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文章以德國“胡格教學模式”為契機,通過分析目前高職物流專業英語教學現狀,提出胡格模式下改進其教學弊端的建議,以期對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創新有所啟示。
關鍵詞:“胡格教學模式”;高職物流專業英語
2013年3月1日,常州科教城隆重舉行了中德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簽約儀式,就此翻開了常州市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新篇章,體現了進一步擴大、深化中德職業教育合作的理念,落實了江蘇省-巴符州經濟技術合作第二十一次會議紀要精神。2014年9月,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承擔的中德合作首個教改實驗班——機制1431班(又名胡格班)成立。該班的中方教師團隊經過1年的艱苦摸索、總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成果。常州機電學院領導高度重視該項目并已著手于該院經濟管理系推進胡格教學新模式。本文立足“胡格教學模式”,探討該模式本土化下高職物流專業英語的教學。
1“胡格教學模式”的內涵
托馬斯·胡格教授系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知名職業教育專家,其團隊十年磨一劍獨創的“能力模型+課程大綱+方法大綱三位一體的課程和教學模式”被稱為“胡格教學模式”。
德國職業教育全球知名,其將職業行動能力劃分為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2大基本類型。完美狀態下這2種能力共同協調發展,但實踐中無法實現。根據胡格教授的理念,2種能力在教學的不同階段份量不盡相同,為人師者更應以專業知識為載體,以非專業能力(包括社會能力、方法能力等)為目標對學生加以引導與培養。
各個高職院校辦學理念、辦學條件與教學水平各有特色,根據特定的、具體的學院特色設計循序上升式能力模型與教學目標時可用胡格提倡的卡片法把具體的能力卡片貼在白板上,從而將抽象能力變成具體的能力描述。在確定能力目標后立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采取多種生動而有效的教學方式如:卡片法、關鍵詞、思維導圖、站位法、旋轉木馬等組織課堂教學并選取富有實踐性、邏輯性和創造性的項目任務,使學生在學習循環中快樂學習,事半功倍。
2高職物流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2.1教學理念與模式滯后
傳統的課堂教學強調知識的灌輸,教師填鴨式地滿堂灌,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缺乏創新思維的能力,難以適應新世紀的需要。可以說傳統教學遵循的完全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這顯然無法實現現代教學的根本目標。時至今日,許多高職院校物流專業英語教學水平止步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還在延續這種教學理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學生只能跟著老師學。教多少,學多少,怎樣教,怎樣學,不教不學。教與學成了死板的模式。教師沒有啟發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到頭來是老師越教,學生越不會學,越不愛說。總之,傳統教學只是教與學2方面的機械活動,更不用說在師生間進行實踐性應用教學了,這顯然是與培養全面的物流專業人才目標背道而馳的。
2.2教材與學材欠完善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在2015年9月通過全國骨干高職院校評估和建設,其中衡量英語教學質量與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標桿之一就是大學英語四、六級和A、B級考試的通過率。在此背景下存在著重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輕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現象。部分高職院校縮小了專業英語課的課時比例甚至取消了物流專業英語課程,對ESP的重視遠遠不夠。在此前提下,高水準、符合現代教學理念與模式的物流專業英語精品教材可謂是鳳毛麟角,有的教材為了高銷量內容脫離實際,嘩眾取寵;有的則面廣但不精,泛泛而談;還有的專業方向不明確,看似面面俱到,實則空洞無物,只是理論知識的羅列與堆砌,與崗位情景操練完全脫節。另一方面,學生的學材多年一貫制或“換湯不換藥”,內容陳舊拖沓,語言繁雜羅嗦,對于概念、定義內容的敘述過于學術化,解釋不明了,原理、定理和觀點等內容的闡述則過于繁復,語言過于專業化;習題的設計大多是相關章節的一些基本知識的提問,不能啟發思考達到深入的學習,既無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還會導致其學習熱情和信心下降。
2.3學生畏難現象普遍
麥可斯相關問卷調查表明絕大部分企業更青睞物流專業基礎優良且外語技能扎實的高職院校畢業生。如今本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100%為普通高中畢業生,但其中英語基礎普遍較低,語法基礎薄弱,詞匯量嚴重不足,四、六級通過率低,許多學生對物流英語的學習存在普遍的、嚴重的畏難情緒。另外,專業英語中復雜難記的專業詞匯、復合句型、專業性強而趣味性弱的教學內容都讓學生倍感壓力、煩躁,顯露疲態,部分學生選擇逃避或直接放棄。
2.4課程評價體系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評價常常用一個標準衡量學生,其目的是鑒別對錯,區別優劣。教學評價多在教學結束后進行,未能與課程、教學過程有機結合,未能有效地反饋信息,失去了主動調控的機制。這種評價把規范當作限制,用條條框框限制被評價者,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學生發展的空間。
3高職物流專業英語采用胡格教學模式的建議
3.1高職物流專業英語采用模塊教學的建議
根據胡格模式提出的“能力+方法”模型,結合高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物流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明確將物流管理各崗位的職責和能力需求相融合,將知識傳授與學生技能培養相結合,充分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開展高職物流專業英語的模塊教學,必須不斷完善物流專業英語的模塊教學體系。物流專業英語課程中的倉儲這一模塊,學生可至本校產教園物流實訓基地,采取胡格教學模式中的小組學習、旋轉木馬等行動學習法熟悉整個倉儲環境及倉儲設備的專業英語表達方式,并以小組為單位對正在進行的倉儲作業進行講解;而到了訂單處理模塊則按照胡格模式中的角色扮演法促使學生融入崗位的虛擬角色當中,完成既定的任務。
3.2加強模塊式教學的教材與學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保障職業教育的基礎。筆者認為文字教材的編寫其總體方向應該是:除在學科內容上刪除過時淘汰的部分,增加新發現新成果外,在編排上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開放教育的特點來設計,以利于學生自學和提高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目前絕大多數高職物流專業英語課程教材的主要內容是介紹物流相關理論,專業詞匯多,句型復雜,課文篇幅長,但缺乏引導學生實踐去“做”的案例或實踐性模擬場景設計。根據胡格教學模式中“行動導向”教學理論,教師需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根據本專業特色、立足相關專業理論自行設計模擬場景、案例分析及角色扮演方案等實踐項目,也就是說,好的教材應涵蓋專業理論與實訓2方面,讓學生在“行動”的同時知道“行動”背后的理論依據。另外,胡格模式中“思維導圖”理論指明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首先對課程或章節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框架式的了解后,再針對具體的問題論述、推導及驗證等內容進行學習,最后再回到課程或章節的整體框架中,經過如此反復,知識就會得到牢固的掌握。這就要求學材的主體部分要使學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到教師的聲音猶如在課堂上一樣,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共鳴,有交流,就是說學材的編寫要突出對話性。因此,最佳方案是教師依托本院實訓條件,結合學生實際素質條件,團隊合作自編教材與學材,科學教學。
3.3加強學生的中心地位
根據筆者在常州科教城的相關調查顯示,學生學習物流專業英語普遍存在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胡格教學模式倡導“以行動為導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似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學習方式,強調通過師生間、學生間動態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達成共識,共同發展。對教學而言,交往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開放,主體性凸現,個性張揚,創造性得到釋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與學生一起分享理解,意味著角色定位的轉移,是自己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實現自我的過程。
3.4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學評價制度
項目教學方式往往會采取小組項目或小組作業等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傳統考試的弊端。根據胡格教學理論,能力是觀察不到的,只有具體的行動是可觀察的,因此每種能力必須和相應的行為掛鉤,每一類行為都有量化的評價規則,最終成績由許多相對獨立又有交叉的評價構成。這些評價涉及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的各個方面,貫穿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確保在時、空領域建構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學評價制度。通過深入有效的評價及時強化和矯正課程與教學的信息,更好地實現課程目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提高自我意識、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讓學生自己做主去主動學習,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去學習探索。
4結語
與傳統教學相比,胡格教學模式與理念有其獨到與先進之處,在吸收其優勢的同時也必須批判地意識到它存在的一些弊端。如何立足自身實際,引進國外先進教育模式與理論,使胡格模式在高職物流專業英語教學中實現真正“本土化”,雖任重道遠,但以此為契機推動高職專業英語教學的改革方向不容質疑,吾輩必將上下探索,以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