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禎 鄧曉蘊*
唐山市工人醫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冠狀動脈血管內超聲優化冠脈長病變鈣化病變預后的研究
趙崢禎 鄧曉蘊*
唐山市工人醫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目的:比較聯合冠脈血管內超聲(IVUS)是否比單純應用冠脈造影(CAG)更能優化冠狀動脈長病變鈣化病變支架術后的預后。方法:通過對100例冠脈長病變鈣化病變患者進行檢查,將單純經CAG行冠脈支架植入術的患者劃為對照組,同意聯合IVUS檢查的為觀察組,測量患者的粥樣硬化斑塊處的最小血管徑(MLD)、直徑狹窄率(DS%)、面積狹窄率(AS%)、病變長度(LL)及病變形狀,應用IVUS及血管內超聲-虛擬組織學分析軟件觀察斑塊類型、性質及組成,并在IVUS指導下行支架植入術,術后用IVUS觀察支架的放入情況(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選擇、有無支架貼壁不良、支架擴張不充分、邊緣夾層等),術后兩組病人均隨訪記錄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兩組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兩組患者臨床基線特征、病變類型、長度、鈣化情況、直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術后30天時,比較兩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年IVUS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CAG組(15.38% vs 22.92%,P<0.05)。結論:聯合IVUS組能夠更好的指導冠脈支架的植入過程,并且及時的發現支架術后的支架貼壁不良及支架邊緣夾層等并發癥,可以減少1年內的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
血管內超聲;冠狀動脈鈣化病變;長病變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AHD)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治療CAHD的方式[1]。但是對于冠狀動脈鈣化(CAC)的病變仍是一個挑戰,支架常不能擴張或擴張不充分,導致術后并發癥增加。對于長病變的病人,亦是如此。根據CAG檢查,可以將鈣化病變的嚴重程度分為4級:無鈣化、輕度鈣化、中度鈣化、重度鈣化。本研究試圖通過對IVUS和CAG檢查后冠脈長病變并中度鈣化的患者行支架治療后給予隨訪,觀察IVUS是否可以優化冠狀動脈長病變鈣化病變患者支架術后的預后,減少心臟MACE事件的發生率。
1.1 對象 選取唐山市工人醫院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行冠脈造影的所有病人中符合冠狀動脈長病變中度鈣化病變的病人為對象,將同意同時進行IVUS檢查并行支架治療的病人納入試驗組,將只行CAG,進行支架植入治療的病人納入對照組。符合條件的病例共100例,其中試驗組52例,年齡45-78(57.31 ±9.87)歲。對照組共48例,年齡43-79(60.25±10.12)歲。
1.2 方法
CAG檢查測量患者粥樣硬化斑塊處的最小血管徑(MLD)、直徑狹窄率(DS%)、病變長度(LL),觀察病變處的鈣化情況及支架植入術后的支架情況。
IVUS檢查是利用我院 Boston Scientific公司生產的CLEARVIEW型血管內超聲儀,采用3F 30MHz單軌機械探頭,所有圖像通過一自動回撤系統獲得,以1mm/s的速度進行回撤,將記錄儀上的數據利用虛擬組織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可以觀察和測量的數據包括:患者的粥樣硬化斑塊處的最小血管徑(MLD)、直徑狹窄率(DS%)、面積狹窄率(AS%)、病變長度(LL)、病變形狀,以及斑塊類型、性質及組成,并在IVUS指導下行支架植入術,術后用IVUS觀察支架的放入情況(有無支架貼壁不良、支架擴張不充分、支架邊緣夾層、血管壁血腫等)。
統計學分析: 所測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并進行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分析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高血壓患病率、 2 型糖尿病患病率、血脂水平、病變長度及鈣化情況的差異均沒有統計學差異, 可認為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較為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點MACE 事件發生率的比較:分別在術后 1、12 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回訪,其中對照組 48例,IVUS 組 52例。 術后1月,對照組的 MACE 事件發生率(6.25 %) 較觀察組(5.77%)略高,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術后 12個月, 觀察組的MACE 事件發生率較對照組低 (術后12個月,15.38% vs 22.92%),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其中, 觀察組在術后12個月的心絞痛復發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發生率和再次血運重建率均較對照組低(7.69%vs12.50%;3.85%vs4.17%;3.85 %vs6.25%),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指在原本光滑的冠狀動脈內膜上堆積了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而形成白色斑塊,這些斑塊漸漸增多造成動脈管腔的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2]。CAG一直是臨床上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然而因為其在投射角度、清晰度等一些問題的限制,很容易產生誤差,容易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長度,以及斑塊的性狀等不能給予準確的判斷[3]。Schoenhagen等的IVUS研究提示在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約75%的狹窄病變合并鈣化病變。PROSPECT研究納入697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應用冠脈造影及IVUS評估易損斑塊自然進程,冠狀動脈3支血管通過IVUS檢查,鈣化程度高的任何1支血管在3年內MACE發生率增高,但并不一定是鈣化斑塊本身所產生的。在一項研究中,支架植入術后IVUS檢查可顯著降低再次血運重建(p<0.05)。在未充分擴張的鈣化病變段內植入支架,很容易出現支架膨脹不全、貼壁不良、支架不規則變形,從而導致各期的支架內血栓、支架再狹窄等風險增加。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于冠狀動脈長病變鈣化病變的患者,有經驗的術者給予聯合CAG和IVUS的檢查,支架植入術后再給予IVUS復查觀察支架植入情況及有無邊緣夾層、貼壁不良等并給予及時的糾正,可以顯著降低支架術后1年的心臟不良事件的發生。
[1]楊玉恒,孫中華,米杰,等.國產與進口氯吡格雷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后影響的等效性比較:1798例總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47):8175-8181.
[2]陸怡菡、曾蒙蘇、FFRCT:無創冠脈血流儲備分數檢測方式[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4.20(2):200-204.
[3]田樹平、李春平、吳芳、等.多拍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在中、高危險度非心臟手術術前排除冠心病的價值[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3):255-260.
R541.4
A
1672-5018(2016)09-239-01
?通訊作者:鄧曉蘊,唐山市工人醫院超聲心動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