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萍
?
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對提高社區中心輸液室滿意度的影響研究
葉 萍
目的 探討加強中醫特色健康教育管理對提高社區中心輸液室滿意度的影響和體會,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提供依據。方法 選擇110位接受常規健康教育的門診輸液患者為對照組,110位接受中醫特色健康教育的輸液患者為宣教組,兩組患者填寫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問卷調查表和輸液室滿意度調查表,比較兩組健康宣教效果。結果 220份輸液室滿意度調查表,有效回收220份,宣教組患者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宣教組對改進后的健康教育滿意情況及輸液室總體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實施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健康教育質量,密切了護患關系,對提高門診輸液室滿意度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中醫特色健康教育;輸液患者;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問卷;滿意度調查
隨著健康觀念、醫學模式的改變和中醫理論的傳承及創新,廣大社區群眾對中醫保健知識和健康養生的需求日益增長。中醫從順應自然、節制飲食、養陰護精、調暢情志等方面重視疾病防治的整體調節,有著鮮明的特色和優勢[1]。中醫特色健康教育作為中醫文化的一部分,弘揚了中醫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早治,防重于治。在輸液室健康教育中對患者傳授中醫衛生保健知識及中醫辨證施護技術,是提高門診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有效途徑。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省級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輸液室有南京市總工會頒發的“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是我社區中心護理服務的窗口部門,但近年來在輸液室滿意度調查表中健康教育這塊重要組成部分的滿意度欠佳,直接影響到整體輸液室滿意度的分值。分析原因,主要與健康宣教內容單調陳舊、缺乏中醫特色,護理人員主動性不夠、中醫專業知識不全面、缺乏有效的監管和督促等有關。為了提高社區群眾中醫知識知曉率、覆蓋率,提高輸液室滿意度,我們改進了傳統健康教育模式,對輸液患者進行了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更多的中醫養生調護的知識和技術,有益于患者病后康復,促進了患者生活質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5年11—12月在我社區中心110例輸液患者為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傳統的自閱衛生知識宣教材料方式,2016年開始對輸液室健康教育加入中醫特色元素并以規范管理,2016年1—2月再次隨機選擇110例輸液患者為宣教組。兩組入選患者均無認知障礙及心理疾病,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自閱式健康教育,宣教組應用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在兩組患者最后一次輸液結束前十五分鐘填寫自行設計的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問卷調查表和輸液室滿意度調查表。中醫健康知識知曉率情況問卷調查表分中醫基本知識、中醫養生知識、辨證施膳、情志調養、運動與康復五個部分,每個部分20分,得分80以上為優,60~80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輸液室滿意度調查表中患者就輸液室環境、流程和時間、服務態度、健康宣教、技術操作、巡視工作六個方面進行評價[2],每個方面勾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輸液室總體滿意度=(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為保證填表內容的真實性,采用無記名形式填寫調查表,由患者本人或家屬填寫,當場收回,收回表格后對問卷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并整理成結果報告。
1.3 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實施
1.3.1 成立中醫特色健康教育指導小組 由護理部總護士長、輸液室護士長、健康教育組長及組員組成。護士長負責中醫健康教育工作的業務技術指導;組長及組員負責購置、保管、編印、制作、記錄、總結、整理和收存中醫健康教育資料等;護理部負責督查及培訓工作。要做好中醫特色健康教育,首先要端正護理人員的態度,讓其充分認識到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特別在基層衛生醫療中有獨特的優勢與作用,對提高社區群眾身心健康有重要貢獻。其次要求護士有扎實的中醫理論知識,相應的人文、心理、教育學、社會學、傳播學等知識。我們通過規范的培訓學習讓護士掌握更多的中醫保健養生知識和中醫適宜技術,在輸液過程中針對不同患者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進行中醫健康教育,加強患者自我保健護理,促進患者康復。
1.3.2 多種宣教方式 針對患者的疾病特點及具體情況采用多種不同形式的宣教方式,廣泛開展中醫特色健康教育。①語言性教育:護士與患者直接交流是患者獲得中醫健康知識的主要形式,我們根據中醫理論知識并針對門診輸液常見病、老年病制定了一些相對應的中醫護理健康教育內容,語言要通俗易懂親切,避免中醫理論專用術語的生澀難懂,護士可以在治療操作前、中、后進行語言性健康教育,針對不同的病種介紹病、證、癥的關系及中醫學分析疾病的基本方法及特點,對有難度的不確定答案的中醫問題不能含糊,要用科學嚴謹的態度,請教中醫專家或查閱專業中醫知識文獻,肯定后給予患者解答。②文字教育:根據我中心實際情況在輸液室的走廊過道設健康教育宣傳欄,與中醫專家一起收集整理有效、實用、多樣的中醫藥防病治療知識,充分體現中醫護理在疾病預防、保健、治療、調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每兩個月更換一次內容,全年六期,版面照片保存歸檔。在輸液室大廳中設置中醫特色的健康雜志與報紙以供患者閱讀,減輕患者及家屬在等候輸液時的焦慮煩躁情志。在輸液室收藥窗口固定位置也放置了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處方,由病人自取所需,讓患者了解到更多的調攝精神、適量運動、辨證施膳、切斷病邪途徑等方面的中醫藥知識。③錄像:我社區中心與健康傳媒公司合作,制作了一些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流行性感冒、季節性傳染病等常見病的中醫預防保健及養生知識的電視片,很多慢性病患者接受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我們按需制作了常用中藥的鑒別知識、煎煮方法及注意事項;還把中醫適宜技術如針灸、推拿、拔罐、穴位按摩、足浴、刮痧等制作成宣傳片,強調中醫技術 “簡、便、廉、驗”的特點,在患者輸液過程中穿插播放,將中醫健康教育內容直觀、形象地灌輸給患者,使患者更易于接受,在輸液的同時又學到了中醫知識。
1.3.3 落實有效的管理督查 護理部組織對護理人員進行中醫理論和中醫特色健康教育業務培訓和考核,納入護理常規,并列入護士的績效考評工作。護士長深入患者當中,通過檢查和反饋,保證中醫健康教育不再是空洞無內容的一種形式[3]。護理部每周不定期對護士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檢查,監督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工作落實的質量,對輸液患者進行輸液室滿意度及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的現場調查,統計出所存在的問題及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足處給予及時糾正并加以指導,讓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工作在持續改進中更加全面完善。
2.1 宣教組與對照組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通過兩組220例輸液患者填寫的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問卷調查表進行比較發現,宣教組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宣教組與對照組中醫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1)P<0.05
2.2 宣教組與對照組健康教育滿意情況與輸液室總體滿意度比較 實施中醫特色健康教育改進措施后,宣教組對健康教育方面的滿意情況及輸液室護理工作總體滿意度有明顯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宣教組與對照組健康教育滿意情況與輸液室總體滿意度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1)P<0.05
中醫特色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健康教育,采取集體和個人的形式,普及中醫基本知識及養生保健方法及技術的一項工作[4,5]。輸液室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場所,讓輸液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進行有中醫特色的健康教育,不僅可以發揮中醫護理特色,提高患者對疾病認識和自我調護的能力,改變患者和家屬知識結構,提高患者依從性,促進患者康復,而且可以塑造護士認真親切的白衣天使形象,提高護士的業務素質和責任心,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密切護患關系。結果顯示,系統、全面、科學、專業的中醫特色健康教育對提高健康教育知曉率和覆蓋率以及患者滿意度效果明顯,有效提升了社區中心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充分體現了基層醫療中醫特色的優勢。
[1] 熱娜·阿布都克力木,王珺,王黎.淺談中醫理論在門診健康教育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1,1(23):249.
[2] 陳悅姝,朱小穎,彭文亮,等.門診患者靜脈輸液服務滿意度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4,21(5):636-637.
[3] 李方,馬其波,李冬蓓.淺談醫院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J].中國健康教育,2010,26(3):238-239.
[4] 鄭玉紅,陳瑋欣,馬薇,等.中醫健康教育路徑在優質護理活動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222-223.
[5] 李宏印,胡文穎.中醫醫院開展中醫特色健康教育的實踐[J].光明中醫,2013,28(7):1506-1507.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雨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理部(南京 210012)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3.063
1003-8914(2016)-23-3518-02
?霞
2016-05-06)