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玲
(張掖市甘州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甘肅 張掖 734000)
甘州區動物定點屠宰工作的現狀及監管對策
王彩玲
(張掖市甘州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甘肅 張掖 734000)
由于甘州區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和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接壤,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外來人口多,尤其是廣大穆斯林群眾逐步增多,他們所從事的牛羊肉屠宰及經營給檢疫監管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甘州區發達的養殖業也為他們屠宰經營提供了便利。出于民族團結和維護穩定大局的利益,再加上近幾年形成的混亂局面,使得動物衛生監管很被動。文章就目前的定點屠宰管理面臨的難題,結合當前正在進行的整治活動,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定點屠宰現狀;對策;甘州區
1.1 生豬定點屠宰
張掖市甘州區生豬定點屠宰工作于2003年3月正式開展。定點屠宰工作的順利開展,結束了甘州區沿街屠宰動物的歷史。區委、區政府對定點屠宰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放心肉”工程,強抓力管,由商務局牽頭成立定點屠宰辦公室,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頒發的生豬(牛羊等定點屠宰廠(場)參照管理的)《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相關配套文件、規定,規范定點屠宰管理工作。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條例》和七部委關于加強“菜籃子”“民心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生豬定點屠宰工作,1993年,區政府專門成立了生豬定點屠宰工作領導小組,區直各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明確了責任,在城區原先的國有食品公司屠宰場初步實行了城區及附近的屠戶定點屠宰,并在長安鄉河滿村、梁家墩六閘村、火車站貨場各修建一處小型屠宰點,保留各鄉鎮原食品公司肉食站屠宰點作為鄉鎮生豬定點屠宰場,杜絕了一家一戶一把刀的局面。2003年,由甘州區中天肉業有限公司籌資新建的中天生豬定點屠宰場在東北郊開發區建成投產,實現了屠宰場的整體搬遷,并逐步取消了長安鄉河滿村、梁家墩六閘村、火車站和各鄉鎮的屠宰點,實現了城鄉全覆蓋。2007年,中天生豬定點屠宰場投資500萬元,在東北郊新區修建一處年設計屠宰量可達36萬頭的新屠宰場,進一步從設施設備方面加以改進。
目前中天生豬定點屠宰場,負責全區城鄉生豬定點屠宰工作,日屠宰量達400頭以上,并在各鄉鎮選擇1~2名肉品經營大戶為本鄉鎮零售人員配送鮮肉,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派駐檢疫員實施現場檢疫,并派專人搞好外出巡查及監督檢查執法工作,防止私屠濫宰現象和病害肉流入市場,甘州區生豬定點屠宰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肉品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1.2 牛羊定點屠宰
甘州區清真牛羊定點屠宰工作于2004年11月正式開展。牛羊定點屠宰廠(場)參照《生豬定點屠宰管理條例》、《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和相關配套文件、規定,規范定點屠宰管理工作。目前甘州區牛羊肉屠宰情況不容樂觀,張掖市雙華清真牛羊肉有限公司和甘肅張掖牧沅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由于沒有大型訂單,銷路不暢,屠宰量小,再加上牛肉價格不穩定,經營一段時間后停產,現均處于停頓狀態。大量的羊屠宰戶集中在南關清真寺周圍,租用原雙華屠宰場附近農民的房屋,形成了前院住人后院屠宰,家家都是屠宰場的局面。給檢疫監管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清真牛肉的屠宰情況稍好些,集中在原雙華屠宰場對面的馬忠簡易屠宰場進行屠宰,但也是環境臟亂差。大眾的牛羊肉目前為止還是都在各自家里屠宰后集中檢疫,也存在一定的監管漏洞和檢疫風險。
2.1 部門日常監管、配合的力度不夠
牲畜屠宰從收購、檢疫、屠宰、檢驗、銷售、消費的各個環節,分別有不同的部門實施監管,同步檢疫現行就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組織人員駐場實施工作,導致部門之間的監管工作存在責任不明、銜接不夠。
2.2 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還相對薄弱
由于消費習慣和宣傳力度不夠,人民群眾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食用“放心肉”的意識還不太強,給私屠濫宰行為的產生提供了一定的土壤。由于利益驅動,部分清真羊肉和大眾牛羊肉還不能真正實行定點屠宰,私屠濫宰現象時有發生,給食品安全留下了隱患。
2.3 禽類定點屠宰尚未開展
甘州區禽類經營和屠宰場地較為分散,目前的大型活禽交易市場位于農貿市場內,位置和布局都不合理,和屠宰場所混在一起,不利于清洗消毒工作,更談不上輪流休市,還有少量經營戶散布于街市小巷,為禽流感防控和市民生產、生活環境及食肉安全帶來隱患。
2.4 檢疫人員嚴重不足
由于甘州區屬于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城鄉居民和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多,加上近年來旅游產業的發展,肉食品消費量比周邊縣大,使得該區屠宰的生豬上市量較大,從事檢疫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較大,官方獸醫認證人員少,遠遠不能滿足當前檢疫監督工作的需要。
要進一步落實區政府《關于加強畜禽市場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全面貫徹區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依據“定點屠宰、集中檢疫、減少環節、依法管理、確保供應”的原則,積極實施食品放心工程,逐步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肉品市場體系。
3.1 規范管理
規范定點屠宰場管理,改變以前簡單的運作模式,使市場更加活躍,品質更有保障,按照《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調整規范屠宰場,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起公開、公平、公正的經營機制,進一步促進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穩步發展,讓城鄉廣大消費者吃上“放心肉”。
3.2 完善服務
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清真牛羊肉定點屠宰場服務設施,并制定相關制度,促進定點屠宰管理工作規范化。特別是針對雙華清真屠宰場,要下大力氣加大設施設備的建設投入力度,營造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
3.3 解決瓶頸問題
由于雙華清真牛羊肉有限公司和牧沅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設計的生產設備比較先進,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屠宰量小不能滿足生產需要,再加上市場疲軟,企業目前沒有大的客戶訂單,處于停產狀態,要想方設法盤活資金,幫助雙華清真牛羊肉有限公司和牧沅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啟動,利用資源優勢,解決烏江、沙井、小河、甘浚、明永等附近養牛大鄉(鎮)的賣牛難問題。
3.4 檢疫技術支撐體系建設
加大檢疫執法人員的隊伍建設和技能培訓,適應目前屠宰量大和食品安全新形勢的需要,要因需設崗,加大技術支撐。
3.5 外部環境影響
積極協調資金,把南關蔬菜果品市場內的活禽交易市場整體搬遷,并積極招商引資建立高標準禽產品屠宰場,逐步改善市民購買活禽鮮食的習慣,為禽流感防控和檢疫監管奠定基礎。
3.6 理順監管體系
由于屠宰場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制約了屠宰場自身的正常發展。我們將積極向上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匯報,妥善解決有關問題,同時建議政府部門建立相應的定點屠宰組織,切實強化定點屠宰各環節監管工作,明確定點屠宰監管責任。并責成定點屠宰場自行籌集資金完善場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建立相關制度,保證畜禽屠宰工作順利進行。
[本文獲甘肅省首屆獸醫系統征文比賽三等獎]
(編輯:高真貞)
S851.4+3
A
1006-799X(2016)19-0015-01
王彩玲(1970-),女,甘肅張掖人,獸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動物衛生監督、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和獸藥飼料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