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遠 高 潔
(臨沂第四中學)
學校景觀水池水質健康維持探究
◆高 遠 高 潔
(臨沂第四中學)
學校玉蘭廣場原來水池底部落滿空氣中的浮塵飄落物,有大量藻類滋生,水體呈現墨綠色,視覺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水體環境和景觀,采用定時人工清理,費工費力。為維持水質和保護景觀,作者通過激發學生靈感,采用查閱信息、討論交流、野外調查等方法,形成
景觀水池 生態系統 水質
創造和革新能力、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查閱信息,討論交流,野外調查。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針對這節課的探究內容和培養目標,我采用了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選取校園內的玉蘭廣場景觀水池、校門東側景觀水池、校門西側景觀水池作為研究區域,組織學生調查分析校園水池景觀及水質現狀,提出保護與維持水質的改造措施,體驗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過程與方法。
1.如何獲得選題靈感?
2.如何開展校園研究課題?
3.你感覺校園調查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4.請嘗試設計一個校園研究課題?
5.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學校景觀水池生態系統維持。
學校景觀水池生態系統現狀調查、風險評估和改造措施。根據“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規律,我指導學生采用了觀察探究、實驗檢測和自主查閱收集資料的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步驟,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活動課的重點是對景觀水池現狀的研究分析,難點是提出科學合理的水質保護與維持改造提升方案。
1.讓同學們預設學習調查研究方案;
2.參觀學校所有景觀水池,記錄水池生態系統現狀;
3.引導學生討論評估水池生態系統風險,提出改造措施;
4.小組討論、師生討論會、作品展示。
獲取信息,設計實驗,小組合作學習,作品交流與展示。
創造力和創新、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靈活性和適應性、溝通與合作。
1.討論生態系統結構;
2.分析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3.闡明生態系統穩定性;
4.形成生態學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1.知識目標:分析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闡明生態系統穩定性。
2.能力目標:運用系統學方法分析生物學問題,運用生態學知識和觀點評價改造環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形成生態學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1.實踐探究出真知
為了便于活動的開展,我將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分別到校園和實驗室對三個景觀水池的植物、魚類、周邊環境及水質狀況展開細致的觀察分析和水質實驗檢測。
2.交流分享展成果
實踐調查結束后,小組匯總分析實驗檢測的數據、觀察結果和查閱到的資料信息,返回班級,分組交流匯報,并提出各自的改造提升方案,展示各組的研究成果。

1.學習記錄表,評價學生記錄資料的翔實性和真實性;
2.班級小報:展示學生作品,提供交流平臺;
3.試驗:檢驗學生作品設計;
4.決策建議書:終結性成果,向學校建言獻策。

通過有效的小組實踐活動和分享交流活動,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創新思維能力、表達交流能力等科學素養,有效達成了課時目標。
1.研究區域:玉蘭廣場水池。
2.存在問題:玉蘭廣場水池底部落滿空氣中的浮塵飄落物,有大量藻類滋生,水體呈現墨綠色,視覺效果不佳,嚴重影響水體環境和景觀,采用定時人工清理,費工費力。
3.研究目的:維持水質,保護景觀。
4.規劃方案:建議鋪設底質淤泥、沙子和礫石,每個水池投放水螺50個、河蚌10個和泥鰍20條,運用微生物分解原理,分解底質殘渣有機物,加快物質循環。同時可增加水池中微生物種類和數量和景觀美觀度。每個水池栽植蓮藕10株、香蒲20株、蘆葦30株、金魚藻30株和苦菜30株,運用植物生長吸取水體中富余營養鹽類和掩飾飄塵,凈化水質。同時,可增加水池中植物種類和數量和景觀美觀度。增加放養10厘米胖頭鰱20尾、5厘米鳙魚20尾、5厘米草魚20尾和5厘米鯉魚20尾,運用濾食性魚類采食藻類的特點,控制藻類數量。同時可增加水池中魚類種類和數量和景觀美觀度。在水面擺放水葫蘆和水花生少許,增加植物種類和數量和景觀美觀度。

1.安全預案
(1)校園水池實地調查和采集水樣時由教師全程陪同監督,控制人數。
(2)實驗室觀察和分析時由教師跟蹤指導,并負責實驗室安全。
(3)試驗實施和宣傳活動展示時,提前做好海報。
2.教育資源
(1)學校資源。學校開放探究實驗室,提供鐵離子測量儀、二氧化硅測量儀、pH溫度雙量程測量儀、總氮測量儀、總磷測量儀、葉綠素測量儀、離心機和浮游生物網等儀器設備。
(2)社會資源。臨沂市科技館和臨沂市科學探索實驗室提供其它的實驗室藥品、儀器設備、專業書籍和專家指導,有關新聞媒體對活動提供宣傳報道。
3.活動效果
(1)學生們通過查閱資料、專題講座、調查研究、動手實踐等活動培養了一定的創新意識,提高了運用、分析、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活動過程中充分強調和展示了學生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培養了的科學探索精神、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能力。
(2)學生們廣泛宣傳水環境保護,呼吁同學們關注和保護學校與家鄉的水環境,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共同倡導生態文明和生態道德,提高保護家園的自覺性,培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高尚情操。
臨沂市政府決策咨詢項目(2015J05和2015X05)。
規劃決策書,并建議學校:(1)鋪設底質淤泥、沙子和礫石,投放水螺、河蚌和泥鰍;(2)栽植蓮藕、香蒲、蘆葦、金魚藻和苦菜;(3)增加放養鰱魚、鳙魚、草魚和鯉魚。學校采納了同學們的建議,重新修整了校園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