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
重癥昏迷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體會
姜麗
目的分析急重癥科內重癥昏迷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效果。方法38例急重癥科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9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采取規范的方案進行治療,觀察急重癥科重癥昏迷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效果。結果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愈率78.6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6.8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21.05%高于觀察組的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規范方案治療急重癥科重癥昏迷患者效果顯著,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上廣泛的應用。
急重癥科;重癥昏迷;規范方案
急重癥科收治的很多患者具有神經功能障礙和意識障礙,因此,患者很難進行吞咽,其分泌液容易發生阻塞導致出現生命危險[1]。本研究通過選取3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19例搶救時給予放置口咽通氣管、補充葡糖糖和甘露糖及保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治療。19例患者中,呼吸均得到了改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得到了糾正。應用口咽通氣管等規范方案治療在急重癥科重癥昏迷患者中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急重癥科治療重癥昏迷的3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9例。對照組中男7例,女12例,年齡62~84歲,平均年齡(75.2±5.3)歲。觀察組中男10例,女9例,年齡65~88歲,平均年齡(78.3±5.6)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規范方案進行治療:規范治療方案通過對患者的病因、病情進行快速準確的掌握和判斷,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診治療,在患者承受范圍內,減少或避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重癥昏迷患者有意識、感覺及認知障礙,病情發展很快,常伴有嚴重的缺氧和呼吸性酸中毒,且常有舌后墜,嚴重影響呼吸。在治療過程中,先對患者的氣管、喉部等進行檢查,觀察是否有分泌物阻塞情況,如果有要立即用吸引器將分泌物吸出,防止患者發生窒息,同時予以患者吸氧療法,可以通過麻醉劑給氧,需要注意的是要設定給氧時間,在搶救過程中還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血氧濃度變化,防止患者出現心腦損傷等并發癥,也可以放置口咽通氣管為基本開放氣道的方法,可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通氣,而且快捷、無創。對于低血糖的患者,可以予以一定的葡糖糖,糾正患者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腦水腫患者可以予以脫水療法,如靜脈滴注甘露醇等。如果有抽搐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患者缺氧,這時可以予以患者地西泮等鎮靜藥物進行治療,抽搐停止之后,可以采用苯妥英鈉通過靜脈滴注進行治療。可以自行吞咽的患者,要鼓勵其進食,要多次少量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自行吞咽的患者可以通過鼻插管予以患者營養物質,還可以予以患者少量有助于患者神經恢復的維生素。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和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重癥昏迷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后,對照組患者治愈7例,死亡12例,治愈率為36.84%;患者發生并發癥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1.05%;觀察組患者治愈15例,死亡4例,治愈率為78.67%,且無一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其發生率為0;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比較(n,%)
急重癥科重癥患者情況危急,機體抵抗能力弱,容易發生各種感染,死亡率高[2,3]。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治療,規范方案治療主要是先掌握患者的詳細身體機能狀況和病情變化情況,針對患者的個人特點,采取針對性治療,能充分考慮到患者的自身體質,對于體制相對較差的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還會加強患者的營養,增強患者的抵抗力[4,5]。雖然急重癥科重癥患者的病情嚴重,死亡率高,但是采取規范性治療方案能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及時予以患者治療,不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6,7]。
朱永梅[8]在神經內科重癥昏迷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體會中采用回顧分析的方法對50例神經內科重癥昏迷患者的病例及相關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并采用規范化的治療方案。5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經過規范化的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并且最終治愈,治愈率為76%。本研究觀察組患者的治愈率為78.67%,結果與之相似,說明應用規范方案治療神經內科重癥昏迷患者比常規治療方案效果顯著。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愈率78.67%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愈率36.8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的發生率21.05%高于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規范方案治療重癥昏迷患者效果顯著,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上廣泛的應用。
[1]張玲.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院內感染的臨床分析及護理對策.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6):35-36.
[2]宋春梅,王艷華,田學敏.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體會.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7):68-69.
[3]吳紅梅,蔡建英.口咽通氣管在神經內科重癥昏迷患者搶救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75.
[4]張桂欣 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體會.中國實用醫刊,2014(24):69-71.
[5]Tuna MM,Kilinc F,Pekkolay Z,et al.A case of mediastinitis accompanied with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coma.Turk J Emerg Med,2016,16(2):75-76.
[6]Rossetti AO,Rabinstein AA,Oddo M.Neurological prognostication of outcome in patients in coma after cardiac arrest.Lancet Neurol,2016,15(6):597-609.
[7]Le ón Ruiz M,Benito-LeónJ,Garc í a-Soldevilla MA,et al.First described case of coma triggered by retrograde venous air embolism: an exceptional but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situation.Neurologia,2016,31(5):350-353.
[8]朱永梅.神經內科重癥昏迷應用規范方案治療臨床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4,9(20):140-1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27
2016-11-08]
116000 大連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