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生?薛兵旺
摘 要: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產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已成為國際旅游教育公認的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本文討論了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施實踐教學模式的背景,總結了武漢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推行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分析了產學結合實踐教學模式下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定位,指出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是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辦法。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
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已成為國際旅游教育公認的實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酒店管理“產學結合”培養模式中的“產”與“學”體現了“學中做、做中學”的核心理念有利于人的協調發展,同時也體現了地方應用型高校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即從封閉的學校教育走向開放的社會教育,從單一的學校課堂走向實際的職業崗位,從理論學習為主轉向實踐過程為主,從學科體系教學轉向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就酒店管理專業來看,其本科層次的教育的職業導向是指本科教育追求實用性,并以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為體現特征。其最為核心的問題是培養“適銷對路”的高等應用型專門人才。而培養高技能人才就一定要讓學生動手、真刀真槍去實踐。筆者就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談點淺見。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意義
按照教育部應用型本科教育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建設與改革”的要求,本著注重內涵建設,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推行工學結合,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的指導思想,不斷提高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達到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與有效提升的目的。
就目前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情況來看,應用型教學人才的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教學質量的提高、阻礙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瓶頸”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伐加大,社會各行業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尤其是酒店行業國際化程度、國際合作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酒店管理國際化早以為人所知。因此,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勢在必行。學校根據市場需要,根據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的需要,明確培訓目標,選送優秀中青年教師到國外高水平的大學、職業院校培訓、進修,到知名研發機構或知名企業參與項目研發、技術設計、創業更新、企業運作。聘請國外高水平的外教或著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來校任教或進行講座。加強同國外高職院校的合作辦學,實行專業對口、層次對等的交流,以加快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建設的國際化步伐。
堅持教師赴合作酒店企業掛職鍛煉制度,實行半年到1年期的“赴企業任實職計劃”,可以提高兼職教師隊伍的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的能力。武漢商學院要求專業教師100%參與企業實踐活動,鼓勵教師參與企業技術服務工作,積極承擔企業的咨詢管理項目和培訓工作,要求未來3年教師的參與度達到80%,完成行業企業橫向項目不少于5項,企業培訓項目不少于20次;在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通過與紐賓凱酒店集團、荷田大酒店、武漢威斯汀大酒店、武漢香格里拉大飯店等酒店企業合作,從企業聘請10名左右熱心酒店人才教育事業,有較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的優秀酒店經理人作為兼職教師,擔任課程教學任務,參與實訓(實驗)指導及專業實習的指導管理工作,并對兼職教師開展教學能力培訓,引入他們參與應用技術項目開發,提高兼職教師隊伍的參與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的能力。
二、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具體做法
(一)開展培訓和學習,提升教師學歷
每年選送相關專業教師到有關高校進修與本專業相關的課程,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加強本專業相關主干課程的主講教師的培養,未來5年選派3-4名教師完成訪問學者項目,每年選派1名教師到瑞士諾桑酒店管理學院等國際酒店學院學習,選送英語和專業基礎較好的骨干教師進修學習,以適應雙語課程教學的需要。通過引進“雙高”(高學歷,高職稱)名師、派出進修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三者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優化現有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一是可以從有關業務單位引進人才或聘請業務骨干任兼職教師;二是鼓勵教師帶薪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除報銷學習費用外,并給予相應獎勵,以提高教師學歷層次,提高本專業教師研究生學歷的比例。
(二)完善實踐教學條件,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經過多年的建設,酒店管理專業實驗、實訓室已形成一定的規模,擁有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該基地有實訓室9個和綜合倉庫1個,可以同時容納200人進行實踐教學,另有校外掛牌實習基地22個。在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方面,我們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機制,校內實訓基地引入合作酒店企業的制度和企業文化,獲贈了酒店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和大量的酒店用品、設備等。
(三)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加強與企業的深度融合,獲取更多合作酒店企業捐贈的設備和技術支持,重點做好生產性實訓(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尤其是190平米的 “模擬經營茶吧”實訓實驗室建設和酒店籌建與規劃實驗實訓室建設,吸納企業注入資金,不斷改善專業實踐教學條件。培養學生崗位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構建一個集酒店籌建規劃、布局設計、開業營運與連鎖經營為一體的,教學與科研兼容的綜合型、開放型、設計型的省內同類高校一流實驗實訓中心。
(四)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構建連續化、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2014級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整合企業和學校教學資源,開展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討活動,進一步規劃設計酒店管理專業實驗實訓課程,擬構建出一套連續化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以滿足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要求;結合酒店管理專業涉外性、服務性、應用性等特點,依據酒店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擬增加實踐教學比重,確保專業實踐教學必要的學分(學時),強化酒店管理應用性本科的特色;并改革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倡導自選性、協作性實驗,可以先通過《酒店服務綜合實驗》《酒店信息化綜合操作實驗》等課程改革試點,帶動其他實踐課程或理實結合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
(五)加強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共享平臺建設
在共享平臺建設方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實踐教學中心擁有良好的基礎,充分發揮著服務社會、資源共享的作用。在今后的建設中,我們要進一步凸顯平臺的共享功能,面向共享院校學生的開展實踐教學,積極幫助其他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建設,比如可以與周邊的江漢大學、湖北省國土資源職業學院等學校的旅游、酒店專業共享實踐條件;開展職業資格鑒定工作,每年鑒定的人數不少于400人;為合作酒店企業提供技能訓練場所,為合作企業進行員工崗位培訓,為社會再就業人員的開展上崗就業培訓,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各類培訓人數每年不少于300人。同時依托實踐教學基地開展企業咨詢,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與智力支持。
(六)完善實踐教學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現行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機制上,實現院校、企業、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共同參與實訓基地管理的局面。完善實訓基地負責人責任制度,增加專職實驗員、采購員、保管員等崗位,構建專職實驗員、專業教師、學生的三重管理模式;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整理和補充教學文件,尤其是設備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相關守則等規章制度,并做到嚴格執行;完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選擇和考評制度》,校外實習基地的選點,不僅要考察酒店企業硬件條件、技術水平,更要考察酒店企業的管理水平。
在加強實踐教學工作規范化管理的同時,不斷健全實踐教學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通過聽課、實踐教學檢查以及對實踐教學項目進行考核分析總結等方式,對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全面清查,對設備的利用率、實踐教學的規范化程度、實踐教學質量等進行評價,及時掌握實踐教學的具體情況,解決具體問題,確保實踐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七)校企協同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建立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培養過程全程監控的教學質量監控與保證體系。具體目標:一是在加強校內教學督導、教師互評、師生互評的基礎上,構建多方位、立體化的質量監控體系。積極推行兄弟院校同行教師的聽課、對企業方的實習指導教師考核等考核新形式。二是完善校企合作專業指導委員會的組織和建設,充分發揮校外專家的指導作用,定期組織專家聽課、優秀畢業生座談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