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姍姍
藥枕聯合提醒式護理對50例腦室外引流術患者的護理觀察
萬姍姍
目的探討藥枕聯合提醒式護理對腦室外引流(EVD)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100例開展EVD術的患者,利用數字隨機表法分為對照組和對比組,每組5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比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藥枕聯合提醒式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對比組第7、21、60天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42.47±9.86)、(57.34±10.68)、(70.78±9.88)分均高于對照組(37.45±10.57)、(46.23±11.27)、(56.21±15.64)分,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或0.01)。結論藥枕聯合提醒式護理的護理方案對于EVD術患者的預后具有積極的護理意義。
藥枕;護理;腦室外引流
腦室出血(IVH)是神經科常見的急危重癥,臨床以繼發性腦室出血(SIVH)較為常見,其發生率占到出血性卒中的50%以上,有報道稱死亡率可高達20%以上[1]。EVD能夠迅速清除腦室內積血,降低顱內壓,快速緩解占位效應,恢復腦脊液循環。因此EVD已成為治療IVH重要手段。在日常護理中發現不同護理方式對IVH開展EVD患者的預后有著較大影響,故開展本次護理觀察。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昌圖縣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的100例開展EVD術的患者。診斷標準參考中華醫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1996年)進行診斷[2]。利用數字隨機表法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對比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性別比例、年齡、并發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男 女 平均年齡(歲) 高血壓對照組 50 30 20 58.5±14.3 39對比組 50 31a 19a 58.6±13.7a 41a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影像學診斷依據充分;②首次發病到就診時間<24 h;③年齡30~75歲;④患者家屬自愿同意本次護理觀察;⑤未合并其他系統嚴重疾病,無影響本次護理觀察的疾病。排除標準:①全腦室鑄型;②幕上出血>25ml,幕下出血>10ml;③頭部有外傷史,或各種原因不能引流者;④治療中放棄治療者。
1.3 護理方法 原則上同組別患者在同一病室。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比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開展藥枕聯合提醒式護理,在入院的同時交給患者家屬提醒卡片1張,卡片上有入院所需要辦理的手續、準備的物品及注意事項;根據臨、長醫囑提醒患者在什么時間進行化驗、檢查、用藥等,及日常護理中的注意事項。發放健康宣教、康復手法宣傳冊,指導患者家屬開展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在出院后發放聯系卡,注明復診時間,院后康復注意事項及后續護理要點。并使用中藥藥枕(菊花50 g,冰片5 g,天麻、川芎、全蝎、地龍、炒決明子、肉桂各20 g,木香、砂仁各15 g)枕于頭下21 d。
1.4 觀察指標 利用ADL評分分析患者入院第7、21、60天的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組第7、21、60天的AD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t=2.456、5.060、5.569,P<0.05或0.01)。見表2。
表2 兩組各時間點ADL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各時間點ADL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bP<0.01
組別 例數 第7天 第21天 第60天對照組 50 37.45±10.57 46.23±11.27 56.21±15.64對比組 50 42.47±9.86a 57.34±10.68b 70.78±9.88b
3.1 藥枕使用的意義 IVH患者發病時多意識不清,因應激、內環境等原因使用藥物較為謹慎,護理中采用中藥藥枕進行應對。中藥如木香、冰片等脂溶性藥物具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可通過皮膚的毛孔進入毛囊,再穿透其皮脂腺進入真皮層,通過皮層中的毛細血管網絡進入血液循環中。因皮膚表面固定及藥物劑量而進入血液循環中的藥物劑量相對恒定、持久。可有效調節神經、免疫等系統,從而達到治療作用,安全有效。而藥枕中芳香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揮發性作用,可直接被鼻腔吸入。而鼻腔黏膜中神經、毛細血管非常豐富,使藥物通過鼻腔進入血液或從組織中滲透入體內循環,起到藥物治療作用[3]。
3.2 EVD護理要點 IVH患者病情危重,均會注意無菌操作、定期吸痰翻身叩背等。但在護理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堵管和繼發感染。根據經驗EVD時間與后期恢復呈正相關性。但EVD時間越長堵管和繼發感染幾率明顯增高。堵管、感染等事件多發生在患部以側腦室為主的患者,故側腦室引流時間控制在7~9 d,第三、四腦室引流時間控制在10~14 d。且十分留意側腦室引流患者,發現引流液平面與呼吸不同步高度懷疑引流管堵塞,而堵塞多為血塊或組織,切記不要用0.9%氯化鈉沖洗,使用注射器抽出為佳,以免影響腦脊液循環[4]。
3.3 結果分析 對比組數據結果整體優于對照組,說明對患者家屬的提醒與關懷是十分必要的。有家人的陪伴在心理上給予支持,配合治療更利于患者康復。在院治療時間畢竟有限,指導家屬后期康復十分重要。ADL評分均證明提醒式護理配合藥枕近遠期相對傳統護理模式均較為理想。
[1]吳承遠,劉玉光.臨床神經外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64.
[2]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1.
[3]劉樹權.藥枕的作用機理.新疆中醫藥,2013,31(2):65-66.
[4]劉宏雨.側腦室引流在68例腦室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中華護理雜志,2005,40(7):516-51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06
2016-11-28]
112599 遼寧省昌圖縣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