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瑤瑤,韋德光,楊盛銀,廖炳懿,孫鑫芳,符彩萍,陳穎
(1.海南醫學院,海南 海口 570203;2.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0203)
海南省精神病患者臨床及康復治療現狀分析及建議
馮瑤瑤1,韋德光1,楊盛銀1,廖炳懿1,孫鑫芳1,符彩萍2,陳穎2
(1.海南醫學院,海南 海口 570203;2.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康復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0203)
目的 調查海南省精神病患者臨床及康復治療的現狀。方法選取2015年4~9月期間在海南省四家精神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的40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法完成問卷調查。結果收回完整調查問卷共378份,84.7%(320/378)的精神病患者以藥物治療為主,53.4%(202/378)的患者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回家吃藥治療,64.0%(242/378)的患者未接受過康復治療,87.8%(332/378)的患者樂意接受康復治療。結論海南省針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方式及治療模式單一,需要完善精神疾病的臨床及康復治療體系,提高患者的社會和認知功能,讓他們真正回歸家庭和社會。
海南省;精神病;臨床治療;康復治療;現狀;建議
精神疾病主要是以行為異常、情感不協調、思維絮亂等特征的疾病。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治療,將極大的利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最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據估算,海南省15歲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礙總患病人數將突破百萬,其中重性精神障礙患者接近20萬,精神障礙已成為海南省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及突出社會問題。為了解海南省精神病患者臨床及康復治療的現狀,特對海南省4家精神病專科醫院(海南省安寧醫院、海南省平山醫院、海南省農墾那大醫院、文昌市精神病醫院)的精神病患者進行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9月期間在海南省四家精神病專科醫院住院治療的400例精神病患者為調查對象。所有參與問卷調查的患者知情同意。納入標準:(1)疾病診斷符合CCMD-3診斷標準;(2)能閱讀和理解問卷內容。排除標準:(1)有沖動行為且家屬不在旁陪同。對于有沖動行為的患者,可以由其陪同的符合納入標準的家屬完成問卷。
1.2 調查內容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4家精神病專科醫院的精神病患者進行匿名調查。問卷參照Morning side康復狀態量表(MRSS)、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生活質量評定量表進行設計和編寫,經課題小組討論,擬定條目,再通過查找文獻和預調查最終修訂而成。內容包括:①海南省精神病專科醫院患者的精神疾病類型;②海南省精神病患者臨床治療的現狀,包括治療方法和治療模式;③精神病患者患病后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包括個人生活自理、家庭活動、社交娛樂、工作學習;④精神病患者對康復治療的了解及接受度;⑤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期望。
1.3 質量控制 正式調查前嚴格審查問卷,培訓調查人員;回收問卷后嚴格檢查,剔除無效問卷。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for windows17.0軟件進行統計。
2.1 基本情況 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78份,回收率94.5%。回收的問卷均有效。
2.2 患者的精神疾病類型 在精神疾病類型方面,精神分裂癥、情感性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病、偏執型精神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分別占62.4% (236/378)、13.0%(49/378)、2.1%(8/378)、4.8%(18/378)、17.7%(67/378)。
2.3 臨床治療現狀 在治療方法方面,藥物治療、聽音樂及唱歌活動治療、參加娛樂及體育活動治療、心理疏導治療、其他治療分別占84.7%(320/378)、33.9%(128/378)、23.5%(89/378)、24.1%(91/378)、3.7% (14/378)。在治療模式方面,一直住院治療、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回家吃藥治療、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回社區治療、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回家不接受任何治療、其他治療分別占36.0%(136/378)、53.4%(202/378)、0.8%(3/378)、7.9%(30/378)、1.9%(7/378)。
2.4 精神病患者患病后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在個人生活自理方面,無影響、有影響分別占44.2% (167/378)、55.8%(211/378)。在家庭活動方面,無影響、有影響分別占28.3%(107/378)、71.7%(271/378)。在社交娛樂方面,無影響、有影響分別占18.8%(71/378)、81.2%(307/378)。在工作學習方面,無影響、有影響分別占24.6%(93/378)、75.4%(285/378)。
2.5 精神病患者對康復治療的了解及接受度 在對康復治療的了解方面,有聽說且接受過康復治療、有聽過但沒有接受過康復治療、沒聽說過康復治療分別占36.0%(136/378)、19.0%(72/378)、45.0%(170/378)。在對康復治療的接受度方面,樂意接受、不樂意接受分別占87.8%(332/378)、12.2%(46/378)。
2.6 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期望 在康復期望方面,希望能夠達到個人生活自理、希望能夠積極主動和他人交往、希望可以參加家庭活動及履行家庭義務、希望能夠正常學習工作、希望可以參加社會娛樂活動分別占31.2%(118/378)、25.1%(95/378)、34.4%%(130/378)、43.7%(165/378)、25.4%(96/378)。
3.1 精神疾病類型 本次調查顯示,患者的精神疾病類型以精神分裂癥為主。這可能與社會轉型、就業壓力、競爭加劇、心理失衡有關,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社會競爭的加劇,不少人的心理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調節和醫治。
3.2 臨床治療現狀
3.2.1 藥物治療為主,治療方法不全 本次調查顯示,海南省4家精神病專科醫院對于精神疾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治療方式單一。這可能與海南省精神衛生工作起步晚、基礎差、精神科執業醫師匱乏、精神病治療體系不健全有關。
3.2.2 治療模式單一,社區精神病康復空白 本次調查顯示,大多數精神病患者以長期住院治療和住院一段時間后回家吃藥治療為主。這可能與單純的接受藥物治療療效差以及缺乏社區康復機構有關。精神疾病復發率及致殘率高,單純的藥物治療無法達到讓患者真正回歸家庭和社會的目的,很多患者出院后病情反復,肇事肇禍,因此長期被關在家里,而長期的環境限制又增加了病情的復發率,患者不得已又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海南省尚未成立一家精神疾病患者社區康復醫院或康復基地,患者的診療與康復之間的鏈條嚴重脫節,患者常陷于“住院-出院-再住院”的惡性循環中[2]。
3.3 精神病患者患病后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次調查顯示,精神病患者患病后對參加家庭活動、社交娛樂、日常工作學習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可能與家庭成員、社會人群對精神疾病的了解不夠深入以及接納度低有關。海南省精神病衛生工作起步晚,精神疾病的健康宣教和知識普及不到位,人們對精神病患者存在偏見和歧視,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無法得到家屬、朋友、鄰居的認同和接納,就業和再就業問題上遭受到用人單位的歧視和拒絕接收,從而致使患者不能真正的回歸家庭和社會。
3.4 精神病患者對康復治療的需求大 本次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精神病患者愿意接受康復治療,但只有小部分患者接受過康復治療。這可能與海南省精神疾病的康復治療發展滯后有關。目前省內就安寧醫院和平山醫院已開展精神病的康復治療,但康復治療項目不全、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國際上常用的精神病康復治療技術有四種,分別為引導教育治療、行為訓練治療、作業治療、藝術行為治療[3]。
3.5 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期望主要是回歸家庭和參加工作 本次調查顯示,大多數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期望是可以參加家庭活動,履行家庭義務以及能夠正常學習工作。這可能與患病人群的好發年齡段以及承擔的家庭、社會責任有關。通過分析數據發現,本次調查的精神病患者年齡段主要集中在18~50歲,男性:女性≈2:1,他們有的曾經是家庭的頂梁柱,有的是單位的骨干,有的能獨立養活自己,患病后,他們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需要家人、朋友的照顧以及經濟上的支持。
針對本次的問卷調查以及海南省精神病患者的臨床及康復治療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①加強對患者及社會人群關于精神疾病的健康宣教和知識普及工作;②培養及引進精神科和康復方面的技術人才,完善精神疾病治療體系;③以精神病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為依托,發展社區康復機構,填補社區康復空白。
總之,海南省精神疾病衛生服務資源短缺,治療方式及治療模式單一,患者病情反復。而臨床及康復治療是精神病治療體系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改善精神病患者社會適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徑[4]。因此應盡早完善精神疾病治療體系,幫助精神病患者真正回歸家庭和社會。
[1]向欣.淺談精神病患者康復治療的重要性[J].中國醫藥指南,2012, 10(21):208-209.
[2]陳慧文,孫樂成,劉軍安.海南省精神衛生服務現狀與對策研究[J].海南醫學,2015,26(5):761-764.
[3]湯玲.精神病患者康復治療探討[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 2011,4:32-33.
[4]杜菊梅.精神病康復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 (18):2402-2402.
R749
D
1003—6350(2016)19—324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19.052
2016-04-11)
海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HYCX2014011);海南醫學院2015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511810006)。
符彩萍。E-mail:11231520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