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華 馬 萍 衛 麗
?
針灸治療內臟絞痛的研究現狀
宋俊華1馬萍2衛麗1
1.成都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成都 610072);2.成都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教研室(成都 610075)
摘要:內臟絞痛通常包括心絞痛、膽絞痛和腎絞痛。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膽絞痛是由膽囊或膽管內結石移動,造成膽囊管或膽總管的暫時性梗阻而引起的絞痛;腎絞痛通常是指由泌尿系結石尤其是輸尿管結石導致的突然發作的腎區劇烈疼痛。臨床上由于本病發作突然,疼痛劇烈,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所以控制疼痛是內臟絞痛治療的首要措施。本文從針灸療法、綜合療法、其他療法等角度闡述了本病的治療現況。
關鍵詞:針灸療法; 綜合療法;其他療法
臨床上,心絞痛的病位在心,與肝、脾、腎、胃密切相關,常由寒邪內侵、情志失調、飲食不當、年老體虛等因素引起,以實證多見,亦有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故以通陽行氣,活血止痛為治療原則;膽絞痛的發病部位在膽,與肝關系密切,常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蛔蟲阻滯等有關,多為實證,故以疏肝利膽,行氣止痛為治療大法;腎絞痛的病位在腎,與膀胱、脾關系密切,常與濕熱之邪相關,以實證為主,日久可由實轉虛,故以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為治療原則。現就近年來針灸治療內臟絞痛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李永春等[1]用針刺調理脾肺法治療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45例,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處理,口服硝酸酯類、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等;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針刺治療,取穴共2組:(1)心俞、肺俞、脾俞;(2)膻中、中府、中脘、內關、太淵、足三里,各穴皆施以平補平瀉法,每周5次,4周為一個療程。結果:治療組:顯效36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顯效18例,有效1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78.77%。兩組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林旼潔等[2]用針刺腓后點對緩解膽絞痛的臨床觀察60例,治療組(腓后點)30例,對照組(膽囊穴)30例。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7%,對照組總有效率80%,兩組療效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1)。陳赟等[3]用子午流注納甲法針刺治療膽絞痛,結果:兩組患者鎮痛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子午流注納甲法定時針刺治療膽絞痛與辨證取穴治療鎮痛效果基本相同,但取穴、針刺次數少。章氏[4]取腎俞、三陰交,配穴為志室、阿是穴,直刺得氣后中強度刺激,治療64例,治愈6例,緩解12例,顯效24例,減輕16例,總有效率90.37%。倫志堅等[5]用俞募配穴治療腎絞痛38例,方法:讓患者取健側臥位或坐位,取患側京門穴和腎俞穴進行針刺,穴位以標準定位范圍內壓痛最強烈的部位為準。常規消毒后,選用28號1.5寸毫針刺入穴位中,腎俞穴直刺1.2~1.5寸深,京門穴沿十二肋骨呈450向前下方斜刺1.2~1.5寸深,以得氣為度。諸穴用導氣針法,可同時配合呼吸補瀉手法,留針。結果:即效者28例,占73.7%;顯效者4例,占10.5%,有效5例,占13.2%,無效1例,占2.6%,總有效率97.4%,電話隨訪,患者狀況良好。
2.1針藥結合郭曉紅[6]用針藥結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及其動態心電圖觀察34例,結果:觀察組共有31例治愈,總有效率為91.2%,明顯優于對照組73.5%(P<0.05)。陳淑文[7]用針藥結合治療膽石病64例,方法:(1)辨證論治:濕熱型藥用龍膽草30 g,大黃10 g,梔子15 g,柴胡6 g,茵陳6 g,金錢草30 g,川楝子10 g,延胡索10 g,臨床隨證加減。(2)針法:服中藥l h后施以針灸:取右側期門、日月、肝俞、陽陵泉,注意隨證加減,1個月為一個療程。結果:濕熱型13例,有效率92.31%;熱毒型20例,有效率85.00%;郁滯型17例,有效率94.11%;氣陰兩虛型14例,有效率92.86%,總有效率90.63%,各證型在療效上無顯著差異(P>0.05)。曹子成等[8]針藥并用治療輸尿管結石腎絞痛32例,方法:針灸與中藥并用,具體如下針灸:取穴:三陰交、陰陵泉、中封、蠡溝,先補后瀉,留針20~30分鐘,每日1~3次;中藥:八正散合芍藥甘草湯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結果:治愈27例,顯效2例,有效1例,無效2例,療效甚佳。
2.2針罐聯用王龍用[9]針刺結合拔罐治療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30例,將穩定型心絞痛患者60例隨機分配為治療組30例針刺結合拔罐治療,對照組30例單純口服麝香保心丸治療。結果:治療組顯效13例(43.33%),有效16例(53.33%),無效1例(3.33%),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顯效8例(26.67%),有效16例(53.33%),無效6例(20.00%),總有效率80.00%,兩組有顯著性差異,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
程寶安[10]用耳穴治療心絞痛50例,方法:治療組50例,選取主穴為心、神門、交感、腎、小腸,配穴為肝、脾、肺、內分泌、皮質下;對照組50例,發作時以硝酸甘油0.3mg舌下含服,平日口服心寶,每日3次,每次3粒。結果:治療組顯效率74.00%,有效率22.00%,無效率4.00%,總有效率96.00%;對照組顯效率52.00%,有效率20.00%,無效率26.00%,總有效率72.00%,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林強等[11]用眼針治療膽結石引起的膽絞痛120例療效觀察,結果:120例患者治療前VAS平均值(8.51±1.36),治療后VAS平均值(2.41±1.97),治療前后VAS計分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1)。臨床療效:即效44例,顯效49例,有效14例,無效13例,總有效107例,說明眼針治療膽結石引起膽絞痛的止痛效果顯著。王晶[12]用黃體酮肌肉注射聯合維生素K3穴位注射治療腎絞痛的63例,方法: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黃體酮肌肉注射聯合維生素K,穴位注射腎俞、足三里)63例,對照組A(杜冷丁肌肉注射)54例和對照組B(黃體酮肌肉注射)55例。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B有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針灸治療內臟絞痛療效顯著,操作簡便,見效迅速,能夠達到快速止痛的目的。目前,心絞痛、膽絞痛和腎絞痛在急癥醫學中所占的比例逐漸上升,雖然西醫治療此類疾病效果不錯,但是中醫針灸等療法在這方面尚有其獨特的優勢,而且在鎮痛機制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并且在為進一步的研究作努力。因此,進一步尋找新的更有效的針灸治療方法并探討其作用機理,結合心絞痛、膽絞痛和腎絞痛各自不同的發病特點,建立與抗炎鎮痛有關的活性物質的新的測定方法乃是我們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此方面的研究有新的進展。
參考文獻
[1]李永春,郭麗.針刺調理脾肺法治療穩定型勞力性心絞痛45例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11):1870-1871.
[2]林旼潔,吳旭.針刺腓后點對緩解膽絞痛的臨床觀察[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08.
[3]陳赟,劉廣霞.子午流注甲法針刺治療膽絞痛的臨床研究[J].Acupunct.Tuina.Sci,2011, 9(2):101-103.
[4]章大鈞.針刺治療腎絞痛80例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1997,13(3):14.
[5]倫志堅,鄧麗娟,葉繼英,等.俞募配穴治療腎絞痛38例[J].醫學創新研究.2008,5(32):26.
[6]郭曉紅.針藥結合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及其動態心電圖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8):89.
[7]陳淑文.針藥結合治療膽石病64例[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5):688-689.
[8]曹子成,李鳳蓮,張耀升.針藥并用治療輸尿管結石腎絞痛32例[A].全國中醫藥研究與臨床經驗學術交流會,2000,41:188-189.
[9]王龍.針刺結合拔罐治療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5):132-133.
[10]程寶安.耳穴治療心絞痛50例臨床觀察[J].中國針灸,1995,2:17-18.
[11]林強,陳祥濤,陳為志.眼針治療膽結石引起的膽絞痛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3,5(19):36-38.
[12]王晶.黃體酮肌肉注射聯合維生素K3穴位注射治療腎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1,25(9):85.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77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1-0147-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戚建明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