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要選 王明英 邸文治 曹京芬 張楊 楊萌萌 陳艷華
滄州市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篩查結果分析
徐要選 王明英 邸文治 曹京芬 張楊 楊萌萌 陳艷華
目的研究滄州地區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CH)的發病情況,為今后進一步做好篩查工作提供有效依據。方法782562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采集足跟血制成濾紙干血片,應用熒光測定法檢測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篩查結果陽性者復采足跟血測定TSH濃度,再次陽性者檢測甲狀腺功能五項進行確診。結果782562 例新生兒中,初次篩查陽性2400例,召回2325例,召回率為96.9%,采集足跟血復查,二次檢測仍然陽性均要求作甲狀腺功能化驗,最終確診CH 369例,發病率1:2121。結論滄州地區CH發病率略低于國家水平、高于省內平均水平,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是CH早期診斷的有效手段,CH通過早期篩查、診治可以降低 CH患兒致殘率,從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出生缺陷;新生兒疾病篩查;促甲狀腺素; 熒光測定法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是一種先天性內分泌性疾病,主要是由甲狀腺發育缺陷(如甲狀腺缺如、異位等)引起甲狀腺分泌不足,從而導致患兒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智力落后等一系列癥狀。該病是由于胚胎期和出生前后甲狀腺軸的發生、發育和功能代謝異常,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進而導致大腦和體格發育障礙[1]。新生兒疾病篩查是發現該類患兒的有效手段,通過篩查可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從而避免CH對患兒造成的影響。滄州市2001年底開始進行新生兒CH篩查,滄州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全市的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負責全市轄區新生兒疾病篩查及診治工作,現將2002年1月~2014年12月間出生的新生兒CH 篩查結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2年1月~2014年12月全市行政轄區的設有產科的醫療保健機構出生的活產新生兒782562例,并進行TSH篩查。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 按照篩查疾病的目的、要求,由經系統培訓的新生兒疾病篩查采血員,于采血前核對填表,在新生兒出生后72 h,采集足跟內外側緣3滴于新生兒篩查專用濾紙片上,血斑均勻滲透濾紙正反兩面,每個血斑直徑≥8 mm,濾紙自然晾干,保存于4~8℃冰箱內,制定好采血卡片,由各縣(市、區)婦幼、市直采血單位1周內送到滄州市新篩中心實驗室檢測。
1.2.2 試驗方法 采用熒光定量法檢測干濾紙片中TSH濃度,篩查儀器為熒光定量儀,采血濾紙由SUMA 公司提供,嚴格遵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新篩中心實驗室定期接受衛生部門室間質控,成績均合格。
1.3 診斷標準 實驗中對測定TSH數值>10 mIU/L的標本取原血樣復檢,TSH濃度仍>10 mIU/L,召回患兒復查足跟血TSH濃度,若TSH濃度仍>10 mIU/L,召回患兒化驗甲狀腺功能五項[TSH、三碘甲狀原氨酸(T3)、游離T3(FT3)、甲狀腺素(T4)、游離T4(FT4)],根據甲狀腺功能化驗結果TSH升高,FT4、T4降低即可確診CH,立即給予左甲狀腺素鈉治療。
782562 例新生兒中,初次篩查陽性2400例,召回2325例,召回率為96.9%,采集足跟血復查,二次檢測仍然陽性均要求作甲狀腺功能化驗,最終確診CH 369例,發病率1:2121。見表1,表2。經系統治療的患兒體格和智力發育均較好且正在隨訪中。

表1 TSH篩查結果及發病情況(n)

表2 TSH陽性篩查情況(n,%)
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是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重要舉措,滄州市開展遺傳代謝病篩查迄今已有十余年,在全市各縣(市、區)逐步構建了集篩查、診治、隨訪、救助、宣教等于一體的完善篩查救治體系及網絡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本次分析滄州市2002~2014年,市新篩中心開展新生兒CH篩查的資料,對CH發病率、趨勢等數據進行分析,CH的及時科學治療、規范化管理將促使患兒能達到最好的正常體格與神經心理發育,將CH對家庭和兒童的危害降到最低。
3.1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組2011年的統計[2],目前全國篩查覆蓋率已>60%,新生兒篩查CH發病率約為1:2050,本研究發現滄州地區CH發病率為1:2121,略低于我國新生兒CH發病率。馬書軍等[3]報告河北省CH發病率為1:3546,省內各地市發病也不均衡,秦皇島為1:8313,承德為1:5351,衡水為1:2993,邢臺為1:3323,張家口為1:3145,本研究滄州市CH發病率明顯高于河北省內發病率。此外,滄州地處河北省中東部,屬于沿海平原地區,與同為沿海城市相較,略高于南京的CH發病率1:2439[4]、青島的CH發病率1:2164[5],低于寧波為1:1108[6]。因此,滄州市CH發病率屬于較高水平,值得引起人們的關注,而CH發病是否與地理、環境、人群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3.2 為了避免CH引起的智力、體格發育障礙,需要在出生后按醫生指導及時進行診斷與治療,在出生3個月內開始治療預后較好,智力大多可達正常,出生1個月內開始治療效果更佳[7]。經篩查所診斷的369例CH患兒中,其中3例因病夭折,8例失訪,19例放棄治療,其余均接受治療,口服左甲狀腺素鈉治療,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同時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骨齡片、智測等輔助檢查,以驗證治療效果。CH治療目標是為了保證患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每次隨訪均應復查甲狀腺功能,盡可能使FT4水平保持在正常上限及TSH 水平在正常范圍[8]。CH治療方便,費用相對低廉,此外滄州市新篩中心對確診患兒提供0~6歲患兒免費治療藥品,治療效果和依從性普遍令人滿意。結合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的優勢治療管理CH患兒,經追蹤隨訪,治療的CH患兒智力、體格均可達到同齡兒童水平。
3.3 CH嚴重危害人類健康,主要臨床特征是智力低下和體格發育障礙,如果未能及時發現、診治,可造成終身殘疾,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精神負擔和痛苦,直接影響著人口素質的提高。滄州市經過十幾年篩查發展,由最初出生人口篩查率<20%,到目前出生人口接受篩查率已>99%。但不能忽視的是仍有部分篩查陽性患兒復查時未能及時召回、診斷,加上早年篩查率偏低,因此滄州地區CH發病率可能處在更高水平。為保證新生兒篩查工作有效的開展,及時對初篩陽性患者的召回是及時發現CH患兒的有效保證,未召回及隨訪的原因主要有:①滄州地區農村人口多,TSH篩查陽性患兒多為農村人口,農村人群保健意識不強,經濟狀況欠佳,沒有認識到CH 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不及時復查、服藥依從性差等;②由于部分CH患兒早期沒有特異性表現,導致部分新生兒家長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的孩子沒病,醫務人員危言聳聽,拒絕進一步復查、治療;③聯系信息未填寫真實資料或為流動人口,聯系方式更改導致不能及時聯系家屬,無法再次隨訪時。滄州地區CH發病率較高,是否和地理環境、生活習慣有關應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早期診斷CH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對預防患兒智力與體格發育落后有著較高的臨床價值。應該加強新生兒疾病篩查宣傳教育工作,多方面加強對孕產婦及其家屬的健康宣教,提高篩查率及召回率。此外,還應努力完善CH篩查的各項環節,提高篩查管理及工作效率,做到早診斷、早治療,第一時間給予CH患兒藥物治療,有效預防CH患兒造成的智力、體格發育異常,提高滄州地區出生人口素質。
[1]Rastogi MV,Lafranchi SH.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2010,5(5):1-22.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新生兒疾病篩查學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診療共識.中華兒科雜志,2011,49(6):421-423.
[3]馬書軍,趙慶偉.河北省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篩查結果分析.河北醫藥,2010,32(9):1145-1146.
[4]孫青,陳玉林,李亞琴,等.南京地區1998-2009 年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篩查及治療隨訪結果分析.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0):1567-1572.
[5]董建紅,李文杰,蔣永生.青島地區2000 年-2013 年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和苯丙酮尿癥篩查結果分析.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5,23(1):74-75.
[6]凌春瀛,呂瑩波,呂蘭秋.寧波市2011 年-2014 年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6,24(4):101-102.
[7]諸葛末伊,張滬平,殷建瑋.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的新生兒篩查.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357-358.
[8]張文,劉麗.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篩查和結果分析處理.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9):644-6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35
2016-10-12]
061001 滄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徐要選曹京芬 張楊 楊萌萌),產科(王明英),遺傳實驗室(邸文治陳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