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蘇 生小妹
?
·個案報道·
1例產褥期顱內靜脈竇血栓并可逆性后部白質腦病的護理
魯 蘇 生小妹
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CVST)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腦靜脈回流受阻的一組血管疾病,包括顱內靜脈竇和血栓形成,可逆性大腦后部白質腦病綜合征(RPLS)是一個全新的臨床-放射學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頭痛、嘔吐、癲癇發作、意識障礙和視覺異常,頂枕葉白質短暫性血管源性腦水腫是特征性的神經影像學改變[1],由于圍生期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常預示著母嬰高死亡率,因此RPLS與妊娠的關系逐步得到重視[2[3]。該病進展快,致殘及致死率高,給社會及家庭造成很大的損害。我科于2015年11月25日收治1例產褥期顱內靜脈竇血栓患者,經積極治療及精心護理,患者治愈出院,現報道如下。
患者,女,年齡28歲,孕39+2周為第1胎,于2015年11月2日剖宮產后5 d突發頭痛、抽搐伴視力下降2 d由產科轉入神經內科,經核磁MR檢查確診靜脈竇血栓形成(左側乙狀竇閉塞、上矢狀竇及右側乙狀竇部分管腔變窄),靜脈性梗死(雙側頂、枕葉及左側顳葉及左側小腦半球)。凝血功能:纖維蛋白原5.0 g/L,D二聚體定量9.8 μg/ml(正常0~1.5)。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后第5天出現頭痛,四肢抽搐牙關緊閉,口吐白沫,面色發紫,四肢躁動,心電監護示:血壓159/95 mmHg,心率95次/min,血氧飽和度99%~100%。專科檢查: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思維力、理解力、定向力、記憶力及計算力均不配合,雙側視力明顯下降,視野測不出。給予抗凝、脫水降壓、改善頭痛、營養神經、營養腦細胞等藥物綜合支持治療。患者于2015年12月18日病情好轉出院。
2.1 病情觀察與監測 此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值班護士15~30 min巡視病房1次,通過呼喚患者姓名,給予不同程度疼痛刺激判斷患者意識狀態,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瞳孔變化預防腦疝的發生;心電監護持續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呼吸變化,如出現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則提示顱內高壓的可能,應及時匯報值班醫師做相應的治療及處理。
2.2 癇性發作時的護理 此患者轉入我科時有癇性發作,立即將患者安置在單間,保持病室安靜,集中治療及護理,減少刺激;將患者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出口腔內嘔吐及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癇性發作時勿用力按壓肢體以防骨折,將床欄拉起,防墜床和外傷;在床旁備壓舌板、牙墊、開口器等,避免發作時舌咬傷;同時遵醫囑使用抗癲癇藥物,控制患者癲癇癥狀。
2.3 顱內高壓護理 顱內高壓時患者顱內靜脈回流受阻,致腦組織淤血、腫脹,顱內壓增高[4]。顱內高壓患者盡量安排單間,保持環境安靜,告知患者避免一切增加顱內壓的因素,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劇烈咳嗽,鼓勵患者多飲水,保持大小便通暢;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如出現血壓高、呼吸慢、心率慢等癥狀時及時匯報醫師給予緊急處理;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將床頭抬高15°~30°,遵醫囑使用脫水降顱內壓治療,嚴格記錄出入量,觀察用藥效果及不良反應。
2.4 產褥期的護理 保持環境舒適安靜,空氣清新;由于產后虛弱,出汗較多,要及時擦身,更換舒適棉質衣褲,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每日觀察患者會陰部及腹部切口情況,觀察惡露的顏色、性狀及量,及時更換會陰墊。口腔護理時觀察口腔黏膜及牙齦有無出血,做好導尿管及會陰部護理,每日2次,鼓勵患者多飲水排尿,預防泌尿系感染,患者使用藥物較多,出院后仍需較長一段時間服用抗凝藥物,故應停止哺乳,教會患者正確清潔乳頭及擠奶方法,配合使用回乳藥物,預防急性乳腺炎發生。
2.5 使用抗凝藥物護理 抗凝治療是CVST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并不增加顱內血腫形成[5]。此患者在確定為CVST后立即給予低分子肝素針皮下注射給藥,在用藥過程中未發生出血等并發癥。在抗凝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射后密切觀察全身皮膚及黏膜有無出血點和大小便的顏色;用藥期間應囑其避免碰撞硬物,防止發生外傷,使用軟牙刷刷牙,預防牙齦出血;同時防止抗凝藥物過量。
2.6 飲食護理 給予高維生素、高蛋白質、低鹽飲食,禁忌高脂飲食。高蛋白質食物可改善機體動脈血管彈性,蛋白質中硫銨基酸、精氨酸、脯胺酸、牛磺氨酸等還能促進鈉鹽排泄,調節細胞內鈉與鉀比值,對降血壓有重要意義[6]。
2.7 心理護理 囑患者避免情緒激動,因情緒影響疾病的恢復與治療,患者需要和嬰兒分開,產婦會產生分離焦慮癥,擔心未給孩子母乳喂養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給予個性化針對性心理護理,醫護人員及家屬多關心、鼓勵患者,增加患者信心。
2.8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 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使其了解RPLS的發生原因、癥狀、治療及各種護理,患者出院后需要繼續口服抗凝藥物3個月以上,囑其正確服藥,防止誤服、漏服。同時教會患者如何觀察有無出血傾向,做好隨訪工作,監督患者提高依從性。定期來醫院檢查凝血功能。
頭痛、抽搐、血壓升高、視覺異常及意識改變是RPLS的5大特征,CVST合并RPLS為產褥期較少見的危重并發癥之一,誘因有長期服用避孕藥物、妊高癥、感染、剖宮產、高齡產婦等,發生于產后1個月內,有一定的致殘和致死率[7]。發作時患者除了出現顱內高壓頭痛、癲癇抽搐等癥狀,其它癥狀多不典型,容易誤診而耽誤患者病情,因此及時有效地診斷治療有助于改善CVST合并RPLS臨床療效和預后,在護理上嚴密監測病情變化、控制癇性發作、注重心理護理及產褥期護理等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使患者平穩度過危險期。
[1] Onderoglu LS,Dursun P,Gultekin M,et al.Posterior leukoen cephalopathy syndrome as a cause of reversible blindness during pregnancy[J].J Obstet Gynaecol Res,2007,33(4):539-542.
[2] 鄭 浩,鄧偉華,周 進,等.腦靜脈竇血栓形成診斷及治療方法的探討[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7):135-136.
[3] 馬曉麗.產后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12):49-50.
[4] 龐振陽.低分子肝素聯合華法林治療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4,35(31):6947-6948.
[5] 付秀麗,司徒超.妊高征合并腦血管疾病的臨床分析與護理[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28):3937-3938.
[6] 辛志芳,劉 琳. 護理程序在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合并腦出血、繼發癲癇病人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0):64-66.
[7] 蒙陶莎,鄭金甌.低分子肝素及華法林序貫治療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前瞻性臨床研究[J].內科,2013,8(3):239-241.
(本文編輯 劉學英)
222042 連云港市 解放軍第149醫院神經內科
魯蘇:女,本科,主管護師
生小妹,女,本科,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9.070
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