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芳
玉屏縣人民醫院 貴州 銅仁 554000
住院肺結核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探討
吳艷芳
玉屏縣人民醫院 貴州 銅仁 554000
肺結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病程具有遷延性,需要長期接受住院治療。但是由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缺乏了解,所以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絕望和悲觀等不良心理情緒,如果不能及時糾正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調整心態,將會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產生很不利影響。為了避免該問題的出現,本文就肺結核住院患者的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措施展開了具體討論。
肺結核;心理護理;健康教育
肺結核確診后,患者會存在較大的心理負擔,尤其是在長期的抗癆治療過程中,患者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外,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會對治療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加重病情。所以,在肺結核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該對他們開展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向他們將講解肺結核的發病原因、治療措施和效果等相關知識,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調整心態,主動配合治療,促進疾病預后。下面,本文就如何開展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進行了綜述。
在對住院肺結核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史,有效的方式是取得顯著效果的重要前提,具體方法如下:①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根據他們的性格特點、文化程度等,選擇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例如閱讀、交談、討論以及問答等方式來開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護理干預的效果。②將住院說明、住院須知和出院指導等內容制成宣傳冊,根據患者的不同階段進行閱讀,對其中比較重要的問題進行解釋。如果患者無法接受宣傳冊教育,則可以進行口頭講解。③舉辦健康講座,講課者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精煉內容,在介紹肺結核相關知識時,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減少專業詞匯。講解完之后,可以結合講述的內容提出幾個問題,讓大家通過討論來回答,加深患者對相關知識的印象。④私下交流是解決患者心理問題的主要方式。在和患者進行交談之前,護理人員首先應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通過運用一定的交流技巧,引導患者交流,及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2.1 開展肺結核的常識教育
重點介紹肺結核的內涵,即該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機體受到結核桿菌的入侵,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引發的一種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在講解的過程中,介紹誘發該病的高危影響因素,主要的傳播方式、預防和治療措施、預后以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同時發放健康的處方,告知輔助檢查的相關注意事項,消毒隔離的方法,病情變化的特點等,滿足不同肺結核患者的心理需求。
2.2 熟悉醫院環境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在進行入院介紹時,就應該讓患者了解病區的基本環境,了解責任醫生、責任護士,就餐制度、物品管理、作息時間等,盡快消除患者面對陌生環境的緊張和不安,更好地接受和配合臨床治療。
2.3 告知治療效果
讓患者充分認識到,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治療的周期較長,通常為6~12個月,一定要堅持治療,遵醫囑用藥,不能間斷,也不能自覺癥狀好轉之后就停止用藥,否則很容易導致耐藥菌的產生,甚至疾病反復性發作,逐漸發展成為難治性肺結核,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療的難度。家屬在監督患者堅持用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一定要向患者家屬堅持服藥的意義。同時,讓患者和家屬了解,治療時間的長短和是否規律用藥具有密切聯系,而且只要遵醫囑用藥,藥效可達到98%,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提高其依從性。
2.4 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
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讓患者了解到,呼吸道是肺結核傳播的主要方式,所以在和身邊的人進行交談時,聲音不宜過高,注意不要咳嗽或打噴嚏,如有需要時,應主動回避,也不要隨地吐痰,避免傳染后周圍人群。外出時佩戴口罩。
2.5 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
目前,很多肺結核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療的主要原因就是對醫護人員缺乏信任,所以在臨床治療和護理中,可以向患者介紹醫生和護士的培訓情況,介紹他們的專業等級。同時,醫護人員在常規查房之外,應該多深入病房,主動和患者交流,針對他們的擔憂進行解答。另外,在患者的出院后,也可以進行電話隨訪,讓患者感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愛,從而提高遵醫行為。
2.6 實施個性化的心理護理
由于肺結核患者的個體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開展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時,需要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護理干預。例如,初次發病者會感到恐懼,而且還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而疾病復發者則會對治療效果產生懷疑,認為治療無望,從而產生悲觀和絕望等情緒。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護理人員可以采用親切的態度和溫和的語言,給予不同內容的健康教育,滿足他們不同的心理需求。對初次患病者以安撫為主,鼓勵他們保持樂觀;對于疾病復發者,則應該重點樹立他們對抗疾病的信心。
2.7 有機結合心理護理與生理護理
當患者病情發生變化時,很容易引發各種不良情緒,醫護人員在親切安慰的同時,還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患者的痛苦,隨著痛苦的減少,患者的情緒也會逐漸好轉。如果患者出現發熱,應采取相應降溫措施控制體溫;對咯血患者,護士應守護在患者身邊,耐心安慰患者,讓他們的心情平復下來,并叮囑他們保持側臥位,輕輕拍打患者的背部,促進咯血的排出;防止窒息發生,當患者感覺胸悶、呼吸困難時,應幫助患者采取較舒適的體位和遵醫囑給氧來緩解癥狀。對于病情反復和病程長而失去治療信心的患者,需要更多安慰,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并及時報告好消息,以增強其信心。
[1]戴竹梅. 肺結核病患者家屬健康教育需求調查及護理對策[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36(05):28-29.
[2]馮麗文. 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 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9(08):1269-270.
[3]朱麗,周甜. 臨床護理路徑在住院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21(01):118-120.
[4]姚光榮,劉傳柱. 肺結核病人住院期間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09(05):203.
R473.5
A
1672-5018(2016)09-2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