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澤宏
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既考慮了利潤最大的因素,又考慮了企業風險的因素,有利于企業獲得長遠利益。所以說,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企業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最佳體現,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價值最大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目標。企業價值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說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市值,市值就是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也就說市值就是上市公司股本乘以股價之積,市值對企業而言是個長期、可持續的概念,它反映了所有投資者對上市公司股權價值的判斷,是市場中無數的投資者本著各自不同的投資策略和對公司前景的預期而綜合形成的結果,反映了市場對企業未來收益和風險的估計。市值管理的核心就是不斷優化和擴大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以實現市值提升。股票的價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本文從財務管理視角對市值管理進行淺析。
一、上市公司加強市值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為了在不斷變化發展的資本市場中占據優勢,上市公司需要緊跟資本市場發展步伐,不斷加大投資并購力度,降低融資成本,履行社會責任,不斷改善自身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因此,市值管理成為上市公司急需采納的一項戰略管理工作。
(一)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
全流通條件下,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現與大股東的經濟利益緊密相連;股權的激勵機制又使股票市值與公司管理層和全體職工利益高度一致。企業管理的重心也開始由質量管理、盈利管理轉變為市值管理。不是資產值高,股東的財富價值就一定大;也不是利潤高,帶來的增值就一定大。市值才是對股東財富意義最大的指標。因此,為股東創造價值,應該把利潤當作過渡性指標,而把市值當作經營的終極指標。
(二)提高公司融資能力的需要
有效的資本市場一方面以最低的交易成本為資金需求者提供金融資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資金需求者使用金融資源向社會提供有效產出的能力。因此,應將有限的金融資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企業及行業,進而創造最大的價值。因此,優質公司為了實現其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要向資本市場要資本,要在資本市場進行大規模低成本融資,而市值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融資規模和融資成本的高低。市值規模與公司的融資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市值越大意味著股價越高,意味著公司行業地位超高,意味著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綜合實力越強,從而直接反映上市公司對社會資本的吸納能力。一方面在公司股本不變的情況下,市值越大意味著股價越高,從而股權的融資能力就越強;另一方面,市值越大,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就越強,越容易得到更高的資信評級,融資成本也就越低,同時獲得間接融資的規模也越大,公司也就能夠獲得規模擴張和快速發展所需要的金融資源,從而提高公司競爭力。
(三)對外投資并購的需要
市值管理可以提高公司對外投資并購的能力。資本市場是“大魚吃小魚”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圍繞上市公司的并購活動將大規模展開,合規的資本運作成為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重要手段。而市值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上市公司的收購和反收購的能力。此外,市值管理也為拓展對外投資并購方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國際資本市場,換股吸收合并是一種十分成熟和流行的兼并收購方式,不僅可以盡量減少現金交易,從而減少公司因兼并收購面產生的巨大負債壓力。更可以使公司以最少的資本獲得最大的控制力,為了在換股吸收合并中占據優勢,以最少的股權換取最大的控制力,公司股價就顯得十分重要,市值管理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加強市值管理,提升企業價值的途徑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資本市場的發展,企業所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不斷加大,因此市值管理活動必須全面融入到業務流程中,通過事前計劃決策、事中監督到事后分析等管理手段,全程參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市值管理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提升企業價值。
(一)加強現金管理,提升資本管理水平
1.嚴格合理的現金流量管理?,F金流量管理能夠節約現金流量,降低財務費用;也能夠調節現金流向、流速,重新配置資源以產生效益。同時,節約現金流量也是相對地盤出企業稀缺資源,更能夠防范運營風險。
2.重視現金控制的運營資本管理。運營資本管理是指銷售系統、生產系統、采購系統、研發系統的現金管理,是現金流量管理的另一種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降低現金在四大系統的占用量和占用時間,為資源重新配置,創造效益提供支撐。集團企業可以建立資金集中管理平臺,對資金進行集中有效管理和控制,統籌運作,減少資金閑置,從而達到節約資金成本、提高資金效益、防范資金風險,提升企業的價值創造能力。
(二)加強成本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1.搞好成本管理要事前控制。在當今現代企業制度下,根據市場經濟的需要,成本管理必須從算賬型轉變為經營型,要把成本目標放在首位,以配合財務管理價值目標的實現。現代企業成本高低取決于事前的成本管理,即在產品投產前,通過對產品的功能、品種、組合、工藝、生產組織等分析研究提出各種可行性方案,進行成本預測,以適應成本的最優控制。
2.充分發揮營業杠桿和財務杠桿的作用。以保證產品質量和銷售渠道為前提,合理制定生產規模,發揮企業的營業杠桿利益,控制營業杠桿風險;科學合理地調整債務在資本結構中的比例,控制財務杠桿風險,發揮財務杠桿利益,實現企業收益最大化。
(三)加強會計管理,提升會計管理水平
1.執業判斷權。企業法定會計的依據是國家制定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為了企業發展的穩健,制度準則都賦予了會計人員的執業判斷權力,而這些執業判斷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利潤。運用執業判斷權是提升企業價值的有效途徑。
2.財務體制。財務體制包括財務組織、財務制度和財務人員的管理;又具體體現在內部控制、內部審計、財務權力分配。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健全財務組織,制定財務制度,培訓財務人員是企業價值保證的體現;同時,財務體制又是企業風險控制的保證體系。因此說財務體制不能創造企業價值,但能夠保證企業價值實現,也是提升企業價值的途徑之一。
三、結束語
市場經濟下的企業不但要向市場要效益,還要向管理要效益,尤其是向市值管理要效益,讓市值管理為提升企業價值創造更大的空間,要學會感知和利用資本市場的導航作用來觀察方向、發現機會,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戰略選擇的依據,并且樹立起這樣的理念。上述市值管理辦法從不同角度強化了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由于各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以此為基礎的市值管理思想和方法也必然存在許多差異,各企業應建立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市值管理模式,建立以價值管理為基礎,以創新為突破口,以財務為保障的管理體系。
市場永遠是對的,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就是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