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玉
摘 要:文博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人們對文博事業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制約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和文博事業的發展。本文從五個方面對文博事業的發展進行了思考,提出了促進文博事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文博事業;發展;創新
在中華民族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珍貴文物,文博事業也隨之興起。文博事業的發展事關社會文明與進步,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事關國家安全與形象。發展文博事業要有利于傳承地域文明和優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有利于百姓的文化需求與享受。因此,促進文博事業的發展是每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文博事業發展的問題:
一、加強對文物資源的保護
對文物資源的保護,首先要確立對文物資源規劃管理的理念,將行政保護與規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在保護過程中,反映一定的社會需求、地域特色以及使用性質等。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要制定具體的法律法規制度,加強對文物的法律保護,做好對博物院的規劃工作,科學制定好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歷史文化名城名鎮的保護工作,并將其納入城鄉建設規劃以及國民經濟發展計劃中。此外,要加強對文物資源的行政保護力度,以《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為依據,制定符合本地優秀文物的規范。在挖掘和傳承優秀地域文明的同時,要結合當地的實際,創造地域文化品牌。
二、加強文博事業信息化建設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博事業的信息化,是指將信息技術應用到對文物資源的開發和保護過程中,進而提升對文物搶救、保護、利用和管理的水平。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計算機管理技術已在我國部分博物院中逐步利用,“十五”大以來,信息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并取得了不斷進步。
加強對文博事業的信息化建設,首先要提高對其認識水平。當前,我國對文博事業信息化建設的定位還不夠明確,缺乏系統的科學規劃;對信息化建設的法規、政策還不夠完善,重開發、輕維護等現象較為嚴重。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切實轉變上述觀念,從思想上提高對文博事業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加緊對文博信息化建設的整體規劃以及對文化遺產的專項規劃;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體系,建立并完善文博信息化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以實現對規劃的科學指導、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等。
加強文博信息化建設要重視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國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遺產大國和文明古國。但是,從目前看來,我國對文博信息的開發利用還比較滯后,對信息的服務化水平還比較低。為了有效對文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博物院可以通過文物調查和數據庫管理系統強化對信息資源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博信息資源,同時要加強對信息安全的維護以及重視對信息知識產權的保護。
三、整合資源,拓展博物院社會地位
在我國的許多城市,都不止有一個博物院,但是各個博物院之間的資源分配并不均衡。即使像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其藏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更新理念,有效利用國有、社會和民間資源,充分發揮“博”和“物”兩個特色優勢,才能在資源上、形態上實現聯動互惠,才能在促進博物院新發展的同時,提升并拓展博物院的社會地位。
博物院的展覽活動實際上是對資源的優化整合,藏品資源是博物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而藏品的有限性卻無法滿足博物院舉辦的各類展覽活動。因此,在利用好現有資源的基礎上,要優化整合單一資源,激活長期閑置資源,匯聚孤立資源,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文博事業發展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指出,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隊伍建設是系統工程,長期任務。人是博物院中最活躍的因素,辦好博物管要充分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加強博物院的技術人員和管理隊伍建設。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博物院要想保持發展的活力,就應該加強對文博事業人才隊伍的建設。
五、加快文博事業改革創新
文博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發展文博事業必須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服務人民、服務全黨的高度思考文博事業發展問題,從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戰略出發科學分析文博工作的現狀,從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扎實推進文博事業的改革和創新。
目前,我國文博事業的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其改革的步伐相對滯后于經濟領域的發展,其發展的總體水平仍遠遠落后于我國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進程,仍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文博事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仍遠遠落后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求。
新形勢下文博事業的發展,要本著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原則,切實抓住機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應對挑戰,以推動文博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東海.創新,中國文博事業深化改革的動力[J].中國博物館,1990(04).
[2]王海微.關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