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自擬化濕活血湯聯合甲鈷胺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觀察
白洋
目的總結自擬化濕活血湯聯合甲鈷胺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分成治療組(32例)和常規組(30例)。常規組給予甲鈷胺注射液肌內注射治療,治療組在常規組基礎上加用自擬化濕活血湯治療,對兩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治療后,治療組神經系統癥狀評分為(4.2±0.2)分,密西根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評分(MDNS評分)為(5.4±0.4)分,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均優于常規組的(6.7±1.3)分、(8.6±1.6)分、30.0%(P<0.05)。結論以自擬化濕活血湯聯合甲鈷胺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可明顯提升臨床療效,緩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神經病變情況,有助于改善患者機體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促進其及早恢復健康,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自擬化濕活血湯;甲鈷胺注射液;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
老年糖尿病主要包含60歲之后或是60歲之前發病,而一直延續到60歲后,大部分屬于2型糖尿病[1]。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糖尿病患病的幾率逐年上升,該病患者很難控制好血糖,往往體重會增加,出現低血糖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對緩解其病痛、促進其康復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2]。鑒于此,本次研究對象主要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科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對其中32例患者施以自擬化濕活血湯配合甲鈷胺注射液治療,效果確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科治療的62例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成治療組(32例)和常規組(30例)。常規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56~83歲,平均年齡(63.0±7.8)歲。治療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55~82歲,平均年齡(62.0±7.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組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通過飲食控制、運動鍛煉等生活干預,口服相應的降糖藥物進行施治。給予患者甲鈷胺注射液0.5mg肌內注射,1次/d[1]。
1.2.2 治療組在常規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自擬化濕活血湯,藥方組成:黃芪20 g,黃連5 g,藿香、厚樸各12 g,蒼術、川芎各9 g,薏苡仁30 g,桂枝6 g,丹參20 g,川牛膝、葛根、地龍、赤芍、木瓜 、白芍各15 g,甘草、水蛭各3 g。以上藥物水浸泡30min,大火熬開后小火繼續煎煮20min,1劑/d,分2次餐后2 h服用。所有患者均以2個月作為1個治療周期。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神經系統癥狀、MDNS評分進行比較。評定標準[3]:①肌腱反射障礙:完全消失,即2分;衰退,即1分;正常,即0分;②肌力實驗:動作消失,即3分;減退明顯,即2分;減退,即1分;正常,即0分;③下肢感覺障礙:感覺衰退,即1分;無感覺障礙,即0分;④下肢刺痛、灼痛:癥狀顯著,即2分;偶爾發生,即1分;正常,即0分。同時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神經系統癥狀評分、MDNS評分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神經系統癥狀評分為(4.2±0.2)分,MDNS評分為(5.4±0.4)分,均優于常規組的(6.7±1.3)、(8.6±1.6)分(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明顯低于常規組的30.0%(P<0.05)。見表2。
表1 兩組神經系統癥狀評分、MDN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神經系統癥狀評分、MDN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常規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神經系統癥狀評分 MDNS評分治療組 32 4.2±0.2a 5.4±0.4a常規組 30 6.7±1.3 8.6±1.6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近年來,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特別是2型糖尿病,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在國內老年群體中,糖尿病每年的發病率大約為15%,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4]。而且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之一,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的血糖,改善其癥狀,且因患者受長期血糖異常持續上升影響,易出現生化代謝嚴重紊亂,如果患者出現血管并發癥,最常見下肢周圍神經病變,很容易誘導周圍神經嚴重缺血及缺氧出現,從而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嚴重的會威脅其生命安全[5]。
甲鈷胺屬于維生素D的一種衍生物,容易轉運到機體神經細胞器內,且與此促進蛋白質、核酸、卵磷脂等快速合成,經刺激軸突再生,從而對受損的神經起到較大的修復作用,以減緩糖尿病對神經功能的影響,進而加快神經傳導的速度,縮減其誘發電位潛伏時間,能夠大大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6]。而且,甲鈷胺注射液對于患者機體神經組織的傳遞性非常好,經甲基轉換的反應,能夠促進蛋白質、核酸及脂質代謝,對于神經元軸索的蛋白質以及髓鞘脂質卵磷脂的合成起到重要作用[7]。
祖國醫學將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歸屬于“消渴病”范疇,其中,老年糖尿病主要表現為在多病、多虛等,而老年2型糖尿病表現為脾腎之氣虧虛,在臨床治療期間,重點以益氣養陰為首選。并且老年糖尿病伴隨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嚴重病變,因此臨床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主要目的降低患者的血糖濃度。當代醫學研究認為,自擬化濕活血湯聯合甲鈷胺注射液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可明顯改善其病情。藥方中的黃芪起到益氣補腎功效;丹參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薏苡仁、藿香、蒼術起到益氣、除濕、健脾等作用;地龍、水蛭、黃連、丹參、川芎、赤芍等藥物則具有舒筋活絡、活血通絡等功效;川牛膝主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經、強筋骨、補肝腎之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該藥還能有效促進人體對藥物的大量吸收,從而大大提升臨床療效[8]。
本次研究中,對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施以自擬化濕活血湯配合甲鈷胺治療,比較發現,治療組神經系統癥狀評分、MDNS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指標均優于常規組(P<0.05)。由此表明,將自擬化濕活血湯配合甲鈷胺應用于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治療中,對緩解患者的病情、促進其盡早康復等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自擬化濕活血湯配合甲鈷胺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強化患者機體神經系統功能,從而大大緩解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患者的疼痛感,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非常高,值得推廣。
[1]曹瑞.甲鈷胺足三里穴穴位注射輔助治療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臨床療效觀察.河北醫學,2015,14(2):323-325.
[2]張騰.足浴護理對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分析.中醫臨床研究,2015,7(19):137-138.
[3]林峰冰.羌活外洗方熏洗治療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36(4):845-846.
[4]朱涵.穴位注射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及護理體會.內蒙古中醫藥,2016,35(3):175.
[5]劉慧云,王思遠.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50例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4,9(7):179-180.
[6]趙世田.不同藥物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比較.吉林醫學,2013,34(32):6713-6714.
[7]葉穎,陳華,李顯文,等.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與下肢動脈疾病的相關性.世界臨床醫學,2016,10(4):80-81.
[8]李偉芳,王鵬,李華,等.老年2型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發病時間及危險因素分析.中國全科醫學,2015,23(14):1632-163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66
2016-09-18]
473000 鄭州大學附屬醫院(南陽醫院)南陽市中心醫院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