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
經陰道非脫垂全子宮切除70例臨床分析
李巖
目的研究針對婦科患者進行經陰道非脫垂方式手術干預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70例接受全子宮切除的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23例)、對照組(23例)和常規組(24例)。實驗組患者實施經陰道非脫垂全子宮切除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進行腹腔鏡全子宮切除治療,常規組患者進行經腹部全子宮切除手術治療,觀察三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64±22)min、(90±32)ml、(6114±287)元、(5.2±1.6)d,對照組分別為(80±30)min、(116±33)ml、(8226±356)元、(6.1±1.7)d,常規組分別為(70±27)min、(117±35)ml、(6362±296)元、(6.9±1.7)d;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和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婦科患者進行經陰道非脫垂全子宮切除手術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和干預效果,能夠降低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減少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
經陰道;非脫垂;全子宮切除;臨床
婦科疾病嚴重的影響女性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女性的生命安全,針對女性患者出現的病癥進行科學的治療和合理的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病癥實際存在的情況,并且有效的促進患者病癥的恢復,為患者提升生活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1]。因此,本次研究針對婦科患者進行經陰道非脫垂方式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干預,本次研究收集70例接受全子宮切除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具體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需要接受全子宮切除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存在子宮肌瘤患者30例,子宮腺肌癥患者20例,宮頸和內膜良性病變患者5例,功血病癥患者2例,宮頸及內膜早期癌癥患者5例,其他病癥患者8例。將患者隨機分實驗組(23例)、對照組(23例)和常規組(24例)。
1.2 方法
1.2.1 實驗組患者實施經陰道非脫垂全子宮切除手術進行患者病癥的干預,使用功能手術工具鉗夾住患者的宮頸位置進行牽引,避免出現粘連位置的二次破壞情況,為患者進行陰道壁的切開操作,通過分離子宮與其他腹腔內的臟器進行縫隙操作,切割后縫扎子宮骶,保證韌帶的正常功能[2]。在患者的子宮周邊進行靜脈的縫扎,如果存在粘連需要進行進一步切割,保證具體切割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切除工作執行后進行子宮的翻轉,保證固定鉗夾對血管和韌帶的控制,避免傷害其他腹腔內部器官[3]。
1.2.2 對照組患者進行腹腔鏡全子宮切除,使用腹腔鏡的方式進行患者子宮的切除干預,在患者陰道周邊進行切割,選取孔洞放置腹腔鏡導管,切除子宮后通過陰道拿出,在縫合陰道的過程中使用止血鉗進行流血問題的控制,保證腹腔內的內膜完好程度。針對患者的手術后的流血情況進行干預,沖洗患者的盆腔,為患者檢查手術的腹腔鏡導管拔出的情況,關注患者的切口縫合效果[4]。
1.2.3 常規組患者進行經腹部全子宮切除手術干預,通過觀察患者的筋膜內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進行患者病癥的干預,這一操作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對于患者的傷害比較大,需要在患者的腹腔位置切開皮膚,通過手術方式進行全子宮的切除操作,部分患者需要利用鉗夾控制骶主韌帶[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三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64±22)min、(90±32)ml、(6114±287)元、(5.2±1.6)d,對照組分別為(80±30)min、(116±33)ml、(8226±356)元、(6.1± 1.7)d,常規組分別為(70±27)min、(117±35)ml、(6362±296)元、(6.9±1.7)d;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和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

表1 三組患者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比較(±s)
注:與對照組和常規組比較,aP<0.05
指標 實驗組(n=23) 對照組(n=23) 常規組(n=24)手術時間(min) 64±22a 80±30 70±27手術失血量(ml) 90±32a 116±33 117±35住院費用(元) 6114±287a 8226±356 6362±296術后住院時間(d) 5.2±1.6a 6.1±1.7 6.9±1.7
針對女性患者發生的婦科病癥情況進行科學的治療和干預,能夠保證患者身體健康,并且能夠為患者減輕病痛的折磨。本次研究就針對全子宮切除患者的病癥情況進行科學的臨床治療和干預,希望能夠降低對女性患者身體機能的傷害。本次研究通過對比經過陰道、腹腔鏡和經過腹部的全子宮切除手術進行患者病癥的干預,希望能夠有效的治療患者的病癥,并為患者降低手術操作帶來的傷害,提升患者的治療治療和效率[6,7]。
通過研究發現,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分別為(64±22)min、(90±32)ml、(6114± 287)元、(5.2±1.6)d,對照組分別為(80±30)min、(116±33)ml、(8226±356)元、(6.1±1.7)d,常規組分別為(70±27)min、(117± 35)ml、(6362±296)元、(6.9±1.7)d;實驗組手術時間、手術失血量、住院費用及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和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婦科患者進行經陰道非脫垂全子宮切除手術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和干預效果,能夠降低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減少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值得在臨床中廣泛的應用。
[1]戚麗,劉國美,杜珊珊,等.經陰道行非脫垂大子宮切除術68例臨床分析.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3):34-36.
[2]朱青竹,崔敏.新式非脫垂子宮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360例臨床分析.基層醫學論壇,2011(20):597-598.
[3]黃敏,黃斌,魏仕蘭.非脫垂子宮經陰道全子宮切除術臨床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32):4167-4168.
[4]壽堅,桑霞.改良式經陰道非脫垂子宮全切除術180例臨床分析.現代實用醫學,2012,24(11):1278-1279.
[5]毛丹青,朱愛玲.非脫垂子宮經陰道子宮全切術與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療效比較.中國性科學,2013,22(7):15-16.
[6]周桂芝.非脫垂子宮陰式子宮全切除術、氣腹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全切除術與開腹子宮全切除術的療效比較.醫學綜述,2013,19(3):575-576.
[7]蘆小娟,梁靜,溫礫,等.非脫垂子宮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與傳統腹式手術的臨床比較.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2,33(6):667-66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46
2016-10-19]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