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紅薇
摘 要:農村商業銀行是指由原來的農村信用合作社經改編組建成為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我發展的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金融組織。文章首先從賬戶管理風險、貪污詐騙風險、競爭風險、審核風險、人員管理及制度執行風險等5個方面闡述了支付結算風險的主要表現。并從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強化賬戶管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運用科學技術,提高防假識假手段;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及監督機制等角度探討了加強支付結算風險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銀行;支付結算風險;防范措施
支付結算是指單位、個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使用票據、信用卡和匯兌、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結算方式進行貨幣給付及其資金清算的行為。支付結算業務是銀行的基本業務之一,通過傳統的票據結算功能、多樣化的信用支付工具,方便靈活的服務手段,發揮著社會經濟活動各項資金清算的中介作用。隨著支付結算業務的迅猛發展,支付結算渠道不斷擴大,票據市場化進程進一步推進,支付結算風險也隨之不斷增加,并直接威脅著銀行、企業資金的安全和社會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如何防范支付結算風險,已成為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支付結算風險的表現形式
(一)賬戶管理風險
一是結算賬戶管理風險。單位或個人在銀行開立結算賬戶,必須提供有關證明資料,如營業執照(原件)或上級有關部門的開戶證明、稅務登記證、法人代碼證等。但如果個人用虛假身份證或單位用虛假驗資報告騙取假的營業執照到銀行開立賬戶,并進行相關業務的操作,銀行的潛在風險已經產生。在實際工作中,存款人偽造變造開戶證明文件騙取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的情況時有發生,如有的非法存款人企圖利用銀行結算賬戶進行非法的犯罪活動而冒用合法存款人名義開戶或用虛構的單位名稱開戶或用注銷的單位名義開戶;也有的合法單位為達到規避現金管理或單位內部管理的目的而偽造變造開戶證明文件違規異地開戶或多頭開戶。而銀行未能認真執行真實性審查職責,對開戶資料審查不嚴,甚至于為吸引客戶,主動為客戶違規開立結算賬戶,從而為支付結算業務埋下了諸多的風險隱患。二是內部賬戶管理風險。內部賬戶管理不規范,掛賬事項沒有有效的分類管理,責任不清,原因不明,對于長期掛賬戶未及時清理,存在內部作案隱患。
(二)貪污詐騙風險
1.犯罪分子偽造變造銀行票據及結算憑證、偽造銀行預留印鑒詐騙盜用資金。犯罪分子或通過涂改、挖補等手段更改出票金額、收款人,或通過防真技術克隆票據及結算憑證或企業預留印鑒,騙取銀行和企業的資金。
2.內部人員貪污挪用資金。部分銀行內部會計人員通過偽造進賬單、電子匯劃補充報單等會計憑證,憑空捏造收付款人空轉賬務,借暫收暫付科目空掛賬務盜用資金;有的內部人員通過抽單盜款、私制憑證偷蓋印章、涂改憑證日期、延壓單據等方式貪污挪用銀行及企業資金;有的利用偽造存單非法吸收賬外存款、內外勾結參與銀行承兌匯票詐騙、虛開存款證實書和承諾書、參與非法借貸等,騙取并貪污、挪用銀行和客戶資金,事后還通過簽發假對賬單來隱瞞作案行徑。
3.犯罪分子騙開銀行承兌匯票、利用假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有的犯罪分子采取編造銀行承兌匯票申請材料、偽造購銷合同和虛構擔保,以及偽造財務審計報告等手段到銀行辦理銀行承兌匯票,而銀行沒有對單位資質、經營狀況進行審查,也不核實合同的真偽就辦理承兌,當承兌申請人不是交納足額保證金時,一旦承兌申請人到期不足付款,必將引起銀行墊款的風險。有的貼現、再貼現銀行對票據所記載的事項審查不嚴,致使一些背書不連續、絕對記載事項不全等有瑕疵的票據流入銀行,從而卷入不必要的票據糾紛,有的收到克隆的銀行承兌匯票,雖然按規定查詢查復,但由于犯罪分子采用高科技手段,仿真程度十分高,隱蔽性越來越強,依靠臨柜人員對票面的審查和一般的書面查詢很難辨別真偽,貼現銀行仍有可能蒙受資金損失。
(三)競爭風險
各家金融機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商業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或爭市場地位而盲目鋪攤設點;一線網點任務重、壓力大,是否完成任務直接影響個人收入,在利益的重壓下,往往不能正確處理業務拓展與風險防范的關系,以放棄風險控制為代價,片面追求存款業務發展,為了完成存款任務、留住大客戶,面對客戶的無理要求不惜放棄原則,違章操作。在日常經營中,片面追求以規模和數量擴張為特征的業務發展,而疏于管理,從而導致業務管理的混亂和風險監控的不力,可能因無序競爭而形成嚴重的經營風險和支付結算風險。
(四)人員管理及制度執行風險
銀行支付結算風險大多來自人為的因素。一是會計人員政策水平低,專業技能差,加之勞動強度過大,導致工作質量不高,操作行為不規范,形成差錯、失誤的風險。二是少數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差,品質惡劣,內部作案監守自盜,造成銀行資金損失的風險。三是會計人員風險防范意識差,員工間相互盲目信任、互不設防,對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的現象聽之任之,麻痹大意的失職風險。四是制度執行不到位,盡管現在銀行的制度建設相對健全,職責分工、操作流程都有具體明確的規定,但有些會計人員只講關系、協作,不講職責、原則,喪失了對違規導致風險的起碼警覺,淡漠崗位職責,甚至發現違規現象也無動于衷,使崗位間的監督制約名存實亡,使各項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有的會計人員對領導盲目順從,喪失原則,對經營中的違規違法行為不敢抵制報告,大大降低了制度的執行力。
二、支付結算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防止支付結算風險的發生必須從隊伍建設抓起。一是要實行會計人員準入退出機制,把好會計人員的任職資格關;二是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提高會計人員防范風險、識別風險的能力;三是要加強會計人員的政治學習,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防止內部人員作案;四是根據業務發展和會計工作的需要,合理充實會計人員,保證各項制度的落實;五是做好員工思想行為排查工作,把好重要崗位的用人關。
(二)強化賬戶管理,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嚴控資金支付風險
一是加強結算賬戶的管理。銀行應充分利用銀行賬戶管理系統提供的信息查詢等功能,加強對存款人基本信息及已開立賬戶情況等的審查,堅決杜絕存款人利用虛假開戶資料騙取開戶情況的發生。在全面運行賬戶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加快網絡化建設以實現與征信系統、工商、公安、稅務和技術監督部門等系統的聯網,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實現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解決開戶銀行對客戶提供資料真實性審查困難的問題,及時了解單位的變化動態,依靠技術手段做好賬戶管理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銀行結算賬戶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在管理上應改變銀行賬戶的審批層級,由銀行后臺部門集中管理賬戶的開立審批,以規范賬戶開立使用,強化賬戶合規管理,避免由于一線網點片面追求業務發展,在開戶資料不全或有瑕疵的情況下,違規為客戶開立賬戶,形成結算賬戶風險。二是要強化內部賬戶管理,嚴格開戶手續,加強對內部賬戶使用的監督檢查、實時監控及對賬工作,定期對內部賬戶進行清理,發現異常要及時追查,杜絕內部人員利用賬戶作案的可能。三是加強不動戶管理,消除不動戶管理風險隱患。商業銀行應按不動戶管理辦法的要求,加強不動戶銷戶及使用控制,嚴格不動戶恢復正常使用的審批手續,把不動戶管理作為稽核檢查的重點而非盲點。
(三)運用科學技術,提高防假識假手段
一是運用科學技術提高銀行票據的防偽技術,提高銀行的驗票技術,降低犯罪分子偽造、變造和復制銀行票據的可能,加大犯罪成本。二是推廣電子驗印系統的運用以逐步替代人工肉眼驗印的方式,仿真印鑒的出現對現有的人工折角驗印方式已構成了極大威脅,“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運用高科技的電子驗印系統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仿真印鑒帶來的風險。三是加大支付密碼器等科技產品在銀行票據結算工作中的應用力度,增加支付密碼做為票據支付的輔助條件。四是銀行間利用網絡技術建立票據查詢系統,共享票據信息資源,提高票據查詢效率以防范詐騙案件發生。
三、結束語
銀行處于市場經濟的核心地位,許多企業和個人都需要銀行資金的支持。有的企業和個人從正常渠道不能得到銀行資金,就通過非正常渠道貪污、挪用、詐騙銀行資金,且犯罪智能及技術日益提高,銀行防范支付案件風險的任務也更加繁重和艱巨。只有加強員工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各項業務及人員管理的規章制度,進一步從體制、流程、科技、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強化監督制約措施,才能全方位提高銀行防范支付結算風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桑小軍.對國有商業銀行市場退出引起支付結算功能弱化的思考[J].金融會計,2010(01).
[2]劉旭瀛.試論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風險與防范[J].北方經貿,2012(06).
[3]劉德明.商業銀行人民幣對公支付結算業務風險點及對策[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