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玉華 彭新紅 傅書員
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與異位妊娠的關系探討
韋玉華 彭新紅 傅書員
目的探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與異位妊娠(EP)發病的關系,為EP的早期預防與干預提供依據。方法120例EP患者作為觀察組,120例要求流產的健康妊娠女性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支原體感染發生率(49.17%)、衣原體感染發生率(13.33%)、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發生率(5.83%)高于對照組(20.00%,1.67%,0.8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與EP發病密切相關,采取必要措施預防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對于降低EP的發病率至關重要。
異位妊娠;危險因素;診治
EP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嚴重疾病。根據臨床統計資料,EP發病率大約占所有妊娠的2%[1]。大部分EP患者預后不佳,其中約1/3患者復發,約1/3患者不孕,能夠正常妊娠者僅占約1/3[2]。已有研究表明,盆腔炎癥、輸卵管手術史等因素均與EP的發病密切相關,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可導致輸卵管出現炎癥、粘連、阻塞等病理變化,進而導致異位妊娠或不孕[3]。本研究對EP患者的宮頸分泌物進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檢測,并與其他健康妊娠女性比較,探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與EP發病的關系,以期為EP的早期預防與干預提供依據,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1日~2016年5月1日收治的120例EP患者作為觀察組,均經超聲、實驗室檢查或術后病理檢查確診,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7.94±5.44)歲;其中輸卵管妊娠95例,卵巢妊娠17例,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8例。另選取同期收治的要求流產的120例健康妊娠女性作為對照組。年齡22~39歲,平均年齡(27.32±5.4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應用窺器使患者宮頸充分暴露,用無菌干棉球將宮頸口存在的分泌物或血液擦拭干凈,再取無菌棉簽置于宮頸管內大約1 cm部位,停留大約20 s,并旋轉3周然后取出,保存于專用試管中送檢。分離培養并檢測支原體,試劑盒購自珠海迪爾生物工程公司;應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進行衣原體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凱創生物技術公司。檢測程序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規定的步驟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支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情況比較[n(%)]
近年來我國EP發病率不斷升高,部分醫院報道EP的發病率高達6.06%[4]。進一步明確EP發病的相關因素,對于EP的早期預防與及時干預具有重要意義。
支原體大部分寄生在人類泌尿生殖器官的黏膜表層,是人體的正常陰道菌群的組成部分,當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或者由于手術創傷等導致陰道黏膜皺襞出現破損時,支原體釋放的有毒代謝產物明顯增多,破壞機體正常的微生態平衡,導致陰道內的弱酸環境出現變化,喪失陰道的自凈作用;另外,支原體分泌的磷脂酶,是促使花生四烯酸轉變為前列腺素的重要因素,可加重機體炎性反應。已有研究表明,支原體首先侵及宮頸管黏膜,導致各種宮頸急慢性炎癥,造成局部充血、水腫等病理變化,從而影響精子的運輸,影響受精卵的正常著床,導致EP的發病[5]。
部分支原體繼續上行導致子宮內膜感染,則可引發子宮內膜炎,導致子宮內膜出現大量炎性細胞,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血液循環,不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另外,子宮內膜炎可導致宮腔粘連,使宮腔形態發生改變,甚至堵塞輸卵管開口,導致受精卵停留于輸卵管內,發生EP[6]。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時干預,支原體繼續上行可導致輸卵管內膜感染,造成黏膜層腫脹、管腔粘連、狹窄,由于精子體積較小,因此能夠通過狹窄的輸卵管,但是受精卵體積較大,無法通過狹窄的輸卵管,而且由于炎癥影響,輸卵管黏膜層分泌細胞的生理功能降低,影響纖毛的活動能力,進一步阻礙受精卵的運送。支原體還可通過輸卵管內膜纖毛的缺損部位進一步侵及到肌層,誘發輸卵管深層部位的炎癥反應,導致輸卵管發生纖維化,形成瘢痕組織,妨礙輸卵管的正常蠕動,導致輸卵管通而不暢[7]。
同時,人體發生支原體感染后,可誘發機體自身的嚴重變態反應,導致感染持續、反復、遷延不愈,使輸卵管等生殖器官發生不可逆的進行性損害,從而影響受精卵在輸卵管中的正常運行,甚至停滯在輸卵管內,并種植發育,導致輸卵管妊娠的發病。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支原體感染發生率(49.17%)、衣原體感染發生率(13.33%)、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發生率(5.83%)高于對照組(20.00%,1.67%,0.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與EP發病存在密切關系。
衣原體感染往往沒有明顯臨床癥狀或體征,但可導致尿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多種器官病變,最終誘發EP的發病。其中常見的類型是沙眼衣原體。沙眼衣原體侵入女性生殖系統后,可沿宮頸管黏膜至宮腔,并繼續上行感染至輸卵管。已有研究報道,輸卵管沙眼衣原體感染與輸卵管堵塞的發病密切相關[8]。沙眼衣原體感染的臨床癥狀一般較為輕微,但是對輸卵管的纖毛上皮的損傷作用很大,較長時間的沙眼衣原體感染可導致輸卵管炎、輸卵管瘢痕等,從而導致EP的發病。
綜上所述,支原體、衣原體感染與EP發病密切相關。不論是夫妻哪一方發生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均可通過性接觸而導致宮頸管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等,誘發EP。采取必要措施預防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對于降低EP的發病率至關重要。同時,對EP患者,應常規檢測支原體、衣原體,及時干預,清除病因,從而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1]陳靜,邱駿,滕銀成,等.異位妊娠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中華醫學雜志,2014,94(43):3429-3431.
[2]馬驥.異位妊娠相關危險因素的調查及護理對策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54-55.
[3]李嬋娟,凌斌.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海南醫學,2013,24(4):501-503.
[4]梅菊,梅燕.異位妊娠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0):2169-2170.
[5]蘆笛,白伶俐,任永變.解脲支原體、沙眼衣原體感染與異位妊娠的相關性研究.中國性科學,2016,25(06):137-139.
[6]鄭群.異位妊娠與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關系.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66.
[7]董燕群.解脲支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感染與輸卵管妊娠的關系.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6):3194-3195.
[8]李燕.輸卵管妊娠與生殖道解脲支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感染的關系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5,13(6):38-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24
2016-11-21]
518117 深圳市龍崗區第六人民醫院婦產科(韋玉華);深圳市龍崗區第三人民醫院紅棉社康服務中心(彭新紅);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服務所(傅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