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娟
?
針灸對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
魏娟
山東省壽光市中醫院針灸科(壽光 262799)
摘要: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低下,提高中老年人自身的免疫力即可增強抵抗力防治疾病,又可以延緩衰老。自身穩定平衡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因素,機體的整體調節是作用基礎。針灸對人體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功能有較好的調節作用,能增強正常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老年人低下的免疫功能,使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動態平衡和內外環境的協調。
關鍵詞:針灸;免疫功能;預防疾病;抵抗能力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利用針灸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預防疾病,成為研究的新亮點。針灸與免疫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我國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許多針灸預防治療疾病的記載?!端貑枴ご谭ㄕ摗吩鞔_提出,五疫將至,應用五種刺灸法進行預防。明代高武的《針灸聚英》中說“無病而先針曰逆,未至而迎之也”,明確地提出了針灸免疫預防疾病的觀點。
現代免疫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近年來迅猛發展。從古代《黃帝內經》到現代免疫學雖然跨越了2000多年,但其主要理論都是強調自身穩定平衡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因素,機體的整體調節是作用基礎。人們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免疫功能逐漸低下。年齡愈大,免疫力愈低下,愈衰老,愈低下。因此提高中老年人自身的免疫力即可增強抵抗力防治疾病,又可以延緩衰老。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實驗和動物實驗研究表明,針灸對人體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功能(如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因子免疫、經絡-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等)有明顯的調節作用,亦可明顯的改善中老年人衰老癥狀,延長生存期?,F綜述如下。
針灸對正常的淋巴細胞、白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紅細胞等的免疫均有良性作用。
1.1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高洪泉等[1]的研究表明針刺老年大鼠的“足三里”“關元”穴區,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進而提高老年大鼠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增強體質,提高免疫抗衰老的作用。朱梅等[2]針刺老年大鼠的“足三里”“關元”穴區可使大鼠肝臟內的巨噬細胞的數量增加,體積增大,吞噬能力增強。以上動物實驗說明針刺能明顯增強動物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肝、脾和腹腔)的吞噬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1.2增加淋巴細胞的數量及功能徐蘭鳳等[3]對健康老年人40例施行保健灸,穴取“神闕”、雙側“足三里”每次每穴灸10分鐘,隔日灸1次,2個月為一療程。結果提示,保健灸能增強人體細胞的免疫能力,提高T淋巴細胞的數量及紅細胞C3受體的花環率,還能提高體液免疫功能,使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均有增加。唐照亮等[4]觀察到艾灸“腎俞”可提高老齡小鼠的胸腺指數,促進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提示艾灸可延緩胸腺萎縮退化,恢復和促進脾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機體免疫防衛能力。說明艾灸治療確能迅速提高免疫活性淋巴細胞,使機體的免疫機能和自身穩定功能獲得顯著改善和增強。
1.3對白細胞的影響針灸能增加白細胞數量,又能增強其吞噬能力。北京中醫學院觀察針刺健康人“足三里”等穴,發現白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增強,吞噬指數由1.74上升到3.86,吞噬率由48.16%上升到71.25%。張時宜等[5]直接灸小鼠“命門”,連灸7壯,隔日1次,灸15次后,結果顯示,動物白細胞數較灸前明顯增多,每天針刺大鼠的“足三里”等穴各2次,其白細胞總含量明顯升高,第5天達到高峰,并有穴位特異性,以“足三里”“內關”“合谷”最為有效。說明針灸能調動和增強機體的生理性防御免疫功能。
1.4提高NK細胞(免疫細胞)的活性NK細胞是抗體免疫監視功能的重要執行者,并在感染、同種移植排斥及免疫調節中起著重要作用。曹巧莉等[6]發現一次性隔鹽壯灸“神闕”穴,小鼠的脾臟NK細胞活性在24小時之內迅速上升,48小時后NK細胞活性有所下降,但還是顯著高于對照組,其后72小時和120小時后恢復到原來水平。而日間連續施灸,NK細胞活性下降到某一時限內,可阻止其活性下降的趨勢,使其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1.5對紅細胞免疫的影響紅細胞免疫系統能識別、黏附、濃縮、殺傷抗原,其主要功能是清除體內的CIC(循環免疫復合物),保護組織免遭CIC沉積所致的損傷。王燕等[7]通過艾灸小鼠的強壯穴實驗得出,艾灸可延緩衰老小鼠免疫器官的萎縮退化。命門組在提高小鼠的紅細胞、C3b受體活性的作用較好,能夠明顯增強衰老小鼠的紅細胞免疫功能。
針灸對機體的免疫蛋白、抗毒素凝集素、殺菌素、溶血素、和補體等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李蘇等[8~9]針刺老年人“足三里”發現能使老年人血清中的IL-2(細胞生長因子)顯著上調,增強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王鳳鈴等[10]艾灸“神闕”穴后CD3+、CD4+與正常偏低的情況下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對CD8+的影響不大從而使CD4+/CD8+的比值明顯高于對照組,從而改善免疫功能。陳鎮江等[11]采用隔鹽灸雙側“足三里”觀察到施灸后較高的IgG、IgM含量均有所下降,淋巴細胞轉化率顯著升高。
細胞因子是體內免疫細胞和非免疫細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因子,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調節多種細胞功能。馬振亞等[12]于動物雙側“足三里”隔日針刺,7次后測定出針刺后IL-2、IFN的活性顯著增強,血清IFN在8小時達到高峰。詹臻等[13]于健康人“神闕”“足三里”處進行溫和灸,結果灸后EGF(上皮生長因子)含量明顯升高,表明保健灸對能調節機體的EFG的合成與釋放,促進組織細胞的生長繁殖,有利于機體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經絡-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是指有人體經絡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共同構成的一個網狀構。這一結構是針灸對免疫產生作用的重要體系和具體途徑。它在調節人體陰陽,臟腑氣血的平衡,達到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穩定,提高免疫功能,防治疾病中起到特殊的整體調節作用。宮星等[14]電針針刺陽虛大鼠的雙側“足三里”觀察到大鼠的血清皮質醇、T3、TSH的含量降低;同時發現下丘腦的β-EP的含量降低。辛保玉[15]在艾灸“腎俞”“命門”“大椎”后發現針灸可使T(睪酮)增多,使E2/T的比值下降,延緩衰老的內分泌機制。
綜上所述,針灸對中老年人的機體的免疫功能有雙向調節作用,使抗體免疫作用達到新的動態平衡和內外環境的協調。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養生保健延緩衰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如何利用針灸(如針刺、電針、藥物灸、穴位注射等方法)更科學有效的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防治疾病,延長壽命,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將會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高洪泉,朱梅,王英.針刺老年大鼠“足三里”“關元”對免疫系統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2,18(5):53-54.
[2]朱梅,高洪泉,劉瑞豐,等.針刺老年大鼠“足三里”“關元”對老年大鼠肝臟內巨噬細胞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03,19(6):52-53.
[3]徐蘭鳳,王玲玲,吳中朝,等.保健灸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針灸,1994,14(3):23-24.
[4]唐照亮,宋小鴿,侯正明,等.艾灸老齡小鼠的腎俞對延緩衰老的影響[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9,18(5):53-54.
[5]張時宜,李麗卿,許智勇,等.直接灸小鼠命門穴對白細胞的影響[J].新中醫,1991,9:14.
[6]曹巧莉,張力,歐陽群.隔鹽灸對小鼠NK細胞活性的影響[J].針灸學報,1991,14:21.
[7]王燕,高希言.艾灸強壯穴對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河南中醫,2005,25(11):24-25.
[8]李蘇,姜瑞琨,殷剛峰,等.針灸強壯保健穴對中老年人IL-2調節的討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11(9):804-805.
[9]李蘇,徐海榮,焦健慧,等.針灸足三里、腎俞等對IL-2、NO的影響[J].山東中醫雜志,2002,27(11):669-670.
[10]王鳳玲,李惠,魏正岫,等.灸神闕穴對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及全身狀態的觀察[J].中國針灸,1996,16(7):40-41.
[11]陳鎮江.保健灸對老年人免疫作用觀察[J].中醫雜志,1998,31(7):40-41.
[12]馬振亞,王益民,范青生.對針刺對腎虛動物IL2-IFN-NKC免疫調節網的影響[J].針刺研究,1992,17(2):139-141.
[13]駱永珍,張燕華,周榮興.針灸與免疫[M].版次.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90.
[14]宮星,董曉彤,王雙昆,等.電針對陽虛大鼠的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0,6(16):57-58.
[15]辛保玉,洪儷鳳,石學敏,等.天灸“腎俞”、“命門”、“大椎”對SAM-P/10小鼠的血清睪酮和雌二醇合成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3(4):50-51.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75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1-0143-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桑莉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