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彪 楊承芝 于海容△
?
淺談中醫院校超聲診斷學教學的方向和方法
高樹彪1楊承芝2于海容1△
超聲診斷學是臨床應用廣泛的一線影像學檢查方法,隨著現代中醫藥學的發展,超聲技術逐步涉足中醫診斷、治療和科學研究,對于今后主要從事中醫診療和科研的中醫院校的學生,同樣需要認識和學會運用。超聲教學要結合中醫院校學生的知識特點,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拓展中醫醫學生的思路,完善她們的知識結構,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培養合格的中醫醫學生。
診斷學;超聲;教學;中醫醫學生
超聲診斷學是一個獨立、完整的診斷體系,理論性、技術性、實踐性極強[1],廣泛地應用于體格檢查、疾病診斷、療效評價和科學研究等很多方面。隨著現代中醫藥學的發展,超聲技術逐步涉足中醫診斷、治療和科學研究,實踐證明醫學超聲與現代中醫藥的結合有利于推動中醫的現代化進程,是中醫院校醫學生應該了解和學會應用的一門技術。目前各醫學院校都存在著教學課時少,教學內容多,學生學習難度大,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等問題。下面就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淺談超聲診斷教學對中醫院校醫學生培養方向和教學理念的體會。
超聲波的非侵襲性診斷被廣泛使用于人體各個系統的疾病診斷,因其操作簡便、價格便宜、對人體無傷害、可床旁檢查,現已成為臨床上一線影像檢查手段。教學過程中應使醫學生掌握超聲在臨床的應用范圍,例如超聲檢查主要用于腹部實質臟器、小器官及淺表軟組織、心臟和外周血管;對實質器官組織的占位性病變檢出具有明顯的優勢;超聲成像對病變囊實判別準確性高,優于CT、MRI檢查;對局灶性疾病的診斷效能優于彌漫性病變;能對心臟和外周血管血流動力學進行實時評價;尤其在產前圍產期保健的檢查,由于超聲對胎兒的無創、無放射損傷,超聲已成為影像學檢查的首選方法。
超聲使用也有其局限性:①人體內氣體是影響超聲診斷的因素,如因肺內氣體的干擾,膈頂部肝組織可能成為超聲檢查的盲區。②肥胖、瘢痕和骨骼等容易影響超聲圖像質量,降低超聲診斷效能。③超聲定量檢測的重復性差,主要因超聲檢查采用實時多切面,手法靈活,且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化指南規范。
通過超聲診斷學的學習,提高中醫醫學生對超聲這門現代診療技術的認知水平,使中醫醫學生了解超聲檢查的優勢和相關的影響因素,為今后各種影像技術的合理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超聲診斷學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逐步完善中醫醫學生的知識結構,培養具有傳承中醫藥學能力,又具有現代意識,利用現代診斷方法,發展和創新中醫藥事業的優秀人才。
超聲醫學在中醫證型和證候療效判定方面的客觀化研究,是中醫辨證論治與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現代中醫藥發展趨勢[2]。教學過程中教授中醫醫學生超聲診斷雖然是西醫的檢查方法,同樣可與中醫藥學診斷、療效判定和科學研究有著密切聯系;準確尋找超聲技術與中醫藥學的切合點,就能深入研究中醫藥學的理論和經驗、認識其本質、揭示其奧妙,使其更加客觀科學。如在講授心功能超聲參數時,筆者將自己在高血壓病不同中醫證型左室舒張功能評價指標E/e比值的變化[3]的研究背景、內容和臨床意義做了講解,給中醫醫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
超聲醫學與臨床多科室有著廣泛聯系,且隨著超聲技術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如超聲引導下的各種診斷與治療、超聲造影、實時三維超聲等的應用,超聲醫學的診斷水平、理念及模式也在不斷的創新與發展。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最前沿的新知識和新進展介紹給學生們,啟發他們中醫中藥與超聲新技術可能潛在的結合點,如講解有回聲型胃腸超聲助顯劑,就以中藥薏苡仁、懷山藥、陳皮為主要原料制成,能有效消除胃內氣體和超聲偽像[4],是中醫藥在超聲診斷上應用的典型范例。通過這種生動實例講授,喚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刺激他們的求知欲,引導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們能跟上現代中西醫結合發展的時代步伐。
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超聲課程內容,加進目前超聲在中醫藥學臨床和科學研究的研究進展和狀況,對超聲教學非常有意義:①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中醫醫學生認識到,超聲診斷學的學習不單純是一門西醫課程,與他們日后的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密切相關,在思想上引起他們對這門課程的重視,才會付出相應的精力和努力去學習,取得好的結果;② 啟蒙中醫醫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通過講解使中醫醫學生了解,目前的研究一直在初期階段徘徊,一個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是人才問題,即精通超聲醫學和中醫藥學復合型人才,鼓勵有這方面志向的中醫醫學生,使他們意識到自己對現代中醫藥學發展肩負的責任。這樣的超聲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中培養了中醫醫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重視超聲相關基礎醫學的講解,目前超聲教學與解剖和病理學有較長的間隔,加之中醫院校學生諸多客觀因素的限制,如西醫課時少,使這方面知識的薄弱顯得尤為突出。不注重補齊這方面的知識,課堂教學極易陷入教師自拉自唱的獨角表演,也使學生對超聲診斷的學習產生畏懼心理,失去興趣,超聲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因此,超聲診斷教學需要很好的落實“溫故而知新”,幫助學生回顧學過的相關的基礎醫學知識,補充超聲診斷的斷層解剖,重塑基礎知識體系,使醫學生能更快理解超聲圖像的特征性。
注重超聲診斷思維能力的培養,對醫學而言,無論西醫還是中醫,都需要有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超聲教學,我們也要將邏輯思維的培養貫穿在教學中,教學時要將臨床學、生理病理學、超聲圖像等學習內容結合在一起。不僅要教學生能夠看圖識病,還要求她們追求聲像圖背后更深層次的知識,來培養思維能力。如在講解肝癌圖像表現時,我們會問,肝癌的病理表現是什么?圖像表現為低回聲、不均質回聲、囊實混合性回聲,與病理表現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肝臟惡性腫瘤往往表現為富血供?在肝臟良惡性腫瘤鑒別上哪方面的臨床學知識有助于鑒別診斷?根據這些問題的創設,學生回答,老師補充和點評,能夠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關于疾病的知識鏈,增強學生診斷思維能力的培養。
通過課堂教學,學生對超聲檢查原理、臨床應用和圖像識別有了一定程度認識,在課堂教學和臨床實習期間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采取以問題為導向的互動式教學,即PBL教學模式[5],針對教學內容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課后在網絡平臺課件中自學,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信息量大,部分彌補了教學時間少與教學內容多的矛盾,又有效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臨床實習過程中選擇符合教學要求、知情同意的病例,讓實習小組中表現積極的同學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上機操作,完成問診、圖像識別、小組討論,綜合臨床癥狀、體征、其它檢查結果,給出診斷結果。這種教學模式要求,以臨床常見病為基礎,以診斷思維能力培養為引導,設計的問題要環環相扣,教師與學生互動,通過教師引領能促進學生學習過程的順利。這種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通過網絡查閱資料的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和求知的欲望,拓展思維空間,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應注意的是PBL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教師備課的過程實質是教程設計和創作相結合的過程。教學實踐中對教師而言,真正有能力進行PBL教案設計、帶教的老師不多;其次對于中醫醫學生,由于她們大多成長在灌輸式教學的環境中,自主學習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查閱檢索資料能力等均較弱,因此加強PBL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既有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又有利于培養中醫醫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總之,大部分中醫院校的學生將來都不會從事醫學超聲診斷工作,超聲醫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加強醫學生對超聲醫學的認知和了解,引導中醫醫學生思考如何更好利用這一先進技術,促進所學中醫專業發展,掌握如何在臨床和科學研究中合理應用超聲技術。完成好中醫院校超聲診斷學的教學目標,授課內容可不同于西醫院校,要有針對性的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順序與內容要統籌安排,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應用到教學中來,增加學生學習超聲診斷學的興趣和主動性,使中醫院校的學生知識體系更加完整,為臨床培養更多合格的醫學生,推動中醫的現代化進程和中西醫結合影像學的發展。
[1] 張健全,趙佳琦.超聲診斷學課堂與臨床教學功能互補的方法學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5):1073-1075.
[2] 鄭筱萸.中醫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1.
[3] 高樹彪,戴雁彥,王碩仁,等.高血壓病不同中醫證型左室舒張功能評價指標E/e比值的變化[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10,17(5):7-9.
[4] 張梅,鄧云友.中藥胃腸道超聲造影劑在老年消化性潰瘍中的應用[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5):766.
[5] Newman MJ.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key features of the approach[J]. J Vet Med Educ.2005,32(1):12-20.
1.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功能科(北京 100700);2.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教育處(北京 100700)
△通訊作者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3.064
1003-8914(2016)-23-3520-02
?立蘋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