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王培榮
綜合護理干預對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的影響
李紅 王培榮
目的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對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的影響。方法116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的護理總有效率(96.6%)及患者滿意度(96.6%)明顯高于對照組(79.3%、69.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利于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治療,可以有效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合護理干預;玻璃酸鈉;膝骨關節炎;臨床療效
膝骨關節炎是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致軟骨丟失、破壞,伴有關節周圍骨質增生反應的臨床常見疾病[1],本病的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特別是到中老年期,患病率明顯升高,患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絞鎖、功能障礙,嚴重時關節周圍水腫、肌肉萎縮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正常生活[2]。目前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較為新型且常用治療方法是玻璃酸鈉膝關節腔注射,可使藥物直達病灶,效果顯著[3]。但由于膝骨關節炎患者年齡較高,且因病痛行動不便,藥物治療后需配合護理,以助于患者緩解病情。為進一步探究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常規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就診的116例膝骨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觀察組男28例,女30例;年齡55~85歲,平均年齡(64.7±8.8)歲;病程4~15年,平均病程(7.5±2.9)年。對照組男26例,女32例;年齡57~86歲,平均年齡(64.2±8.1)歲;病程5~15年,平均病程(8.9±2.6)年。兩組患者經相關檢查確診為膝骨關節炎,并需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治療。排除精神病、血液病、糖尿病、惡性腫瘤及腎功能異常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進行相同的臨床治療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定時進行巡房,以便監測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藥物治療前囑咐患者用餐,并向患者講解治療的相關知識;藥物治療后,護理人員對患者腫脹、疼痛部位進行輕度按摩,加快藥物擴散,減輕疼痛。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即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康復訓練,詳細措施如下:①飲食護理,督促肥胖患者控制飲食、減輕體重、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多食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綠色蔬菜、豆制品、海產品、牛奶等),補充正常人體所需的鈣,減少體鈣丟失。②心理護理,膝骨關節炎是一種長期的慢性疾病,病程長,難以徹底治愈,患者對治療信心不足。臨床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舒緩患者不良心理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③康復訓練,膝骨關節炎造成患者關節及肌肉損傷,通過藥物治療后,適度的功能訓練極助于患者恢復正常生理機能。患者的康復訓練一般在治療3~4 d后,之前要多臥床休息,方便藥物擴散治療。患者主要進行的是股四頭肌的強化訓練,如反復練習伸直抬腿,時間長短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定,4~5次/d。患者出院后為其制定詳細的長期康復計劃,并囑咐患者加強保護膝關節,避免大量關節摩擦、受冷受潮,以助于患者快速恢復生理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4]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護理總有效率和患者滿意度。護理效果:顯效:關節疼痛、絞鎖、功能障礙等消失,生理機能恢復正常;有效:關節疼痛、絞鎖、功能障礙等基本消失,生理機能基本恢復正常;無效:關節疼痛、絞鎖、功能障礙等基本沒有消失,或加重。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由患者直接對護理服務進行評價,分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 觀察組護理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n(%)]
2.2 滿意度 護理后,觀察組滿意56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滿意40例,不滿意18例;觀察組滿意度為96.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467,P<0.05)。
膝骨關節炎又稱老年性關節炎,發病者多>40歲,且女性居多[5]。年齡、肥胖、關節過度使用或損傷、遺傳及骨骼疾病等均是誘發膝骨關節炎的主要因素,嚴重威脅著患者的日常生活[6]。目前臨床多使用玻璃酸鈉膝關節腔注射治療,玻璃酸鈉是一種透明質酸,直接注入病灶可增強關節液的潤滑效果,緩解疼痛[7]。臨床觀察發現,在臨床治療中除對癥給予藥物治療外,結合相應護理措施可有效加快患者康復進程。
綜合護理模式是指通過常規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康復訓練等措施,使患者得到更為優質、全面的護理服務,從而利于患者身體恢復健康[8]。本研究中,觀察組在護理后的護理總有效率及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個性化綜合護理可以更加有效的緩解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癥狀,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能夠提高護理有效率,使患者對臨床護理服務更加滿意,進而提升醫院整體形象。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病情,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宋海云,張東云.浮針配合超短波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護理和預防.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13):1466-1468.
[2]張文杰,劉宗泓.護理質量控制持續改進對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6,19(3):440-443.
[3]李騰輝,陳民.玻璃酸鈉膝關節腔注射聯合骨瓜提取物穴位注射治療Kellgren-Lawrence Ⅲ、Ⅳ級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中醫正骨,2016,28(4):12-15.
[4]姜麗,張金華.臭氧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6):67-68.
[5]陳麗榕,吳然,鄭潔皎.膝骨關節炎對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響.護理研究,2016,30(11):1385-1387.
[6]蔣科衛,溫建民,焦權明,等.中西醫對膝骨關節炎的認識和治療.中醫正骨,2016,28(4):59-61.
[7]茅彩虹.玻璃酸鈉膝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護理體會.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2):474-475.
[8]李輝,周承揚,王中華.針刀結合導引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中醫正骨,2016,28(4):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119
2016-09-27]
014010 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