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鎖成
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的實踐嘗試
李鎖成
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的康復,為患者建立良好的康復模式,而本文主要從患者、患者家屬以及相關護理人員三個角度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進行了探討。
社會工作;精神病院;康復模式
我國精神病患者在康復治療過程中,其主要有三種康復模式,分別是醫院康復模式、家庭康復模式以及社會康復模式。社會工作者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其主要有兩種形式,其一是在精神病院內引進社會工作者,然后開展相應的工作;其二則是高校與精神病院建立起相應的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基地,以此來展開相應的社會工作服務。為了更好地研究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了方法探究。
社會工作介入之后,相關工作人員要想實現自身的意義,需要按照患者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適當的治療,以此來促進患者的康復,具體治療方式有以下幾點:(1)娛樂療法。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娛樂療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慢性精神病患者病情的穩定,甚至是好轉,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或者是護理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該方法的使用,以此來提升患者是精神面貌。娛樂療法的方式有很多,社會工作者可以按照患者實際情況為其進行合理的選擇,例如,可以是聽音樂、健身操、下棋、唱歌等等??偠灾?,社會工作者在開展工作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舉辦一些娛樂性的活動,以此來促進患者精神面貌的改善,這樣就能讓他們感受到活動以及生活的樂趣[1]。(2)心理療法。這種治療方式,主要也是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進行的,其主要是通過心理疏導,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在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可以將一些具有共性的患者集合在一起,對其進行集體教育,同時還可以邀請醫生或者是護士一起參與到其中,以此來解答患者所存在的疑問,并且針對患者心理狀況對其進行疏導,以此來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
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離不開患者家屬的,因此,在康復模式中,除了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患者家屬對患者的相關護理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社會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還要從患者家屬角度進行相關的工作,以此來幫助患者盡早康復,而其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1)家屬心理調試。精神病患者家屬心理狀態是十分復雜的,疾病的發生讓他們難以面對,因此,社會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工作,讓其認識到患者病情特征以及相應的病理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一定要加強對患者家屬的溝通和交流,為其提供適當的幫助以及心理疏導,給予家屬適當的鼓勵,以此來提升患者對病情的認知能力[2]。(2)提供相關的醫學知識。針對患者精神病狀況以及實際情況,社會工作者可以為患者家屬提供相關的醫學知識,或者是精神疾病有關的書籍,以此來促進家屬對疾病的了解,使其能夠正視疾病,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組織教育講座,提高患者家屬對精神疾病的認知,盡量爭取家屬對患者的支持,以此來促進患者的康復。
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其每天都需要照顧患者衣食住行,他們是與患者接觸最多的人,因此,社會工作者在接入過程中,也是有必要從護理人員角度介入,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康復模式的發展,具體介入方式如下:(1)消除護理人員工作以及精神壓力。精神病患者護理人員其在工作過程后中也有著一定的精神壓力,而護理人員如果在工作過程匯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工作或者是精神壓力,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事故,因此,在工作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消除護理人員工作以及精神壓力,這樣才能提供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從而患者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2)提升護理人員溝通能力。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其大多護理工作都是在接觸以及溝通方面,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在溝通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掌握相應的溝通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以及其家屬的需求,進而才能減少矛盾的產生。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自身溝通能力進行適當的加強,盡可能避免出現刺激性語言;在溝通過程中需要接受并且尊重患者,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溝通過程中,還需要重視患者的肢體語言這樣才能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3]。(3)完善護理人員知識結構。在對精神病患者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僅要有相應的基礎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精神科專業知識,除此之外,對于社會學、邏輯學、心理學、護理學、康復學等方面的知識也要有著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不斷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完善,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患者,使其盡早康復。(4)提倡護理人員的奉獻精神。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換位思考,加強和患者的交流,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精神病患者服務,使其能夠盡快恢復。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患者的尊重,對其具備一定的耐心,盡可能的尊重患者、關心患者,這樣患者才能感受到歸屬和溫暖,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的實踐嘗試過程中,其關鍵部分就是患者、患者家屬以及護理人員,因此,在實際介入過程中,一定要針對這三方進行改善和加強,以此來完善精神病院康復模式,使患者能夠盡早恢復。
[1]葉碧琳. 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的實踐嘗試[J]. 當代青年月刊, 2015,42(1):183-183.
[2]丁振明. 社會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復模式的探索[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12(2):26-30.
[3]楊愛, 黃龍, 趙捷. 小組工作介入精神疾病康復治療模式的探討--基于肝豆狀核變性患者的實例分析[J]. 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 2016, 30(3):56-57.
R197.5;C916
A
1672-5018(2016)09-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