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琦
(黑龍江省黑河中俄青少年活動中心)
淺談在鋼琴教學中提高視奏能力的有效方法
◆呂 琦
(黑龍江省黑河中俄青少年活動中心)
鋼琴視奏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培養訓練出來的,是每個學習鋼琴的學生一定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學生在學習一首新的樂曲時,如果學生具有較好的視奏能力,就可以縮短對陌生樂曲的熟悉過程,加快學習樂曲的速度與質量。
鋼琴教學 視奏能力 視唱
鋼琴視奏能力是每個學習鋼琴的學生一定要具備的能力之一,學生在學習一首新的樂曲時,如果學生具有較好的視奏能力,就可以縮短對陌生樂曲的熟悉過程,加快學習樂曲的速度與質量,如何輔導學生提高視奏能力,也就成為學好鋼琴的關鍵所在。
在大部分家長的眼中,能夠把老師安排的樂曲演奏完整就可以,什么視奏、視唱都不重要。把流行歌曲《菊花臺》的曲譜交給鋼琴十級的學生,限時10分鐘馬上進行演奏,樂曲演奏可能不夠流暢,這就說明,演奏樂曲水平的高低不能決定學生是否有過強的視奏能力,只有進行規范系統的訓練,才能提高學生鋼琴視奏能力。
視奏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慢慢培養訓練出來的,訓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五線譜由五條平行線構成,由下往上數分為五線四間,譜表,是寫在樂曲五線譜最前邊,來確定樂曲中音符的具體音高位置的符號。鋼琴曲譜中,使用的是G譜表(高音譜表)和F譜表(低音譜表),熟練掌握高、低音譜表中的do,把他們分開熟練讀、唱曲譜。
只有熟練掌握譜表,才能分清音符的高低音,準確彈奏音符。學習樂曲前,要讓學生正確地區分音符和位置,準確地完成樂曲的視奏部分。
熟悉鍵盤的過程,可以把高、中、低音區比喻成動物,讓學生更容易記住。在低音區彈奏時,就像是一頭老虎在吼叫;在中音區彈奏時,就像是小狗在叫;在高音區彈奏時,就像是小貓在喵喵叫,通過這樣的比喻,會讓學生記住不同音區發出的不同音響效果。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認為這些要背下來太難了,其實調號不用背,只要記住竅門就很容易每一個調,降記號看倒數第二個降號,降的是什么音符就是什么調;升記號看最后一個升號,升的是什么音符,向上找小二度就是樂曲的調號。
用來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的記號叫做變音記號。

升、降記號記在音符的前面叫做臨時升降記號,起到臨時變音的作用,它只對本小節內的音符起作用;升、降記號記在高、低音譜號與拍好中間,叫做調號。升降記號很多學生在彈奏時,常常忽略升降記號,這樣做就改變了樂曲的旋律線,也改變的作曲家的意圖。
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叫做節奏,在整個樂曲或樂曲的部分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節奏叫做節奏型。
節奏型在樂曲音樂表現中具有重大意義,作曲家在創造音樂形象時,僅出現一個節奏型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和其他音樂要素結合起來,才能塑造出更美妙的樂曲。
很多教師和家長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只注重樂曲樂句的練習,卻忽略了節奏的訓練。節奏,可以說是樂曲的基礎,同時也是旋律的支架,樂曲是否動聽取決于豐富的節奏。
節奏分為二八節奏、大附點、小附點、大切分、小切分等,在訓練時要求學生打拍子讀節奏,右手打節拍或是拍手打節奏,邊拍邊唱從慢到快,區分不同節奏型的特點與速度。
音樂進行的快慢叫做速度,它基本上可以分為慢速、快速、適中三類。
在遇到新的樂曲時,不用著急快彈,要慢速練習,看清楚樂曲的節拍、調號和速度,視奏時,先唱樂譜,唱熟后再彈奏,旋律熟悉之后雙手再合起來彈奏,不要圖省事、圖快上來就直接彈,那樣會造成學生心理壓力,會覺得雙手直接合起來很困難無法完成,長期以往會導致學生厭學造成半途而廢。
學生學習一首新的樂曲時,一定要先視唱,然后分手彈彈,左右手分手彈對了,沒有錯誤了,再一起合。
如果拿來新樂曲,不視唱就直接彈奏,也許彈了很多遍,學生都沒有彈出樂曲的旋律,就會出現煩躁的情緒,導致厭煩;如果教師帶著學生先進行視唱,讓學生在腦子有旋律的影子,這樣讓學生更容易學習樂曲。在視唱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提前視唱,很容易就記住了這些旋律與音符,邊唱邊彈做到了眼睛看曲子、耳朵聽左右生音符、嘴唱曲譜、手指彈奏旋律,手、眼、口、腦同時工作,增加了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視奏能力。
想要提高學生視奏能力,就必須從學生學習鋼琴的初期抓起,做到認真、準確的讀譜和唱譜,學生掌握了視奏技巧,在學習新的樂曲時,教師和學生就會節省很多時間,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為學琴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2]劉智勇,鄭紅.音樂教與學問答[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2010.
[3]李重光.音樂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