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然 馬紅霞 曲煜霞
?
護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研究
齊然馬紅霞曲煜霞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洛陽 471000)
摘要: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方法100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50例采用護理干預,評估兩種不同護理方法對患者疼痛造成的影響。結果觀察組入院前以及入院后20d 的PI-NRS評分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入院前與入院后20d比較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接受系統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護理干預;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據統計,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比較多發,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關節疼痛[1]。如何才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是當前臨床治療中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次研究中,我院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分析實施后對患者疼痛的影響,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100例我院2013年住院收治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均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14例,女36例,年齡為42~68歲,平均年齡為(55±1.1)歲,觀察組50例,男10例,女40例,年齡為41~69歲,平均年齡為(56±1.3)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用作研究分析。
1.2選取標準所選取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檢查,符合風濕病學診斷標準,且觀察患者均意識清楚,語言表達清晰,獲得本次試驗的知情權,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內科護理,對患者實施常規的心理護理,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并引導患者進行關節活動。觀察組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具體護理措施為:心理護理、用藥護理以及活動鍛煉護理,通過實施護理干預,減輕患者疼痛。
1.3.1心理護理分析疼痛發生是在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刺激不適、日常生活受限、家庭關系的影響、工作不能順利完成等多種因素作用下而出現的綜合刺激。醫護人員針對這種情況,應主動給予患者關懷、鼓勵,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知識宣教,引導患者熟悉住院環境,了解疼痛發生的原因,并鼓勵患者家屬、患者朋友多探望患者,給予患者關懷,并耐心照顧患者,有利于改善患的焦慮、抑郁、悲觀等不良反應,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患者的精神癥狀的改善,對于緩解癥狀效果顯著。
1.2.2用藥護理首先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并對患者的疼痛程度、持續時間、疼痛性質等進行評估,對癥用藥。發放溫馨用藥指南手冊,手冊上包括藥物的具體作用以及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并詳細標注不同藥物的具體用藥時間以及用藥次數。
1.2.3活動鍛煉護理專業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護理計劃,慢性期或急性期取關節功能位,制動休息,每天堅持按摩肌肉,防止肌肉發生萎縮,改善血液循環,每次時間為20分鐘,一天2次即可。在穩定期,引導各個關節活動,通過關節的屈曲或伸展活動,讓患者了解運動的重要性,有利于變被動鍛煉為主動鍛煉,每次活動時間為0.5h,一天3次。督促并檢查活動是否堅持進行,且保證每次活動鍛煉時要有專業醫護人員的陪同,可有效保證患者的安全。詳細統計患者的活動情況,若活動后疼痛持續時間大于2h,可在下次活動時適當減少活動量。
1.3觀察指標采用11點疼痛等級量表(PI-NRS)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價,無疼痛為0分,最嚴重的疼痛為10分,PI-NRS評分下降30%或2個分值,則表明臨床意義顯著[2,3]。觀察兩組患者入院前以及入院后20d的疼痛評分情況。
1.4統計學分析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11.5軟件包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并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入院前,對照組患者的PI-NRS評分為(5.92±0.15),觀察組患者的PI-NRS評分為(5.93±0.19)分,入院20d后,對照組患者的PI-NRS評分為(5.89±0.17),觀察組患者的PI-NRS評分為(3.65±0.16)分,研究表明,入院后觀察組患者的PI-NR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況。
3.1心理干預實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對疼痛過分關注心理,減輕患者的疼痛感覺類風濕性關節患者的最主要的臨床癥狀為疼痛,在受到疼痛刺激下,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緊張焦慮情緒。因慢性疼痛患者中多有焦慮抑郁,這樣極易導致出現持續疼痛,導致患者疼痛耐受性不良,增加了對藥物的依賴性。通過心理干預,會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增強疼痛耐受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感[4]。
3.2藥物干預護理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以及依從性,起到較好的止痛效果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治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采用藥物治療,分析疼痛發生主要是因對藥物不信任以及擔心治療效果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通過用藥卡詳細告訴患者藥物的作用機制、不良反應以及用藥過程中應該注意問題。在用藥過程中,醫護人員應注意觀察用藥后不良反應,可有效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用藥耐受依從性。通過發放用藥服務卡,被患者所廣泛接受,減少醫護人員的用藥宣教,增強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醫患之間的信任,有利于提高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依從性[5]。
3.3活動鍛煉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可能是因局部缺血、肌肉痙攣、細胞代謝、破壞產物積聚而導致的。在患者病變時期,膝關節內壓會升高,神經末梢會受到刺激,導致患者出現疼痛。進行關節功能鍛煉,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炎癥,引導肌肉收縮舒張鍛煉,可有利于沉淀鈣離子,減輕疼痛。且在運動過程中,要有專業的醫護人員陪同監督,才可堅持下去,分散疼痛注意力,可有效提高患者耐受力。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PI-NRS評分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對于減輕患者疼痛效果顯著,可顯著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朱春華,張敏.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雙膝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07,23(1):1932-1933.
[2]龔秀麗,蔣煜磊,王亞紅.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家庭康復護理[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5,20(4):302-302.
[3]李宇衛.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與慢性下腰背疼痛[J].江蘇醫藥,2010,37(19):2334-2335.
[4]楊華艷,程嵐,楊衛彬,等.天氣變化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0,11(9):829-831.
[5]韓依軒,王潔蕊,舒榮,等. 以頸椎受累為首發癥狀的類風濕性關節炎1例報告[J].吉林大學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8(3):57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60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2-0273-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王玉麗201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