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喜 李佳凱 蔡馳
首發抑郁癥患者的人格特征與抗抑郁治療療效相關性研究
楊銀喜 李佳凱 蔡馳
目的分析首發抑郁癥患者抗抑郁治療的療效與其人格特征的相關性。方法68例首發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采用藥物抗抑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認知行為治療進行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其人格特征的關系。結果治療前,觀察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評分為(23.11±3.09)分,對照組為(23.52±2.97)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平均HAMD減分率為(78.23±2.19)%,高于對照組的(70.07±2.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2個月治療,觀察組患者N維度的低分維度、O維度的高分維度以及A維度的高分維度HAMD減分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維度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首發抑郁癥患者中使用抗抑郁藥物治療聯合認知行為治療療效顯著,于低分N維度、高分O維度以及高分A維度患者的治療效果更佳,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推廣。
首發抑郁癥;人格特征;抗抑郁治療
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抑郁癥的發病率呈逐步上升的狀態,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形成較大威脅。實踐證明,處于早期階段的抑郁癥患者若及時接受正確治療,對增強療效、緩解其抑郁癥狀具有積極意義[1,2]。在抑郁癥的發病原因中,人格特征備受關注,相關研究顯示,人格特征可能可以作為判斷抑郁癥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本文主要通過對首發抑郁癥患者進行抗抑郁藥物與認知行為聯合治療,探討其療效與患者人格特征的相關性,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現將研究的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8例首發抑郁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選取對象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2]中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且經評定HAMD評分均>17分。本次研究取得了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獲得所有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書。觀察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最大61歲,最小19歲,平均年齡(35.13±9.06)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20例;年齡最大62歲,最小21歲,平均年齡(36.09±9.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藥物抗抑郁治療,選用藥物:鹽酸文拉法辛緩釋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20039),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劑量調整,最大劑量為225mg/d;若患者存在失眠癥狀,可在短期加用苯二氮類藥物進行治療。治療共持續2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抗抑郁治療基礎上聯合認知行為治療,具體干預方法:①由醫生以及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1次/周的談話,談話內容為抑郁癥的基本知識、患者對抑郁癥的認識與態度、治療目的方案以及預期結果等,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②組織首發抑郁癥患者之間的活動與交流,并采取想象的提問策略以及角色扮演策略幫助患者辨認出負面情緒來臨前的情緒與想法,并對其自身以及環境進行評價。③通過活動與引導使患者主動找出邏輯思維錯誤,包括過分主觀、過分夸張、過分絕對的想法等,并鼓勵其通過自述以及日記的形式進行記錄。④引導患者定期對自我表現進行評價,并通過目標制定、執行計劃、自我評價、有效社交以及基本鍛煉等途徑幫助其建立科學的認知體系與培養健康的日常生活習慣。治療同樣持續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評定治療前后HAMD-17總分以及治療后的減分率;②采取用NEO人格問卷修訂本(NEO-PI-R)進行患者NEOAC 5個維度以及高低分維度的評定。其中,根據NEO個性問卷修訂本在中國的應用研究中的人格維度男女性別的比較作為常模,將5個維度分為高分維度和低分維度[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17平均減分率比較 兩組治療前HAMD-17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HAMD-17平均減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17評分及平均減分率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17評分及平均減分率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分) 減分率(%)觀察組 34 23.11±3.09a 78.23±2.19b對照組 34 23.52±2.97 70.07±2.41t0.22 6.15P>0.05 <0.05
2.2 不同NEO維度的HAMD減分率比較 經2個月治療,觀察組患者N維度的低分維度、O維度的高分維度以及A維度的高分維度HAMD減分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維度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NEO維度的HAMD減分率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同NEO維度的HAMD減分率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維度 減分率(%) t P對照組 16 N低分 70.11±3.02 7.89 <0.05觀察組 18 78.92±3.44a對照組 18 高分 71.89±2.91 0.21 >0.05觀察組 16 72.09±2.71b對照組 17 E低分 75.18±5.22 1.16 >0.05觀察組 17 77.20±4.93b對照組 17 高分 71.32±4.12 1.81 >0.05觀察組 17 73.97±4.38b對照組 15 O低分 74.28±5.09 0.94 >0.05觀察組 16 76.01±5.12b對照組 19 高分 68.95±3.03 7.44 <0.05觀察組 18 76.89±3.46a對照組 17 A低分 72.09±3.89 0.73 >0.05觀察組 21 73.11±4.01b對照組 21 高分 72.88±4.19 1.71 >0.05觀察組 13 75.42±4.26b低分 70.22±2.86 0.42 >0.05觀察組 17 70.61±2.51b對照組 17 高分 71.09±3.01 6.90 <0.05觀察組 17 78.06±2.88a對照組 13 C
人格特征是一個人在日?;顒又斜憩F出來的整個精神面貌,具有較為明顯的傾向性與穩定性,也是其思維模式的重要特點[4]。相關研究顯示,抑郁癥作為現代社會中較為常見且對人們健康生活影響逐步增大的精神障礙,與人們的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聯系。目前,國外普遍采用NEO-PI-R進行抑郁癥的人格特征評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神障礙的治療研究。為了進一步了解首發抑郁癥治療與患者人格特征的關系,本研究通過單一抗抑郁藥物治療與抗抑郁藥物治療聯合認知行為治療的比較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據有關研究可知,常規抗抑郁藥物鹽酸文拉法辛緩釋膠囊具有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從本研究的具體結果可知,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療效[5]。但在為時2個月的治療后,采用聯合療法的觀察組患者HAMD-17平均減分率明顯高于僅采用抗抑郁單藥療法的對照組(P<0.05),表明抗抑郁藥物聯合認知行為治療對于首發抑郁癥患者的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從維度的減分率比較可知,治療后,觀察組中N維度的低分維度、O維度的高分維度以及A維度的高分維度HAMD減分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其他維度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抗抑郁藥物聯合認知行為治療對于具有情緒狀態相對穩定、放松、好奇心強以及生活經驗多、信任度強以及親近社會的人格特征的首發抑郁癥患者將產生更為顯著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首發抑郁癥患者采取抗抑郁藥物治療聯合認知行為治療將有助于進一步緩解患者的抑郁癥狀,根據患者人格特征,對于低分N維度、高分O維度以及高分A維度的首發抑郁癥患者采取聯合療法意義重大。
[1]郝健.度洛西汀與氟西汀對首發抑郁癥治療的比較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130-131.
[2]馬明芳,梁杏莉,李小梅.首發抑郁癥病人社會支持特點及相關因素研究.全科護理,2015,13(8):719-720.
[3]戴曉陽,姚樹橋,蔡太生,等.NEO個性問卷修訂本在中國的應用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3):170-174.
[4]肖華,于天波,王然.艾司西酞普蘭與舍曲林治療首發抑郁癥的療效比較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0A):4-5.
[5]趙雪飛,趙亞男.60歲首發抑郁癥72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0):192-1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72
2016-10-08]
522000 揭陽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