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太
萬惡的資本主義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是我們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的語錄。因此,當我有機會看到美國優博城的工業史展覽,發現工廠生活也有快樂記憶時,大吃一驚。
19世紀80年代,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優博城(Ybor City)成為全球聞名的雪茄工業中心,成千上萬來自西班牙、古巴、意大利的移民涌入雪茄工廠,企業主想盡辦法留住工人,提高生產效率。工人可以一邊卷煙,一邊抽雪茄,想抽多少抽多少,另外還可以現場聆聽朗讀師的服務。這是一個特殊崗位,朗讀師在工廠中高聲朗讀報紙、西班牙詩歌,以及其他優美的文學作品,每個工人從自己的周薪中扣除25美分作為酬勞。那時工人周薪大約為15到18美元,但朗讀師能拿到80美元,絕對算高大上的美差。在展出的老照片中,朗讀師正愜意風流地表演,宛如工廠中的騎士,而雪茄工人們面部表情安逸。這個類似段子的神一般的場景,與每年數以百萬計的雪茄煙一起,成為優博城的傳奇。

當然,這并不是因為資本家良心發現,這無非是讓工作環境更人性化一些,讓工人們感覺到受重視,從而忘掉工作的乏味、規則的嚴苛,發揮潛能。快活才是真正的大棒加胡蘿卜,驅趕著人們心甘情愿,成為大機器上的小齒輪,而且越轉越歡。這是人性的弱點,企業文化的優點。
進入21世紀后,快活也是生產力的真諦被進一步發揚光大。譬如號稱打工者天堂的谷歌公司,它為員工提供的不僅是令人垂涎的免費美食,據說還有迷你的游泳池,隔音遮光的太空艙。鉆進太空艙里,你可以正大光明地閉關養神。人生最牛逼的快活莫過于此,不是站著把錢掙了,而是躺著就把錢掙了。
不過,快活更多的還是一種體感溫度,而不是真實的氣象指標,其真諦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倘若朗讀師不是為每個人朗讀,而是只為車間小組長或者車間主任朗讀,或者只慰問勞模和先進,則勢必有人不快活;而一旦精神獎勵落實為物質獎勵,快活指數更會直線下降。因為同樣是豬肉,還有前臀尖和后臀尖之分,你還要操心是否和別人分的一樣多。
你快活嗎?你快活嗎?你快活嗎?如果答案是否,先別怨自己遇人不淑。嘴腳彎彎,眼睛笑笑,快活沒有那么難,看在錢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