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榮強++顏峰++劉志虎
摘 要:員工培訓是指一定組織為開展業務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種方式對員工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和訓練的管理活動。其目標是使員工不斷的更新知識,開拓技能,改進員工的動機、態度和行為,使企業適應新的要求,更好的勝任現職工作或擔負更高級別的職務,從而促進組織效率的提高和組織目標的實現?,F今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人力資本是科技企業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本投資是企業的重大決策之一。正所謂:企業的發展,人才是關鍵。對在職人員進行培訓,是現代企業走向規范化、標準化,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實現與國際化先進企業接軌,快速實現企業的目標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現代企業;在職培訓;重要性;關鍵點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結構的調整越來越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必須對員工進行在職培訓,從而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可以說,在職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與地位已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一、在職培訓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在職培訓使員工不斷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
培訓讓員工領悟到企業保持恒久生命力的唯一辦法,就是不斷創新和變革,否則就會被淘汰。培訓中無論是增加員工的智力,還是提高員工的技能,抑或是改善員工的人際關系,都要培養員工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和不斷完善自我,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潛力。同時,可以讓員工認可新觀念,認同企業文化。對員工的培訓與開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打破員工認同的固有的觀念,接受能夠促進企業發展的新觀念,可以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在職培訓直接促進了員工工作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通過在職培訓新員工很快熟悉企業環境,了解企業文化及其所要承擔的具體工作,盡可能地消除新員工的種種擔心和疑慮,讓他們全面、客觀地了解工作環境、企業氛圍和新工作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使其盡快進入角色。企業通過對員工有效的培訓,使員工知識結構、觀念及工作技能得到明顯改善,直接促進了員工工作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時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種損耗,并減少事故的發生。降低成本的關鍵是,必須保證企業每個崗位的員工能夠具備必備的技能和知識來有效地履行他們的職責,這樣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
二、在職培訓的關鍵點
(一)合理分擔培訓成本
按照貝克爾和橋本的特殊培訓分擔理論,要讓參加培訓的員工也承擔一部分成本,分擔培訓風險,同時也分享一部分收益。這樣以來不僅可以提升培訓的效果,節約培訓成本,重要的是可把員工和企業凝聚在一起,使二者目標一致,激勵相容。
(二)明確培訓需求
不能真正了解員工的培訓需求,是企業培訓的通病,是導致培訓目標不明確、培訓投資興趣不大等問題的根本原因。因此,了解培訓需求,是組織一項培訓之前最重要的工作。首先是啟動培訓項目前,必須進行廣泛的調查研究和縝密分析。分析應以企業的現實崗位需求和未來發展目標為出發點,提出每個崗位的能力要求并結合員工的實際現狀,找出企業需求和員工現有能力的差距,進而確定通過培訓來縮小和消除這些差距的各個需求模塊。其次是明確企業培訓目標。企業的培訓是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服務的,要在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來制定培訓目標。只有這樣,培訓才有前瞻性和先導性,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培訓。
(三)豐富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
從培訓內容上,應改變以往只重視技能培訓的現狀,加強員工綜合素質培訓。另外,培訓應具有針對性,根據員工崗位職能的不同,進行不同方向和不同內容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加大所有員工專業技能培訓和職業道德培訓,使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其次,從培訓方式上,應將企業短期培訓、在職培訓、脫產培訓等多種方式結合在一起。如根據企業發展現狀,組織員工與其他先進企業員工進行交流,為部分員工提供出國培訓機會,開闊員工視野,使員工加深對企業培訓重要性的認識。也可采用由一線員工親自進行培訓的方式。這種培訓方式一方面降低了企業培訓投入,另一方面,加強企業一線員工的綜合技能,有利于實現其全面發展。總之,企業培訓不應拘泥于一種模式或一種內容,而是應該綜合考慮企業自身發展方向、發展態勢和員工現狀等因素。
(四)科學選拔人員進行培訓
那些邊際成本高的員工對培訓的需求是相對較少的,由于個體之間存在著差異,同樣的培訓對每一個人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邊際成本低、接受能力較強的人,他們預期的邊際收益也高,所以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人也比學習能力弱的人更傾向于參與培訓。應挑選那些有強烈的學習愿望、學習能力強、有潛力并且對公司忠誠的員工參加培訓,這樣可使培訓投資回報率更高些。
(五)健全職工培訓激勵機制
在職培訓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因此,作為主要培訓對象,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是影響培訓效果的關鍵。要提高培訓時效性,應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制度,并將員工在職培訓效果與其績效考核掛鉤。同時,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從而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實踐證明,員工激勵機制在企業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基于合理激勵機制下的企業培訓有利于企業發現人才和培養人才,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六)建立充分的保障體系
主要包括政策保障、技術保障、人才保障和資金保障等。在政策方面,應出臺關于在職培訓的管理辦法,對在職培訓工作進行規范和指導。在技術方面,應保證培訓機構與業務單位在業務技術方面基本同步,體現培訓的先進性。在人才方面,要舍得把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員請進企業。在經費方面,對看準的培訓應舍得投入。
總之,員工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培訓項目的各個環節,如同企業的生產過程一樣,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認真分析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制定針對性的措施,才能真正達到培訓的要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振杰.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孟玉珍.淺析企業員工教育培訓的對策與措施[J].企業導報,2009(4).
[3]馬東海.在職人員培訓模式的探討活力[J].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