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一、引言
根據(jù)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許多學生處于從讀得慢→不愛讀→讀得不多→讀不懂的狀態(tài),導致了惡性循環(huán)。為了幫助學生的閱讀形成從讀得快→讀得多→理解得好→愛讀的良性循環(huán),本文著重分析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初中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忽視英語學習初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自信心的重要性。很多學生是從初一才開始真正系統(tǒng)地學習英語,而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學生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信心和興趣。
2.閱讀策略和技能的教授和培訓缺乏系統(tǒng)性,未能與日常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外研版教材每一模塊的每一篇閱讀課都有要求學生學會使用并掌握某一項專門的閱讀技巧、策略。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并未將其放在重要位置,無法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也達不到最好的效果。
3.不重視閱讀深層次理解、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培養(yǎng)。筆者認為,閱讀就是思考的過程,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思維品質,而這一能力是人們后期發(fā)展必備的品質之一。然而,目前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文章的表面意思,就主題背景知識、文化內涵、中心思想的意義卻關注的較少。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很淺顯,文章中即可找出,根本無法完成讀者與文章的雙向互動。
4.閱讀課作業(yè)的針對性差,對學生的課后自主閱讀指導匱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目前最常見的閱讀課作業(yè)基本還是單詞、短語、句型的背誦聽寫,以及語法知識點的訓練,或者閱讀練習等,極少從閱讀內容出發(fā),也無法實現(xiàn)閱讀作業(yè)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三、提高初中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
1.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信心培養(yǎng)。中學生往往憑興趣學習,對自己感興趣的總是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為了讓學生們愛上閱讀,我們可以從閱讀活動的“頭”——讀前活動開始。讀前活動設計要發(fā)揮最大效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學生背景知識,激起學生閱讀欲望。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題材、內容和教學目的設計教學活動:(1)根據(jù)主題,通過提供必要的信息,推動學生引出本課主題,引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狀態(tài);(2)復習舊知,引出新知。通過舊知引導學生溫故知新,架起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支點,降低學習難度,易于學生參與。(3)教授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新詞匯、短語,掃除閱讀障礙;(4)介紹文化,激活背景知識,包括內容背景知識、語言背景知識和形式背景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文本。
2.注重閱讀過程,理清文本結構脈絡,促進學生與文本內容的互動,而不只是關注細節(jié)、知識點或語法點。閱讀是一種復雜的技能,它是需要教師教授的,同時它也是一個理解的過程,需要學生親自實踐的。首先,我們要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保持閱讀動力。具體方法如下:(1)指導學生閱讀語篇,理解文本大意,進而理解細節(jié),之后再有重點的為學生講授知識點、語法點;(2)改變以往只圍繞文本表層內容的問答模式,采用K-W-L形式,分別為What do I know? What do I want to know? What have I learnt?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理解、消化并發(fā)現(xiàn)問題。這樣可將文本內容與個體的背景知識、情感體驗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激起個體的求知欲并為促進個體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提供空間。(3)教師還需科學有效地指導學生的閱讀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發(fā)展閱讀技巧,從而提升閱讀能力。為了更系統(tǒng)地將其貫穿到日常教學,教師可以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習策略的分級標準、外研版教材中每一模塊提出的閱讀策略和技巧以及閱讀文本的體裁、特點,將他們有機融合起來。
3.重視讀后活動開展,幫助學生體悟文字表層之下蘊含的深層含義,并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讀后活動應來源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不僅要有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也要有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實際教學中,我們應從模塊整體出發(fā),把握文本與整個模塊之間的關系,找到切入點,以學生為主體,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做到既鞏固文本、又能較好拓展,幫助學生形成發(fā)散、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文本內容和特點選擇復述、討論、辯論、表演、采訪、續(xù)寫等。
4.教師應加強自我閱讀水平提升,并合理設計英語閱讀課作業(yè)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想讓學生喜愛閱讀,那么我們的教師必須首先自己熱愛閱讀,廣讀書,這樣我們也才能了解更多,把學生帶入精彩的閱讀世界。同時,為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可根據(jù)文本內容和特點,嘗試閱讀前的預習型作業(yè),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開闊視野,同時掃除文本中可能存在的語言障礙和知識障礙。另外,在閱讀課后作業(yè)布置上,我們可以選擇口頭作業(yè)、書面作業(yè)或者綜合運用型作業(yè)諸如制作海報。最后,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引入與模塊主題一致或相似的材料,作為拓展,或者可以推薦學生自主閱讀原汁原味的英文著作,諸如比較適合初中生閱讀的“書叢系列”,指導其如何進行有效的自主閱讀。
四、結語
初中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高中乃至大學階段的閱讀能力發(fā)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所提出的問題和給予的策略更多基于筆者教學實踐和日常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加以改變。總的來說,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我們應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愛讀會讀的習慣,既使其形成較好地語言綜合能力又能發(fā)展其思維品質,并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陶沖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