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麗
摘 要: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表演,既能夠充實群眾的日常生活內容,又可以在活動中加強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各種新形勢、新花樣的群眾文化活動不斷開展,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指導中心、培訓中心和活動中心,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時期,如何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其社會公益屬性,提高文化活動的開展效率,成為了文化館工作人員所要首先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文化館;精神建設;重要作用
一、完善硬件設施建設,提升文化館服務能力
(一)適當增加資金投入,優化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的基礎設施,足夠寬闊的活動空間,是保證文化館各項公益職能有效發揮的基本前提條件,也是文化館得以推動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的根本保障。但是從當前的文化館建設狀況看,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文化館的文化活動設施不健全,嚴重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尤其是在一些較為偏遠、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文化館的服務能力和活動組織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做好文化館的設施建設刻不容緩。首先,地方政府要加強對文化館重要性的認識,將文化館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這一宏觀目標相結合,適當增加資金投入,健全文化館基礎活動條件,為豐富群眾精神世界提供現實環境。其次,對于文化館的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來說,要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的財政撥款,根據當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統計好文化活動中的流動人群數量、最低設施配備等內容,為文化館的建設提供重要參考依據。需要注意的是,文化館的各項建設要以滿足群眾文化活動需求為主,著重體現其實用性和功能性,嚴禁出現“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二)提升人員專業水平,增強活動服務意識
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成效,文化館人員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培訓者,如果館內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能力不過關,就會使得文化活動的內容不充實、活動開展毫無秩序,難以發揮文化活動所帶來的精神文明建設作用。因此,只有不斷提高文化館人員的專業能力,樹立起“為群眾服務”的意識,才能真正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推動作用。具體來說:第一,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分批次、分等級的對館內人員進行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活動策劃能力、活動協調能力、活動教學能力等。第二,建立起配套的培訓考核機制,對于參加培訓的文化館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強他們的培訓學習意識,發揮培訓應用的作用。通過培訓,建立起一支專業能力過硬、組織策劃經驗豐富、具有服務精神的現代化文化館活動隊伍,為各種群眾活動的開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文化館要始終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文藝方針和路線,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這是文化館的性質所賦予文化館的重要職能。因此,文化館要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大局;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與時俱進,貼近生活,把職能服務延伸到基層,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要用先進的文化給人民以思想的啟迪和心靈的凈化;要以繁榮和發展為中心,以改革和創新為動力,努力開創文化館工作的新局面,從而發揮文化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三、積極發揮文化館的陣地作用
文化館作為國家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其性質和地位決定了他必須積極發揮自身的陣地作用,并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牢牢把握“大眾創造、全民參與、人人享受”的宗旨。同時以此為中心向周圍輻射,以鄉鎮文化站為根據地,以村級文化大院為著力點,立足實際,大膽創新,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會群體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使群眾文化教育、文化學習、文化娛樂、文化信息得到蓬勃發展,把文化館辦成人民群眾向往與喜愛的場所,真正成為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前沿陣地。
在充分發掘各類文藝人才的基礎上,利用節假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廣場文化、社區文化、鄉村集市文化、校園文化、軍營文化、廟會等一系列文化活動,豐富和活躍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促進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進而形成城鄉互動、相互交流的大好局面,促進城鄉文化蓬勃發展,使濃郁的城鄉土文化散發迷人的芳香。
四、全面發揮文化館的輔導功能
群眾文化是人們職業以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為了使其豐富多彩、提高質量,并具有正確的方向性,作為群眾文化事業機構的文化館對其進行輔導和指導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義不容辭的。文化館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輔導工作涉及到活動的方方面面,它是文化館功能的完整體現,也是走活一個區域群眾文化活動一盤棋的關鍵。
五、積極提升文化館的服務作用,推進農村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文化館兼有黨和政府文化使者及直接面向群眾的社會文化服務者的雙重身份,代表著先進文化發展的前進方向,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服務,責任重大。根據群眾文化實踐,辯證地看,就需求關系而言,作為需方的人民群眾是主體,文化館是客體;就供求關系而言,作為供方的文化館是主體,人民群眾是客體。群眾在創作和展演民間文化作品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但大多數時候主體是由文化館擔當的,而且擔當的是主流文化,并擔當了對大眾文化、民間文化的提升工作。實際上,群眾文化活動是文化館工作的基礎,人民群眾與文化館水乳交融,主客體不可分割,共同塑建社會主義群眾文化。
以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各類文化活動服務于社會群眾,是文化館人進行社會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開展文化活動中,要注意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的不斷創新,內容要豐富多彩,形式要多種多樣。要繼續發展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繼承和提升傳統藝術、民間藝術,打造精英文化。社區文化可以以廣場文化為依托,向社區、街道,乃至家庭輻射。
參考文獻:
[1] 楊鎖梅.文化館在保證人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中如何發揮職能作用[J].文學(理論版),2011(13):46-47.
[2] 郭強,賀喜.發揮文化館作用,推動群眾文化的發展[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2(11):30-31.
[3] 董妍.如何推動文化館實現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引導性作用[J].群文天地,2012(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