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念群
前有《惡棍天使》口碑觸底,對《唐人街探案》的預期本來不高,沒想到又一次在陳思誠身上收割驚喜。
同樣是演員戧行導演,2014年陳思誠有《北京愛情故事》,鄧超有《分手大師》,在這場“處女導”之戰中,陳思誠先聲奪人豪取4億,刷新多項影市紀錄,鄧超則后來居上,在清道夫《變形金剛》的蔭護下豪取7億。兩片數據都相當精彩,然而口碑卻呈兩極分化,《北京愛情故事》收獲不少贊許,《分手大師》卻被《青年電影手冊》評選為“金掃帚爛片”,又上榜豆瓣電影“最渣影片”。

要說此前二人在電影行當的資歷,鄧超稍領風騷。陳思誠除了在婁燁《春風沉醉的夜晚》中驚艷了一番,其他時候多為綠葉,在風云變幻的電影圈并沒有站穩腳跟。而鄧超早已是徐克、陳可辛等名家大導的寵兒,不僅獲得過臺灣金馬和香港金像獎提名,還成為上海電影節金爵影帝。當然,要論提名,陳思誠的戛納影帝提名來得更有含金量,只可惜《春風沉醉的夜晚》當年因為“涉同”而不得在內地上映。
2014年大伙都忙著韓寒和郭敬明的銀幕對話,將鄧超和陳思誠拿來類比的并不多。無巧不成書,2015年歲末,二位都呈上了二年級作業,且檔期相隔不到一周,對比在所難免。本來,徐崢的二年級作業《港囧》詬病在前,《惡棍天使》又品質和口碑全線觸底,讓我對這批“戧行導演”的續航能力心生疑惑。沒想到《唐人街探案》比《北京愛情故事》更加成熟,比《港囧》的完成度高,為2015年度戧行導演的二年級大考扳回一城。
同樣是喜劇追求,《惡棍天使》循著《分手大師》的陰溝任性到底,“鄧超+俞白眉”的組合幾乎已淪為判斷爛片的關鍵詞,一如“金掃帚獎”創始人程青松所言:“2015年爛片大混戰,《梔子花開》先聲奪人,《從天兒降》半路殺出,《惡棍天使》后來居上,多次榮獲金掃帚的《小時代》竟然被超越。”
說起來,《港囧》雖然不盡給力,但徐崢的創作態度是端正的——在后來的慶功會上,他公開表示:“我隱隱約約有一種感覺,好像沒有什么功要慶”,并指出是自己創作上的分裂,直接導致了電影口碑的兩極分化。同樣是面對批評的聲音,鄧超卻不知自省,將批評歸咎為對手的“營銷黑”,還不知恥地在微博里刷屏曬好評,結果一夜之間掉粉16萬。
同樣是二年級作品,陳思誠的求變之心比徐崢更甚,他徹底拋棄了《北京愛情故事》生澀的文藝腔,轉攻商業類型喜劇。《唐人街探案》節奏明快笑點滿滿,動作酣暢尿點全無,懸疑解案與最后翻轉均見智慧。要說遺憾,那就是王寶強的表演。有人說《港囧》太急于將包貝爾山寨成王寶強第二,而《唐人街探案》卻一不小心把王寶強拍成了包貝爾第二。此話也許過激,但王寶強打雞血的表演卻是事實。盡管如此,《唐人街探案》仍不失為賀歲檔觀賞性數一數二的商業喜劇。
2015年的二年級作業大戰,到此已見分曉,《惡棍天使》不僅成就了同檔期的《老炮兒》的逆襲,還從某種程度上成為《唐人街探案》票房起勢的助力。乘著《惡棍天使》的滑鐵盧,《唐人街探案》甚至大膽提檔,強勢切割《惡棍天使》的排片影廳。此時,聯想鄧超的“營銷黑”之說,令人不禁要問:超,你是專程來成就陳思誠的逗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