場所吸煙、飲水、進食,有的甚至在休息間穿著工作服。尤為嚴重的是在工作中有的檢驗人員沒有根據消毒隔離的制度進行操作, 不戴手套、口罩和工作帽進行工作, 往往在工作中用經過污染的手接聽公用的電話。
(3)醫院檢驗科防感染制度不全
檢驗科預防感染制度管理仍存在較多的漏洞,工作人員出入缺乏標準,沒有統一的操作流程,標本處理不規范,對突發事件應對預案不健全等,檢驗科有醫院感染管理相關措施,但多利于形式,未嚴格落實,產生較大安全隱患。在不健全的操作規程管理制度下,檢驗科未按照規定處理被污染的化驗單,直接將污染的化驗單交予臨床醫師或患者,增加醫院感染幾率。檢驗后將廢棄物隨意丟棄,將廢棄物倒入下水道,造成醫療污染。
(4)職業暴露后未及時采取有效處理措施
檢驗科醫務人員在出現職業暴露后未及時采取處理措施,例如檢驗科抽血窗口工作繁忙,檢驗人員抽血后未消毒或洗手對下一位患者抽血,因手套不干凈,造成醫院感染和醫患糾紛。
4.1 加強實驗室安全防護
(1)實驗室內布局設計合理
合理區域布局:嚴格區分半污染區、污染區、清潔區, 潔具各區專用, 分區放置抹布, 在拖把上系顏色不同的標簽, 嚴禁污染區和清潔區的混合使用;嚴格限制外來人員的進入。
儀器合理擺放:振蕩器、離心機要嚴格放于便于操作、有氣流外排的實驗臺上, 避免氣溶膠的污染;科學的安裝空調、排氣扇等的電器, 降低因空氣不暢流通導致的實驗室內污染,與此同時還必須安裝空氣消毒設施。
(2)標本流程的管理
作為醫院重要的醫技科室, 檢驗科每天處理、匯集、接送大量的帶有病原體的臨床標本, 一切的臨床送檢標本必須由經過專門的院感等知識培訓的專業人員負責運送收集, 配置專用防護用品及衛生器具,根據規定的路線、時間到各個臨床科室進行收集,嚴格定位放置盛裝標本的衛生器具, 同時根據要求及時進行消毒、清洗。對培養物、標本濺潑、外溢或器皿打破導致的污染, 必須立即用吸濕紙覆蓋溢灑物,再從外圍向中心傾倒過量的 2000 mg/L 有效氯消毒液,保持60min后,小心將吸收了溢灑物的紙巾連同溢灑物收集到廢物容器中,使用過的清理污染物的拖把應該選擇上述的消毒液浸泡30 min以上方可拿出。
(3)醫用垃圾的消毒管理
區分好生活與醫用垃圾:生活垃圾與醫用垃圾必須分開存放,各種廢棄、污物物必須做到分類處理。裝垃圾的大桶一定要安排專業人士進行定期消毒;各種自動化儀器產生的醫療廢物根據儀器的消毒、維護要求以及《消毒技術規范與法規》予以執行。
4.2 強化個人安全防護
(1)執行嚴格的臨床實驗室規程操作
注重雙向防護, 保證安全醫療, 必須做到防止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在血液標本采集的時候, 必須規定采血者穿戴工作服、戴手套、帽子口罩、, 執行嚴格的靜脈采血操作程序。實行嚴格手部消毒, 選擇專用的手快速消毒劑,執行多步洗手法,改進洗手設施, 感應式手烘干機要在多處實施安裝,嚴禁使用公共的毛巾。
(2)避免銳器傷
由醫務人員暴露監測分析可以知道, 銳器傷和針刺占拒職業暴露原因中的 80.26 % ,黏膜和皮膚接觸傳播職業性血源性傳染病的幾率遠遠小于銳器損傷。據權威機構調查,針刺傷在檢驗人員人群中發生的概率為 11.63%,所以,強化操作的規范是所有采血人員必須要極力避免的。雖然檢驗人員針刺傷發生的概率遠低于護士的銳器刺傷率(81.49 %) ,不過檢驗科平時接觸的試管、吸管、平皿、滴管等玻璃制品非常常見,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會被劃傷,一旦樣品中的病原體進入體內,后果不堪設想 。據文獻報道,被相應的病原體污染銳器刺傷以后感染HIV 的感染概率是0 .3 %,感染HBV的概率是6 .0 %~ 30 .0 %, 感染HCV的概率是0.4 %~ 6.0% ,被針刺傷是醫務人員職業暴露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血源性傳染病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 在分離標本時檢驗人員要認真的操作, 仔細觀察玻璃器皿的當前狀態, 切記一定要鎮定不能忙亂。在丟棄裝有污染利器、針具的容器之前必須進行徹底的消毒,如果發生意外刺傷, 一定要有預備處理方案。
本文對醫院檢驗科的感染隱患做了詳細分析,隨后在我國檢驗科的現狀出發,給出了管理隱患的對策,加強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和個人生物安全防護才能有效的避免醫院檢驗科的感染隱患。
[1]徐艷,侯毅,黃成瑜.傳染病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與防控[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35(3): 380-381.
[2]陸德勝.新形勢下臨床實驗室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療前沿,2013,8(8):117.
[3]李英姿,邱躍華,劉金國.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預防策略探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17):127-128.
Hidden danger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hospital
Deng Fenglian
Luxi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uzhou Sichuan Luxian 646105
Objective: to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test,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anagement measures.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summariz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Conclus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laboratory department, taking posi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control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Laboratory; infection; management
R197.32
A
1672-5018(2016)09-2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