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欣
?
淺談五年制藥學專業(yè)高職生的課堂教學
馮欣
五年制高職學生作為高等教育中一個特殊的群體,自制能力差,學習能力不強,厭學情緒較重,大部分學生畢業(yè)后無法勝任崗位要求。高職教學課堂內容、教學設置與五年制高職生需求脫節(jié),教學效益低下。教學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五年制高職教育教學的特殊性,現(xiàn)以五年制藥學專業(yè)為例,針對該群體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職生的課堂教學進行探討。
五年制;高職;課堂教學;藥學
社會人才類型在宏觀結構上大體分技能型、技術型、工程型和學術型四類[1],我國高職教育主要培養(yǎng)專科層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五年制高職生是初中畢業(yè)不經過高中階段就直接進入高校學習五年取得大專學歷的學生。該群體普遍存在上課期間不認真聽課、睡覺、玩手機的現(xiàn)象,布置作業(yè)完成不好,課堂授課效果差,學期考試不及格率高,畢業(yè)之后不能勝任崗位要求,造成社會教學資源和人才培養(yǎng)的極大浪費,從事五年制高職學生一線教學的老師為此傷透了腦筋。提高五年制高職生的課堂教學效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該問題,本文以藥學專業(yè)五年制高職生的課堂教學為例進行探討。
1.1獨立生活時年齡小,自制能力弱五年制學生初中畢業(yè)后直接到高校學習生活的平均年齡為15、16歲,比普通高校生小3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本來就有貪玩、任性、好動的特點,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喜歡張揚個性、標新立異,還有較強的叛逆性。另外,五年制高職生在初中階段普遍表現(xiàn)不太好,遲到、曠課、早戀、上課睡覺、玩手機的毛病或多或少就存在,現(xiàn)在忽然離開家長的約束,進入高校學習生活,高校管理相對松散,他們身上的這些毛病就會急劇放大。特別是在網絡時代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太多的誘惑使該群體很多學生過度沉迷于網絡游戲、韓劇中無法自拔,荒廢了學業(yè),浪費了青春。
1.2吃苦精神松懈,厭學現(xiàn)象普遍五年制高職生剛從初中畢業(yè)緊張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逃脫出來,以為進入高校學習就可以放松下來,平時不用認真學習,只要考前突擊一下考試及格就算過關了,一直繃緊的學習勁頭會猛然放松,從精神認識上喪失了吃苦精神。藥學的很多專業(yè)課程都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對于剛畢業(yè)的初中學生來說,內容枯燥又有很大的學習難度。課堂上老師只是帶領講講,如果想學好還要自己通過自學的方式深入掌握。學生本身文化基礎比較薄弱,沒有刻苦鉆研的精神, 現(xiàn)在面對這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會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想學也看不懂還不如不學了,厭學情緒就會逐漸產生。
1.3缺少人生規(guī)劃,進取心不強五年制高職生在初中階段往往被貼上“差生”的標簽,進入高校往往是迫于無奈或者遵從家長的意愿,或者可以說是奔著混文憑來的。初中時學習成績差造成的失落、迷茫情緒會一直帶入高校,進而會影響自己對人生走向更高層次的追求,缺乏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對學業(yè)漠不關心,藥學專業(yè)究竟是什么?為什么學習藥學?學完后將來究竟可以干什么?很多同學不知道答案,膚淺認為只是“賣藥”的學生,覺得學習藥物化學、藥物分析等課程,沒一點用處,只要識字即可。那些想學習的同學,往往因為外在的“大環(huán)境”堅持不了多久,就被同化了。
2.1高職教學模式與五年制學生的不匹配五年制高職生學習基礎比較差,高職教學不再像初中那樣慢節(jié)奏的手把手式教學,學習內容驟然增加很多,課堂上老師只是講一部分內容,其余的需要學生自己看,徹底搞明白可能還需要到圖書館查閱更多的資料,學生思維和知識無法適應初中和高職之間的銜接。
2.2高職教學課堂設置銜接不科學高職老師授課按照學校規(guī)定的教程制定授課計劃,很多課程之間是相互關聯(lián),內容之間會有銜接,但是由于課程進度不一樣,以及學生學習基礎過差,學習內容會出現(xiàn)斷層,“聽不懂”造成學生種種厭學情緒,同時讓老師失去了上課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甚至會有挫敗感。
2.3高職教學課堂教學內容枯燥乏味高職老師多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即便現(xiàn)在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也是“照本宣科”的“填鴨式”教學,往往教學知識陳舊、方法單一,再加上學生不理解各課程的必要性,所以覺得上課“枯燥乏味”。
為了提高五年制高職生課堂教學效率,為社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藥學高端技能型人才。針對五年制高職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特點以及高職教學存在的問題,我認為高職課堂教學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3.1做好心理輔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高職院校,任課老師根據自己課程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心理干預。剛剛入校的五年制高職生,心理往往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神秘論”,覺得高職院校事事神秘,自己是大學生了,產生強烈的敬畏感,想學好,但是基礎差,欲速則不達,處處受挫,而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非常差,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另一種是“蔑視論”,一切無所謂,只要期末考試過關即可。這兩種情況都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蔓延,即便一門掛科,來年補考也很容易通過,惡性循環(huán)產生。因此每一門課程老師需細心觀察指導,及時了解學生心態(tài),在制定群體學習方法指導的同時,可以針對個體“因材施教”。如藥物化學分層教學,基礎知識不好的學生,可以把最基本的官能團或者結構式列舉出來,讓學生強化記憶與學習,只要掌握一類藥物最基本的構效關系,了解發(fā)揮作用的官能團是什么即可;基礎知識好的學生則要求深一層學習,掌握同類藥物中長效、短效藥理作用的產生是因為哪個特殊的結構。這樣可以讓基礎差的學生產生“努把力就可以摘著桃”的滿足感,讓基礎好的學生產生“跳一跳就可以摘著更多桃”的成就感,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就會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逐步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意識。
3.2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針對五年制高職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專業(yè)特色設置不同的教育教學內容[2],做好課堂設計、提煉教學內容,提高學習興趣。不照本宣科、勇于創(chuàng)新,采用學生喜歡和容易接受的教學模式,引入互動教學、游戲教學、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訓練等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個人看法,相互討論,自主學習,“以就業(yè)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3],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比如藥事管理課程可以模擬法庭,把社會上的熱點案例引入課堂,讓每個學生參與進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強化課程的實用性;臨床藥物治療學課程可以把模擬藥房或者臨床藥師巡診的病房搬進課堂,引導學生角色扮演之前,認真查閱資料,培養(yǎng)學生抱著“如果自己是病患,想要得到如何對待,那么就如何對待病患”的態(tài)度,刻苦鉆研專業(yè)知識,進行“合理用藥”的藥學服務;藥劑學課程完全可以嘗試教學做一體化,比如軟膏劑的制作,完全可以把各種基質擺放到每個學生面前,然后邊講邊操作;藥理學課程可以設置一個教學情境(比如某個同學的切身病痛經歷),同學們參與實踐,邊學邊做,老師提供咨詢和幫助,最后作總結[4]。
3.3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親其師而信其道”,老師認真提高自己的能力,尊重學生,用心傾聽學生的心聲,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感到自信、輕松和安全,這是實現(xiàn)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前提[5]。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6],引導學生明白“沒有差生,只有差異”,鼓勵學生發(fā)揮優(yōu)勢,張揚個性,努力進步。多表揚、少批評。實行獎勵機制[7],對于上課不玩手機,積極踴躍回答問題學生,平時成績多給分或優(yōu)先選擇作業(yè)完成方式等。并且可以在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講一些藥學界取得重大成就的真人真事,樹立榜樣。
3.4進行教學改革,提早讓學生感知專業(yè)內涵五年制學生現(xiàn)在多采用“4+1”教學模式,即在校前四年學習理論知識,最后一年進行實習鍛煉。該類學生因為本身懶惰的特點和前期對專業(yè)課認知的錯誤,造成最后實習時候完全不能勝任工作,因此社會也對該類人群存以詬病。如果能夠將見習活動分段安排在授課中,比如進校后的每一年暑假,讓學生提早感知專業(yè)內涵,知道“藥學”是干什么的,感知勝任各崗位所要有的實踐操作技能,那么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管是理論課或是實驗課的學習就會有的放矢,當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學習的主動性就無形中提高。
3.5建立“家校互動平臺”,共同引導教育五年制高職生總體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想學而學不會”,另一類是“壓根不想學”,不管是那一類,都需要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引導,讓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一切動態(tài),包括心理、學習、生活等一切情況,使學校和家長進行更有效的溝通。比如學生因玩手機或者談戀愛在課堂上不聽講,家長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經濟封鎖限制”,或者沒收手機等,同時老師適當?shù)倪M行心理輔導,這樣效果可能會比老師單方面的說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想學的”,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愛;對于“不想學的”,不拋棄不放棄。學校老師和家長緊密聯(lián)系,共同努力把每一個學生培養(yǎng)成名副其實的能夠自食其力的技能型人才。
3.6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高職藥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方向往往是社會藥房、藥廠、醫(yī)藥公司、醫(yī)療機構藥房、醫(yī)藥購銷人員等[8]。社會需求有良好知識儲備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才,針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特點,需要更多具有扎實一線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老師,這樣的老師才能把“教學做”一體化搬進課程,把課本知識由厚變薄,由薄變厚,深入淺出,培育出適合社會需求的專業(yè)人才。擴大“雙師型”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是順應時代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提高五年制高職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總之,五年制高職學生因為年齡小、基礎差,課堂學習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他們的可塑性也非常強。要想把該群體培養(yǎng)成才,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養(yǎng),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和學生做朋友,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使學生感受到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同時提高學生對藥學專業(yè)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正確有效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和家長緊密聯(lián)系并共同引導其樹立切實可行的目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當學生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找到學習的動力,那么五年制高職課堂教學就會使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提高成就感,學生獲得滿足感,最終取得五年制課堂教學“雙贏”效果。
[1]楊金土,孟廣平,嚴雪怡等.對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幾個重要問題的基本認識[J].教育研究,1995(6):7-15.
[2]孫志方.五年制高職生教育管理難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8(3):57-61.
[3]潘海勇.以需求為導向的高職藥學專業(yè)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3.
[4]郝潔,毛淑靜,王董.五年制高職藥理學課堂教學方式問卷調查分析[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29(5):26-27.
[5]姜銳, 教育的人性回歸-羅杰斯人本教育觀及現(xiàn)實意義[J].北方文學,2012(2):186.
[6]童佳紅,情感管理在五年制學生管理中的作用[J].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5,31(3):114-115.
[7]余景波,代箐,趙深,等.激勵機制在民辦高職院校五年制大專學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疆職業(yè)教育研究,2014,(2),49-51,85.[8]別同玉.高職藥學人才需求分析及展望[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2,(10):70-72.
河南省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南陽 473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0.059
1003-8914(2016)-20-3034-03
?恒
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