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育昕
內蒙古通遼市醫院 ICU 028000
ICU高齡腦出血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效果評價
彭育昕
內蒙古通遼市醫院 ICU 028000
目的:評價ICU高齡腦出血患者腸內營養支持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治療的ICU高齡腦出血患者80例,根據采用不同治療方式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40例。實驗組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參照組采取腸外營養支持治療,觀察和分析實驗組和參照組的治療效果,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檢測的各項生化指標。結果:腸內營養支持治療下的實驗組療效顯著,各項生化指標能得到明顯的改善,實驗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參照組,有效率80%,參照組有效率為62.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ICU高齡腦出血患者采用腸內營養支持療效確切,能促進細胞代謝,改善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減少和避免并發癥產生,在臨床上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ICU高齡腦出血;腸內營養;腸外營養;臨床效果
腦出血是廣泛發生的急癥重癥,主要由于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自發性出血導致,致病因素多樣,多數由于高血壓小動脈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1]。老年人是腦血管疾病多發群體,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我國因腦出血死亡的高齡腦出血患者約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對高齡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2]。ICU高齡腦出血患者常伴隨著多器官疾病,由于腦出血使得機體置于高耗能的狀態,患者的心臟排血量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下降,對熱能的需求增加,此時腸內營養的支持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選取入院治療的ICU高齡腦出血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實驗組治療效果顯著,獲得比較滿意的結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6年6月入院就診的80例ICU高齡腦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實驗組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參照組采取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各40例。實驗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在60-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36±5.1)歲;參照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在64-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6.2)歲。所有患者經過顱腦CT均確診為腦出血,其中腦室出血患者19例,小腦出血患者26例,腦干出血12例,皮下質13例,基底核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理特征等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給予患者利尿、抑酸藥、脫水和腦細胞營養藥物的治療,隨后實驗組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參照組采取腸外營養支持治療。給予實驗組患者服用營養液,每500ml營養液中含30g蛋白質,30g脂肪,95g糖類,以及3200KJ的能量。手術48小時后患者沒有明顯的胃潴留情況,插入胃管持續滴注營養液,連續24小時滴注的方法給予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第一天滴注的營養液全量的1/4,第二天滴注全量的1/3,第3天滴注全量的1/2,第四天給予患者全量的營養液支持治療,連續滴注7天。給予參照組中心靜脈置管滴注營養液,每天進行5-7次的蛋白質、微量元素以及能量的推注。參照組連續進行為期7天的腸外營養支持治療。分別觀察和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7天后的血糖、血清蛋白、肝功能、腸胃功能等各項生化指標。
1.3 評價指標
本次研究結果以有效和無效為評價標準,有效是指治療后患者的血糖、血清蛋白等各項生化指標有明顯的改善,機體恢復良好,沒有產生并發癥,無效是指治療后患者的血糖、血清蛋白等各項生化指標沒有明顯的變化,癥狀沒有得到改善,有并發癥產生的現象。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患者的各項記錄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21.0進行總數據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取x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通過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后各項生化指標都有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胃腸功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機體恢復良好,無并發癥感染,有效32例,有效率為80%,參照組有效25例,有效率為62.5%,實驗組腸內營養支持應用的效果明顯優于參照組的腸外營養治療方式(P<0.05),對 ICU高齡腦出血患者采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治療效果顯著,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臨床疾病的發生率逐年提高,從而導致腦出血的發生呈逐年增長的趨勢[3]。在我國醫療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和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下,部分患者已經意識到預防腦部嚴重并發癥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患者意識淡薄,不能全面了解相關腦出血疾病相關知識,腦出血疾病得不到盡早的發現和有效的預防,錯過最佳治療時期[4]。ICU高齡腦出血患者常伴隨著嚴重顱腦出血癥狀,代謝功能紊亂,機體的高耗能狀態需要供給更多的氧量[5]。常規的腸外營養支持治療中容易出現胃腸道粘膜萎縮,導致胃腸功能受損,從而感染胃腸道疾病[6]。近年來,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臨床上治療表明,腸內營養支持是治療高齡腦出血患者的最佳治療手段,可以提供機體組織需要的氧量,患者的血糖和血清蛋白等各項生化指標都得到明顯的改善,胃腸功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機體恢復良好,減少和避免并發癥產生,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1]吳丹丹,顏杰,閻麗.腦出血昏迷患者應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護理效果[J].臨床醫學工程.2015,15(01):7-9
[2]劉瑞東,周憶頻.腸內營養時機對老年重型顱腦疾病術后臨床療效的影響[J].天津醫藥.2014,30(11):46-89
[3]孫永霞.急性重癥腦出血患者56例早期腸內腸外營養支持對短期預后影響的臨床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4,35(06):111-134
[4]耿麗瑩.立體定向治療小量腦出血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4,15(09):26-45
[5]何博,方偉,高華,李文翥.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對急性重癥腦出血患者預后和營養指標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15(09):135-165
[6]趙彥玲.腦出血昏迷患者應用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0(11):354-386
R743.34
A
1672-5018(2016)09-089-01
彭育昕職稱:主治學歷:本科出生年:1975 研究方向:臨床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