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媽媽:
你是很了不起的媽媽。如此自我犧牲、為孩子奉獻,讓我深受感動。我一直說:母親是最偉大的!
不過,對孩子目前的申請,我有幾句也許是多余的話。他SAT能考到1900多分,很不錯了。但是,他如同國內許多孩子一樣,現在全盯著什么紐約大學,WF等等私立學校,沒有進去似乎就是青春失落。這種青春,還是早點破碎為好。
這次他ED被拒絕,當然是申請戰略失誤所致。但現在痛定思痛,除了戰略錯誤外,價值觀也有問題。我從來認為,申請是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過程。我指導孩子們申請,從來把這件事放在首位。比如,看看他的那些夢之校,究竟比俄亥俄州立好在哪里?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年貴兩萬美元!讓我震驚甚至崩潰的地方是:國內大量的學生,出身于您這種工薪階層家庭,對這一點考慮都不考慮。乃至毫無理由地選擇一所一年貴兩萬多美元的大學,只圖名字好聽,跟小朋友們談起來臉上有光。
現在跟我弄申請的孩子,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們算性價比:你說上紐約大學可以,但要告訴我:究竟好在哪里?憑哪一點要讓父母為此一年多花兩萬刀?要是自己的錢,你會這么選擇嗎?
很多家長的行為真是讓我感嘆。他們一方面覺得孩子被慣壞了,一方面到這個節骨眼上就跟我說:薛老師,我們能力有限,但經濟問題不是首要考慮因素,希望一年多兩萬美元,讓他有個好的環境。我說:如果你為孩子這樣白白多燒兩萬美元,就是給他創造了最惡劣的成長環境!看看他們人生關口上的選擇!他們體諒父母嗎?考慮別人為自己的付出嗎?懂得量入為出的基本生活規劃嗎?所以,性價比不是個學費問題,是價值觀念問題。我指導的申請,一般就是能四年下來給父母省下四萬到八萬美元,而且培養知道珍惜、懂得生活規劃、有基本財政責任的孩子。
看看美國的高中生吧。這是比我們富裕得多的社會。《波士頓環球報》不久有個專輯,寫給高中生和家長,就講上大學的財政規劃。美國高中生要規劃什么?上什么大學,實際開銷多少,借多少學貸,畢業時負債多少,畢業后每月房租水電之后,償還學貸多少錢,按預計的平均起薪是否能夠承受……這些是美國中產階層子弟想的問題。有幾個好意思揮霍工薪階層父母的血汗?喬布斯當年輟學,不是因為輟學酷,他想讀呀,而且還回去旁聽呢。但他受不了花養父養母這么多錢。現在中國的孩子,有幾個有這樣的意識?這么教育出來的孩子能好嗎?
其實很多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曾經我班上最優秀的一位美國學生,跟我上了數門課,整天愁眉苦臉。一問才知,她學債已經欠了六萬多美元。我好奇地追問:“第一,你這么優異,怎么會來我們這樣的學校?第二,你怎么欠這么多錢?沒有獎學金嗎?”她告訴我:她拿到按學習成績分配的獎學金的最高額。但大部分獎學金是按學生經濟狀況決定的。她父母收入高,使她失去了資格。但父母又不肯給她錢。全要靠自己。她亮出自己那“出土文物”般的手機:“我父母每月只同意為這手機支付九塊錢!”
如今的留學生們真是太讓人眼紅了。負責接待中國學生的美方人員都知道,中國學生首先問的問題,往往是某某名牌店在哪里。大家幾乎都找中國同屋。幾個同屋中,必有那么一兩位馬上就買車的。于是開車出去購物,到中國城買菜回家一起熱熱鬧鬧地做中餐。大家的專業基本也都是工商管理類,導致許多學校這類專業的中國學生占據大多數,課上80%是中國學生乃家常便飯。
這些事情,我真希望每個家長都想想。希望孩子接到來自那些時髦的夢之校的拒絕信后,心里高興點:自己終于沒有燒掉父母的血汗。讀平民學校吧,比昂貴的貴族學校一點不差。自己家庭就是工薪階層,自己也是普通人,為什么要裝成公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