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華
摘 要:鄉村旅游與農業電子商務共同促進了農村地區經濟的增長。本文對比分析了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和農業電子商務各自的特點,找到了兩者共通的結合點。通過對兩者結合點的研究旨在探索兩者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發展途徑,為農村經濟的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業電子商務;融合點
一、研究背景
(一)鄉村旅游與鄉村旅游電子商務
鄉村旅游是指以鄉村空間環境為依托,以鄉村獨特的生產形態、民俗風情、生活形式、鄉村風光、鄉村居所和鄉村文化等為對象,利用城鄉差異來規劃設計和組合產品,吸引旅游者前往度假、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和購物為一體的一種旅游形式。鄉村旅游具有鄉村性、參與性、差異性、城鎮居民為目標市場、費用低以及能滿足游客回歸自然的需求性等特點。
鄉村旅游電子商務是指通過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手段, 實現旅游商務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 包括通過網絡發布、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商務信息, 以電子手段進行旅游宣傳營銷、開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務;通過網絡查詢,預訂旅游產品并進行支付;旅游企業內部流程的電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等。
(二)農業與農業電子商務
農業是第一產業,是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生產活動。農業電子商務就是指以農業活動為中心而發生的一系列的電子化的商務(交易)活動,包括農業生產的管理、農產品的網絡營銷、電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戶關系管理等內容。目前,中國農業電子商務的應用處于初期發展階段。
二、兩者的融合點分析
旅游有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是按照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排列的,鄉村旅游同樣具備了這六要素。筆者以“鄉村旅游網”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瀏覽了一些較為知名的專業性的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網站,如搜易搜鄉村旅游、中國鄉村旅游網、湖北鄉村旅游網、南京鄉村旅游網、齊魯鄉村網、52農家樂鄉村旅游網等相關網站,通過比較和分析,總結出了這些網站的共同點:
首先網站的成立時間都較為晚,多數為2000年以后上線運營,達到規模化的多為2010年之后;其次,鄉村旅游網站的地域性較強,除了像中國鄉村旅游這樣的全國性的網站外,其它都為地方性的,如各省的鄉村旅游網站;再次,在網站的組合模塊方面相似,大概都包含了旅游的六要素,在加上一些主題線路、社區交流、在線支付等;另外,幾乎所有的網站都尚未開始建設手機APP、微信等移動平臺。
農業電子商務發面,農業電子商務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出現,但是主要為信息發布型和產品銷售型的網站。筆者以“農業電子商務網”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瀏覽了一些大型的綜合性農業電子商務網站,如中國農業信息網、農業電子商務、中農易迅、農商天下網、農業網、金光農業網、惠農178網,并對其共同點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首先,雖為綜合性的大型網站,但是側重點還是在信息發布和農產品的銷售上,整個企業流程一體化的綜合信息處理系統較少;其次,在網站的組合模塊方面大致可以按照產業鏈分為產、供、銷三個主要方面,輔之以在線支付、社區交流等模塊;再次,跟鄉村旅游電子商務一樣,移動平臺建設滯后。
從以上對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和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特點的分析,可以看出鄉村旅游電子商務和農業電子商務的模塊有相互融合的地方:
鄉村旅游的食、住、游、娛與農業的生產環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品嘗特色美食和土特產品,住農家特色院落,參觀和參與農業生產、體驗獨具特色的農業活動和節日等,這都發生在農業的生產環節。農業電子商務的生產環節包含內容廣泛,大致可以分為農業環境信息、農業作物分布信息、農業活動及會展信息等。
鄉村旅游的食、購與農業的銷售環節有著密切聯系。品嘗并購買當地的土特產品和紀念品是每一個鄉村旅游游客的特點,所以農業的銷售方面主要涉及了農產品的供求信息、農業會展信息等。
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融合點將鄉村旅游與農業電子商務融合在一起,共同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三、小結
鄉村旅游與農業電子商務都是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鄉村旅游經濟自身的帶動能力及收益有限,不可能完全取代農業生產活動。因此,走鄉村旅游與農村經濟復合發展模式,可有效彌補鄉村旅游的不足,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同時可降低鄉村旅游探索投資階段的投資風險。亦農亦旅、農旅結合的復合性開發就是一種可行性較強的發展模式。所以,在各自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慮如何讓兩者能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共同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皮銀姣,徐朝花,杜云路.縣域鄉村旅游空間布局探討——以蒙自縣鄉村旅游為例[J].區域物流,2011年第6期,47頁
[2] 楊路明,巫寧.現代旅游電子商務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181-182.
[3] 尹振華.開發我國鄉村旅游的新思路[J].旅游學刊,2004,19(5):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