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青 曾天舒 胡慧 周斌 陳慧芬 肖菲 熊翠 劉芳 李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湖北 武漢 430030)
?
醫院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臨床應用實踐
萬青 曾天舒 胡慧 周斌 陳慧芬 肖菲 熊翠 劉芳 李秋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湖北 武漢 430030)
目的 探討醫院信息化血糖監測管理系統的臨床應用模式與效果,以提高醫院血糖管理的有效性、準確性與安全性。方法 建立以數據化和信息化為基礎的血糖監測管理模式,實施以內分泌科為主導的全院部分科室血糖監測規范化管理,客觀分析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結果 該系統的臨床應用可有效提升醫院血糖管理質量,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節約成本。結論 數據化血糖監測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臨床應用可一定程度上有效推動醫院血糖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血糖監測; 管理系統; 護理管理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Nursing administration
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逐年上升,在住院患者中不論是否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異常的現象都很常見[1]。內分泌科醫護團隊在全院高血糖患者病區會診與血糖監測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我院內分泌科與網絡中心合作于2014年10月,啟用醫院數據化血糖監測信息化管理系統,并試行開展醫院內遠程血糖會診,取得一定經驗,現將工作報告如下。
1.1 設備安裝與使用
1.1.1 硬件的組成 我科引進北京華益血糖管理系統,由三部分組成:醫院用智能血糖儀(GLUPAD),血糖管理軟件,數據傳輸系統。在內分泌病區醫生工作站設血糖管理數據接收終端(GLUPAD工作站),與醫院HIS系統連接。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即可通過HIS系統獲取相關信息,如所在病區、床號、住院號、診斷等; GLUPAD用于床邊快速血糖測定;醫療組配查房用移動血糖工作站;數據線用于血糖數據實時上傳。
1.1.2 血糖管理系統組成
1.1.2.1 患者信息 即患者身份識別,通過GLUPAD工作站頁面,雙擊床位信息或住院號可快速查找患者,信息源自醫院HIS系統。該頁面可手工進行新病人的錄入與出院患者的數據查找,了解患者住院期間全部血糖監測數據及其他如降糖藥物、飲食、運動、并發癥等信息。
1.1.2.2 血糖數據傳輸 患者測得的血糖數值存儲在GLUPAD血糖儀中,通過一鍵上傳或在病區設置無線WIFI至醫生工作站的血糖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中,并與醫院HIS及電子病歷連接,將血糖數據進行數字化處理與分析。
1.1.2.3 血糖數據分析 血糖管理軟件自動分析患者血糖數據,通過不同的顏色設置標注血糖是否在正常/高血糖/低血糖,并按照不同的時間段如空腹,早餐后2 h等形成圖形、表格等,形成圖文報告,醫生可依據報告快速分析患者血糖波動趨勢及時調整降糖方案。
1.1.2.4 數據統計 病區內所有血糖數據在GLUPAD工作站永久保存,形成大數據庫,可進行患者信息管理,提高管理質量及工作效率,為臨床科研、教學、治療提供數據的支撐。累計至2015年10月中旬,我科已通過該血糖管理系統匯聚血糖信息70 000余條。
1.1.3 操作流程 (1)護士在GLUPAD上選擇病區。(2)根據床號和姓名選擇患者。(3)血糖儀處待采血狀態。(4)插入試紙條進行血糖測定。(5)數據無線實時上傳(或通過數據線一鍵上傳)至醫生工作站內全院血糖管理系統。(6)患者多個不同時段血糖數據自動形成圖表格式。(7)醫生查看圖文報告,了解某個時段或一段時間血糖數據變化曲線,查看平均血糖值、最高最低值、高低血糖與正常血糖比值等數據,確定或調整降糖治療方案。(8)通過不同賦權,各層級醫生可查詢本醫療組、本病區多個患者血糖管理狀態。(9)護士定期進行血糖儀質控,結果記錄在GLUPAD血糖管理系統“質量控制”模塊。
1.2 建立以內分泌科為主導的全院血糖監測信息終端
1.2.1 血糖數據庫 醫院HIS服務器獲取患者信息,連接科室局域網,利用GLUPAD數據服務器收集各病區血糖數據形成血糖監測網絡,形成全院血糖數據庫,建立完整的患者血糖電子檔案。
1.2.2 開展醫院內遠程血糖會診 在血糖管理醫生工作站界面設置會診窗口,非內分泌專科醫生點擊“會診申請”,填寫“協和醫院院內血糖會診申請單”,同時可選擇是否需要床邊會診,勾選后提交申請。通過醫生工作站提交至內分泌科。內分泌會診醫生通過賦權查看該患者血糖數據,調整降糖方案,進行科室之間高效快速溝通。
1.2.3 以循證醫學為依據的糖尿病患者全病程連續跟蹤監測 通過血糖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可有效地進行以血糖數據為核心的住院糖尿病或高血糖患者的健康檔案管理,由糖尿病??谱o理小組參與實施提供個性化的糖尿病管理與出院后隨訪及慢病管理。
2.1 護士培訓 我院糖尿病??谱o理小組全面參與到全院血糖信息化管理中,由于聯絡護士均是各專科護理骨干,在糖尿病護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經過多年培訓已具有豐富經驗。專科小組每季度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統臨床應用的必要性;GLUPAD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嚴重低血糖的早期識別與處理;血糖大數據形成及各類反饋意見。定期進行操作質控,保證運行科室護士均能熟練操作GLUPAD,并準確進行數據上傳。
2.2 血糖數據管理 護士操作GLUPAD 必須進行操作者及患者的身份確認,GLUPAD對于異常血糖值有清晰明確的提示,極大保證了安全,責任護士每天查詢自己分管患者的血糖圖頻 ,知曉治療效果及護理觀察要點,關注低血糖的早期識別及干預效果,減少了嚴重低血糖的發生。
2.3 健康教育的實施 臨床采集的血糖數據匯聚在醫生工作站的患者數據庫中并形成各類分析圖譜,責任護士打印血糖圖譜與患者共同制定糖尿病生活管理方案,實施糖尿病教育,極大提高患者參與興趣,對該項服務滿意率達100%,提高了教育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2.4 出院后隨訪與慢病管理 出院前一天,責任護士將住院期間全部血糖圖譜及家庭照顧注意事項一起交給患者,針對患者薄弱知識點再次強化教育,記錄聯系方式方便電話隨訪。囑有條件的患者在出院后一月以內將在家監測的血糖記錄前往我院糖尿病護理門診,由專職糖尿病教育護士對該患者進行出院后慢病管理。
3.1 醫院管理 在醫務部門的協調下,我院首先在內分泌科病區設置了血糖信息管理終端,開通醫院HIS,對該管理系統開放了部分信息如患者所在病區、床號、住院號等一般情況。在風濕科、泌尿外科和骨科等部分科室應用移動終端,高血糖患者血糖監測數據實時上傳至全院管理系統,實現全院部分血糖數據化管理。改變以往非內分泌??聘哐亲≡夯颊?,在胰島素方案調整或血糖管理中存在問題,需提交會診申請至內分泌科,等待專科會診意見,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患者的治療更加及時準確。護士在操作血糖儀之前必須經過系統培訓確認后方可賦權操作,并實行所有檢測要素的身份識別,避免各類人為因素而致患者信息錯誤。
3.2 科室管理 極大提高醫生工作效率。(1)醫生在查房時可通過GLUPAD移動工作站頁面快速瀏覽患者血糖數據,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2)科室主任可全面掌握病區糖尿病患者降糖方案實施情況、效果分析,從而進行質量的持續改進。(3)血糖儀采取的是電子質控,標準統一,可追溯,符合醫院管理要求。(4)減輕了內分泌醫生會診工作量。
3.3 護士管理 極大減輕了工作量。省略了多年工作中血糖數據記錄、轉抄至醫囑單或輸入醫生工作站的過程,極大節約了護士人力。同時減少因轉抄錯誤等因素所致安全隱患。GLUPAD工作站頁面可同時記錄某個或全病區患者的血糖監測數據,避免漏記賬或錯誤致投訴。方便護士統計護理工作量和進行血糖試紙的申請和采購。同時可進行科研數據的收集,為臨床科研、教學、治療提供了數據的支撐。
3.4 患者信息管理 糖尿病患者入住醫院各病區,所在科室如納入全院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其血糖管理即在內分泌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啟動,患者住院期間的每次檢測數據都存儲于GLUPAD工作站,血糖數據可清晰顯示:圖標,數據,3D效果圖,異常血糖特殊顏色的備注(高血糖用黃色顯示,正常血糖是白色,低血糖時紅色),可一目了然觀察血糖情況,降糖方案得到精準確定和調整。并能在住院期間專業醫護人員根據血糖趨勢圖結合藥物、并發癥檢查結果等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處方、運動處方和監測方案,指導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識。在未來,醫院GLUPAD工作站與社區聯網,可在患者出院后進行全程血糖管理。
(1)信息安全:由于系統與醫院HIS/LIS系統連接,可能造成網絡安全與醫院患者信息外泄隱患,對此我院對系統進行了一系列加密及適當系統改造。(2)醫院網絡系統的數據支持與多學科間的合作:目前血糖管理系統有2種模式,為單機版和網絡版。在部分科室單機版的血糖儀無論從操作和數據的錄入、管理等醫護人員已熟悉,若發揮全院血糖數據的網絡化管理優勢,則需要加大醫院管理部門的多學科協調,在后臺數據上給予支持。目前的血糖數據還不能完全實現與HIS/LIS/EMR/ADT的互聯互通,從而無法構建患者如生化指標、影像學資料等全要素數據的評價系統。各??朴醒枪芾淼男枨?,但對該套管理系統的認知還缺乏認識,合作有待加強。(3)醫護人員的培訓:由醫院糖尿病??谱o理小組牽頭的全院護士培訓中重點增加了對全院血糖管理系統相關知識的學習,同時需在各使用科室加大對醫護人員熟悉該系統使用的培訓,確保系統運行。同時需加強對血糖儀質量控制,確保所得到的監測結果準確、安全和可靠,為臨床診療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較多大型綜合醫院均已實現了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其應用多限于醫院掛號、收費、醫療辦公及內鏡、放射、超聲、科研等醫療PACS信息管理系統,很少有涉及到全院糖尿病綜合管理的信息化系統[2],而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血糖檢測是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發展趨勢[3]。院內血糖監測管理是內科、外科等各科室醫生經常關注的問題[4],尤其對于圍手術期的血糖管理、ICU、CCU患者的血糖方案的及時調整都與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密切相關。數據化血糖監測系統的應用可有效服務于臨床,通過血糖數據的準確采集、數據下載、存儲與數據分析,為臨床診療方案的確定提供大樣本的數據支持,同時簡化工作流程,建立全院高血糖快速高效的會診模式,在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醫院管理質量與醫療安全,有效降低了護理人力成本,同時符合國際質量標準與認證體系。在臨床應用中需不斷完善并優化管理流程,適時調整以更適合各級醫院不同情況。
[1] 母義明.住院患者的一體化血糖管理方案[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10(10):102-103.
[2] 徐喻,畢宇芳,王衛慶,等.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狀:2010年中國慢病監測暨糖尿病專題調查報告解讀[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184-186.
[3] Nathan DM ,Buse JB,Davidson MB,et al.Medic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aem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9,32(1).
[4] 唐立健.衛生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評價[J].衛生軟科學,2009, 23(5):74-76.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4CFC1114)
萬青(1972-)女,湖北武漢,研究生,副主任護師,護士長,研究方向:糖尿病護理管理及健康教育
肖菲,E-mail:denyxiao@163.com
R47-05
C
10.16821/j.cnki.hsjx.2016.13.013
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